-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设计策略主管马科·阿蒂萨里(Marko Ahtisaari)当地时间周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预计,有吸引力的硬件设计在赢得用户方面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高。
阿蒂萨里说,智能手机用户群已经由技术粉丝扩大到普通消费者,他们希望通过别致、漂亮的手机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此尺寸、形状和颜色等物理设计元素在日趋多元化。
诺基亚周二在“诺基亚世界大会”上推出了4款智能手机,希望扭转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颓势。阿蒂萨里表示,尽管诺基亚周二发布的手机
- 关键字:
诺基亚 硬件设计 智能手机
- 苹果公司的iPhone把智能手机从专注于通讯的设备变成了以应用为中心的多用途移动平台,可以用于许多产业之中。据iSuppli公司,其它智能手机平台迅速跟进,纷纷增加了多点触控用户界面、应用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商店,以销售和发送第三方应用程序。
这些趋势汇聚在一起,使得智能手机对多个产业正在发挥更大的影响,包括手机、汽车音响本体、便携导航、移动搜索和移动广告、互联网接入、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电子书。
对汽车信息娱乐的影响
智能手机已对汽车信息娱乐产生几个影响。
智能手机的第一个影响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汽车信息娱乐系统
- 中国3G市场运营一年有余,在三大运营商的引导和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解决了3G终端质量的硬伤,而且基于3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3G终端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国际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天津)上,三大运营商及主要终端厂商齐聚天津,通过分析一年来3G终端市场的运营状况,一致认同3G终端市场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并表示将借助智能手机提高用户的3G使用体验。
3G开局稳中见快
据赛诺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三大3G制式终端的入网机型累计已达586款,其
- 关键字:
3G 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本身要细分市场,高端市场已被台美韩厂商控制,华为希望占据智能手机这一金字塔的中部,”近日,华为终端CMO徐昕泉透露了华为发展智能手机的策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手机,因为未来会有5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增长的潜力极其巨大。我们预测5年内,全球移动宽带用户会从3亿增长到30亿以上。这种增长需要靠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来实现。”
徐昕泉作出这番表述的背景是:9月2日,华为在柏林、伦敦同步发布了一款名为IDEOS的智能手机,
- 关键字:
华为 智能手机
- 来自国外媒体的报道,作为目前智能手机移动处理器芯片组的主要厂商ARM,其下一代Cortex-A9双核处理器已经成功完成流片。新的Cortex- A9处理器将使用28nm工艺生产,采用双核心设计,可以提供2-2.5GHz运行频率,加电压超频将会达到2.8GHz频率。
目前的手机处理器产品中有许多都是基于ARM Cortex A8进行设计,采用45nm或者65nm工艺进行生产,比如在许多手机上运用的SnapdragON CPU。相比现在的处理器,新一代产品将会拥有40%的性能提升,并控制功耗下降30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处理器 双核
- 美国投资银行派杰(Piper Jaffray)日前发布报告称,未来五年智能手机的权力争夺将白热化,当战争结束,Google会成为胜利者,而非苹果。派杰称:“2010年,我们估计Google将通过Android获得14.9%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到2012年增长到23.2%。至于苹果,我们预期它在2010年获得15.9%的市场份额,2012年增长到17.6%。”
从现在开始的五年之后,Android可能会控制一半的智能手机市场,而苹果只有20-30%。
那么其它手机
- 关键字:
Android 智能手机
- 相比于拥有先发优势的功能手机、跑得摇摇晃晃但余威犹在的上网本、在外圈跟得若即若离的电子书阅读器以及从后方加速冲来的平板电脑,倒是智能手机恰似闲庭信步,在移动通信终端的赛跑中已经扮演了太久的低调黑马。
而当这场漫长的赛跑跨入2010年的时间节点,智能手机的出色天资和惊人后劲才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市场,更强大的芯片、开放的操作系统以及更为大众化的终端正为其注入无穷动力,推动着智能手机渐次加速、全力冲刺。
智能手机热潮汹涌
支持高级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早已超越以往的企业应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 诺基亚的Maemo和英特尔的Moblin合体而成的新操作系统MeeGo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不错的解决方案,至少在智能手机领域。虽然手机版MeeGo 1.1仍需等到10月份才能发布,但是MeeGo社区已经公布了新的用户界面截图和开发指南。借鉴了其他手机系统的经验,MeeGo手机系统界面也由锁屏、主屏幕、程序目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锁屏界面为用户唤醒设备时的显示界面。主屏是可以定制化显示的界面,支持多个主屏切换,用户可以放置自己喜欢的应用快捷方式和功能图标,程序目录可以提供所有应用程序的显示。
MeeGo对
- 关键字:
诺基亚 MeeGo 智能手机
-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周一宣布,该公司已同意作价14亿美元现金把旗下无线芯片部门出售给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
英飞凌在声明中表示,此交易预计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英飞凌出售无线芯片部门的价格,仅为市场预期价格的低端。市场分析师此前预计,英飞凌无线芯片部门的售价约在10亿欧元至15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至19亿美元)之间。消息人士在今年7月曾透露,英飞凌计划以1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其无线芯片部门。
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英飞凌无线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同比增
- 关键字:
英飞凌 无线芯片 智能手机
- 全球首款MTK Android智能手机谍照来至深圳山寨市场的一款名为“T3333a必火版”智能机,系统版本为Android2.1,支持双卡双待,RAM 256M+ROM 512M,高仿多普达T3333,做工非常不错,非Android的老版本“T3333双卡双待”目前销售价在780左右,相信升级版的这款T3333a必火版也将会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2.1版本的Android机型。
联发科MTK官方网站在7月12号即发布了加入「开放手机联盟」OHA (O
- 关键字:
MTK Android 智能手机
- 近日,ARM中国区总经理吴雄昂表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基于ARM架构、主频高达1.6GHz的处理器即将发布,具体合作伙伴由于商业原因还不能透露。
根据ARM在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3900万部终端使用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其中包括谷歌N1、MOTOMilestone、 HTCEVO4G、iPhone4等多款畅销机型。而预计到2013年,全球40%的智能手机都将使用ARM架构的CPU芯片。
记者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已经普遍使用于多种类型的智能移动终端市场。产品类型
- 关键字:
ARM 处理器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 据美联社(AP)报导,景气波动看似无损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蓬勃发展,然事实上经济不稳定,市场气氛低迷,芯片制造商走过2009年减产,2010年企图急起直追,却力有未逮,连带拖累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PC、网络通讯设备商。苹果(Apple)竞争对手即便是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品牌厂虽能持续开发新款手机,然面对手机芯片短缺,未至2010年冬难能舒缓,无兵将可上战场争夺市占,多仅能摇头兴叹。除手机厂外,无线电信营运业者也预期,网络技术升级将受推迟,PC市场上亦恐因零组件短缺,造成
- 关键字:
半导体 晶圆 智能手机
- 上周,英特尔做出了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以将近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全公司McAfee。花这么多钱就只是为了加入一点BIOS安全代码吗?这是不是一笔合算的交易,许多人都心存疑虑。
如果英特尔以这种方式想在移动设备市场上有所作为,一些分析师认为英特尔有点偏激了。他们表示,虽然英特尔在传统的PC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快速增长的智能移动设备市场上,面对ARM等竞争对手却没有多大优势。而此次收购,摆在英特尔面前的问题可能会更多。
77亿美元的收购费用是否值得?一些分析师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
- 关键字:
英特尔 智能手机
- 受到去年经济放缓的影响,智能手机厂商目前正受制于芯片短缺的难题。这是由于在去年全球经济衰退中,芯片制造商缩减了投资和生产,而直到现在才开始努力提高生产。其结果是手机制造商(如,摩托罗拉和HTC)根本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智能手机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据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将会贯穿整个美国假日购物季节,这使得iPhone手机的竞争对手们很难生产出足够多的手机来与之竞争。它还影响到了某些无线网络运营商,有些运营商已经延期升级他们的网络,这个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计算机的价格。这里的芯片短缺并不是包含全部的芯片,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芯片
- 当下,智能手机和PC的更新换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走在电子城,国际大牌、山寨名品让人应接不暇。
但刨去超薄、清晰、高速等华丽的外衣,产品运行核心——算法,却一直没有大的变革。单纯地增加芯片数量:双核处理器、四核处理器,只要空间足够 大,1000核也不是没有可能。好在如今有一家科技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号称将在2013年推出一款芯片,性能将是现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X86 芯片的1000倍。
从二进制进入概率时代
众所周知,二进制是现在计算机运算普遍采取的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CPU
ai 智能手机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智能手机!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智能手机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智能手机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