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市调机构顾能(Gartner)昨(14)日抢在台积电法说会前,发布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展望,预估本季因库存拉高,恐面临库存调整压力,但全年仍较去年成长,估今年全球半导产业产值将达3,580亿美元(约新台币11.5兆元),年增率为5.4%。
顾能预期,智慧手机、资料处理中心出货续扬,推升固态硬碟和DRAM需求,加上物联网兴起,带动无线技术与消费性电子结合,是今年半导体业主要成长动能。
不过,随着行动装置快速由3G推向4G,恐压抑其他电子产品销售表现,造成库存水位拉高,顾能提醒,本季全球半导
- 关键字:
Gartner 半导体 4G
- 中国4G用户数的一年狂飙,令一众产业链厂商砸中金蛋。在华为公司于1月13日披露因中国4G设备采购大单而营收大增的同时,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2454:tw)亦在1月10日公告称,其2014年营收达2131亿新台币,同比上一年增长56.6%。
联发科中国区总经理章维力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联发科的4G芯片出货量约在3000万-4000万套。
不过,针对市场传言的10核或12核芯片,联发科有关人士在1月14日明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目前并没有这一开发计划。
&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MT2601
- RDA15日宣布针对LTE智能手机市场推出LTE-TDD/LTE-FDD/WCDMA/TD-SCDMA/GSM五模多频射频单芯片产品RDA8210,以及TD-LTE/TD-SCDMA/GSM三模多频射频单芯片产品RDA8211。
RDA8210/RDA8211 采用55nm工艺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射频收发器、模拟基带以及32kHz振荡器,极大降低了客户成本。该芯片还同时支持JESD207标准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两种常用数据接口,芯片集成度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DA8210是为4G LTE移动
- 关键字:
锐迪科 LTE 射频
- 苹果今日对爱立信提出起诉,指控后者的LTE无线技术专利不是行业手机标准的基本专利,而且它还针对这些专利收取了使用费。
苹果称,它并未侵犯这些权利,自己也不拥有这些专利权。
苹果表示,爱立信针对这些LTE技术专利收取了使用费,它将版税按比例计入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整机价格。
苹果在加州联邦法庭提出的诉讼中指出,使用费应该以包含这些技术的处理器芯片的价值为基准来计算。
苹果表示,如果法庭判爱立信的专利为有效专利并且苹果侵犯了这些专利权的话,它希望由法庭来确定一个合理的使用费费率。
- 关键字:
苹果 爱立信 LTE
- 受益于电信行业整体回暖以及ICT行业进入爆发期,从华为1月13日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增长,其增速都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华为2014年的成绩单看上去不错。
华为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说,从具体业务来看,运营商、企业、终端为华为收入贡献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在去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5%、27%和32%。
不过,2014年,华为未经审计的初步销售收入为2870亿元~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主营业务利润预计约为339亿~343亿元人民币,
- 关键字:
华为 ICT LTE
- 随着智慧手机已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份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改变,在爱立信所发布的‘2015年及未来十大热门消费者趋势’报告中指出,物联网将带来网路型社会,2020年世界将实现前所未有的互连。爱立信台湾总经理Hakan Cervell表示,如今联网装置已从个人娱乐装置转为更注重于为企业带来效能以及功能性的装置,且任何对于生活有助益的装置也都将具备联网功能。
根据爱立信发布的报告指出,2015-2020年十大热门消费者趋势分别为串流媒体盛行的未来、
- 关键字:
爱立信 4G 5G
- 联发科因应营运和内部需求,调整部分事业部门(BU),设立家庭娱乐产品事业群以及无线产品事业群。
联发科表示,内部组织调整主要因应营运和内部资源整合调配。
联发科将部分事业部门(Business Unit)整合,设立家庭娱乐产品事业群以及无线产品事业群(BusinessGroup)。
据了解,在联发科新设事业群架构下,穿戴式装置纳入无线产品事业群,主要考量穿戴式装置客户和无线产品客户较为类似。
联发科设立两大事业群,据指出,相关主管主责范围并没有太大变动。
为抢攻穿戴装置市
- 关键字:
联发科 穿戴式 4G
-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受智能手机芯片需求强劲拉动,2014年联发科(MediaTek)销售收入达到2130.6亿新台币(约合66.8亿美元),创下新记录。联发科宣布,2014年12月份公司合并收入为170.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5%;与此同时,201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合并收入达到554.5亿新台币,同比下滑3.5%,但这一业绩符合公司540-586亿新台币的季度销售预期。
台湾《商业时报》援引市场观察人士的消息称,去年第四季度联发科4G LTE芯片需求特别强劲。报道称,2014年联发科智能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LTE
- 华为CFO孟晚舟今天在北京接受《壹观察》专访时表示,华为2014年全球销售收入预计约为2870-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主营业务利润约为339-34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约12%,与去年持平。
三大业务构成方面,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32%。
运营商TOP 50客户收入增长至77%;全球所有LTE网络中华为承建了46%的市场份额;成功提交所有546件4G核心标准专利,行业占比达25%。
华为2014年主营业务利润
- 关键字:
华为 4G
- 日前,FDD试验网又一次扩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宣布,TD-LTE/FDD-LTE混合组网试验城市分别增加15个,累计达到56个。相比挤牙膏式的混合组网试验扩容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4G发展的窘境,中国移动4G发展越发迅猛:4G用户目前已达7123万。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2015年中国移动4G基站数量将达100万个,整体终端销售将达2.5亿部,其中4G终端销售2亿部,4G用户计划达到2.5亿。
4G发牌迷局增添了2015年电信市场变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
- 关键字:
4G FDD
- 高通副总裁兼高通风险投资中国区总经理沈劲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表示,连接和感应将成为未来推动消费电子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沈劲解释称,连接实际上是带来智能的必要手段,产品与手机相连带来更智能的体验,是因为手机能够提供运算的能力,当然也可以直接和云端相连,其相应的运算能力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是更强的。此外,感知也是下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感知周围环境以及人在运动中的各种状态,已成为消费电子目前广泛使用的能力。
沈劲表示,连接方面新的发展,其中一个很大的方向就是4G LTE的发展,从LTE延伸到载波
- 关键字:
高通 4G CES
- DIGITIMES Research观察,芬兰行动电信服务商Ukkoverkot(简称Ukko Mobile),于2014年6月开始布建450MHz的LTE系统,并商业化营运,经半年已达芬兰全境99.9%覆盖。DIGITIMES Research认为,若Ukko Mobile的LTE 450MHz商业化营运,有可能使电信商放弃采行Super Wi-Fi技术,改以低频LTE系统取代。
Ukko Mobile原已有CDMA 450MHz频段与服务,LTE 450MHz服务即用以取代CDMA 450M
- 关键字:
LTE Wi-Fi
- 魅族MX4的成功发布,不仅一下子火了魅族,更是让联发科也跟着火了一把。而在14年年末,联发科又有了新的动向,其高层上周末对外公开表示,明年联发科将会推出支持VoLTE的芯片,以及支持电信4G 需求的六模芯片。
在2014年,4G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移动4G,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国移动4G客户数已突破5000万,提前60余天完成年度目标。据中移动方面提供的数据,中移动建成4G基站57万个,超过3G网络近6年的建设总量。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和发达乡镇覆盖,覆盖率达到
- 关键字:
魅族 MX4 4G
- 凯歌高奏辞旧岁,春风得意迎新年。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共同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
回首2014年,光通信业艰难前进,运营商集采波动,收购兼并成常态,业界高层频离职,数据中心大型化趋势明显,FDD牌照久未落地……而通信产业链上的光器件行业依然经历着高层变动、收购重组等层层考验,行业洗牌呼声渐高。光通信界的风浪不曾停歇,但正是风浪让行业更加茁壮,让光通信人更加坚强。
展望2015年,尽管截至目前各上市公司尚未公布2014年度报告,但是从2015年开篇的种种
- 关键字:
光通信 LTE FTTH
- 截至9月,共有13个国家部署了39张TD-LTE商用网络,用户突破5400万,达到全部4G用户的14.6%。“这给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突破口和舞台。
- 关键字:
4G LTE
4g lte介绍
目录
1 优势与缺陷
? 优势
? 缺陷
2 4G设备
3 技术点
4 安全问题
优势与缺陷
4G LTE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4移动通信世界大会GTI峰会上表示,中国移动推动TD-LTE向LTE-A演进,把速率从100Mbps提升到20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