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4g lte

4g lte 文章 进入4g lte技术社区

联发科4G方案渐趋成熟 2016市场或将迎来大反转

  •   如果说 2014 是 4G 元年,那么 2015 年绝对是一个 4G 普及年,中国移动的 4G 用户从 2014 年的 9006.4 万户大跨步上升至 3.12282 亿户,4G 渗透率近 38%。反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日前分享,2015 年中国电信全年新增 4G 用户 9600 万,而中国联通只给出 2015 年 3G/4G 用户数累计达 1.8385 亿,并未给出 4G 用户的单独数据。   通过三大运营商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可见,2015 年虽然 4G 市场蓬勃发展,但相对于中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含泪卖芯片”不止联发科 芯片商竞争都见血了

  •   最近一篇题为《联发科:含泪把芯片卖给小米》的报道引起了业界内外的热议。   这篇来自台湾《财讯》双周刊的文章说:2015年下半年联发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清江与小米签下4G芯片曦力(Helio)的合约后,联发科内部主管与员工多有怨言,称其“把如精品般的高阶芯片当地摊货在卖”。谢清江为此向内部解释,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含泪数钞票,一个是含泪不数钞票”,因此他只能选“含泪数钞票”。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对联发科的遭遇嘘唏不已。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中兴自主4G芯片迅龙2代销量破400万

  • 以前只听过迅龙芯名字,还以为没出来,没研发生产,万万没想到已经开卖了,卖到那里去了?
  • 关键字: 中兴  4G  

抢夺全球话语权:TD-LTE干掉FDD LTE

  •   在2G时代,中国完全采用国际设备,没有自己的技术。在3G时代,中国推出自己的TD-SCDMA标准,但只获得中国移动采用,并未走出国门。在4G时代,中国终于实现对标准的引领。   据了解,中国主导的自主4G TD-LTE已经获得了全球的认可,并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这也带动了国内设备制造业发展,提高中国厂商的话语权。   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65个TD-LTE商用4G网络,还有近百个TD-LTE网络正在建设中。全球TD-LTE基站数量已达130万个,约占全球LTE基
  • 关键字: TD-LTE  FDD   

中国启动5G技术研发实验,5G,我们准备好了吗?

  •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会,宣布力争2020年商用5G。   消息一出,马上有媒体曝出,欧盟数字委员会对欧洲在5G方面的进展表示焦虑,欲召集各主要电信集团首席执行官商讨如何确保欧洲在5G技术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其实,在2015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领先的5G组织已就“全球5G活动”签署多边谅解备忘录,欧盟与中国也就5G签署关键合作伙伴协议。   在一些人看来,他国的“焦虑”或许
  • 关键字: 5G  LTE  

Enpirion PowerSoC助力5G RRU发展

  •   随着4G网络建设及5G网络研发的展开,以及互联网业务与网络流量的进一步发展,过去的2015年的通信行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这一年里,通信行业可谓“喜大普奔”,无论是代表国家宽带战略的4G/5G,又或者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都给通信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中,RRU(Remote Radio Unit, 无线射频单元)作为无线通讯基站的核心部件,起到上行的无线信号接收和下行的无线信号发射的作用。其作为室外单位,要求运行在-40~+55℃的环境温度并且无风密闭系统,整个系
  • 关键字: 4G  5G   

中兴自主4G+芯片 迅龙2代商用破400万

  •   1月18日消息,谈到手机芯片,我们都知道有Qualcomm(美国高通公司)、三星、联发科、展讯,华为海思近两年也名声鹊起,其实还有一家厂商也在大力发展手机芯片,那就是中兴,只是它比较低调而少有人知。        中兴曾学忠微博截图   今日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CEO曾学忠通过微博爆料:全球第四款4G+极速芯片,中兴自主研发的迅龙2代,其商用规模已突破400万!迅龙2代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已经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地区商用。而支持Pre- 5G的迅龙三代也将今年实现全球商用
  • 关键字: 中兴  4G+  

为什么TD-LTE却成为国际标准?

  • 2008年的电信重组没能实现的平衡运营商实力差距的目标不应怪工信部而应该怪联通电信自己,推动TD-LTE成为国际标准却是工信部更值得称道的重要成绩,其推动中国通信产业走向世界,帮助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 关键字: TD-LTE  5G  

4G芯片需求增 联发科抢料跟高通拚了

  •   今年4G手机需求仍将带动功率放大器(PA)、表面声波滤波器(SAW filter)等RF元件需求大增,全球手机晶片龙头高通展开保料大作战,宣布与TDK合资新公司投入SAW等RF元件研发,法人预期,将牵动与联发科(2454)供应链间的抢料行动。   由于SAW的供应商以村田制作所(Murata)、TDK旗下Epcos等外商为主,台湾只有去年底宣布入股韩厂Sawnics的台嘉硕具有供货能力,过去华新科也与TDK有合作关系。市场传出,联发科近日已要求台嘉硕将Sawnics的SAW送交QVL认证。   T
  • 关键字: 4G  联发科  

英特尔用LTE调制解调器进驻iPhone恢复生机?

  •   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英特尔公司将投资于最新的调制解调器技术领域,这显然是他们为了在移动业务方面谋求生存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战略(或称为先发制人式战略)。   这也正是英特尔 CEO Brian Krzanich 在10 月 13 日第三季度财务发布会上所提到的内容。关于竞争激烈的调制解调器业务,他表示:“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在做这个,而是每年要有一次重大更新,并让这些技术一直保持在领先地位。”        但那些陈旧的调制解调器技术该怎么办?   
  • 关键字: 英特尔  LTE  

2016年5G机遇浮出水面 商用需求推动万物互联

  • 4G网络技术方兴未艾,最近有关5G网络技术的消息却不间断地传开,让人们感觉到5G网络技术的脚步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全球电信强国抢先布局5G当下,中国标准有望引领全球5G进程。
  • 关键字: 5G  4G  

5G话语权之争如火如荼 中国标准有望引领全球

  •   从“大哥大”进化到智能手机,以语音通话、短信、移动互联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更迭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为下一代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创造“万物互联”带来更多遐想。  根据当前国际标准制定与业界规划蓝图,5G商用化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在全球电信强国抢先布局5G研发的当下,中国标准有望引领全球5G进程。  2020路线图  尽管尚无明确定义,但业界认为,与前代通信技术不同,5G并不是单一或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优化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最高理论传输速度高达
  • 关键字: 5G  4G  

联发科2016两多一少策略扩张4G芯片版图

  •   联发科冲刺4G行动芯片市场。2015年联发科推出的Helio系列产品,已成功打入包含宏达电、索尼(Sony)、小米、Oppo、vivo等品牌手机厂的高端机种;此外,在中国大陆LTE市场也夺得四成市占率的佳绩。展望2016年,联发科祭出“两多一少”策略,主打多核心、多媒体,以及少功耗的特色,以进一步扩张市场版图。   联发科技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朱尚祖表示,2015年是特别的一年,4G产品线出货量约有一亿五千万套,是 2014年的五倍之多;而过去毫无进展的美国市场,也获得美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4G+布局拉开序幕 5G技术鸣枪起跑

  • 运营商们之所以如此积极发展VoLTE,除了VoLTE自身肩负着融合通信的关键任务,更是因为它承载着4G未来完全替代2G乃至3G的梦想,可谓真正的“天王山”战役,不过VoLTE到底是按流量计费还是按时长计费?
  • 关键字: 4G+  5G  

4G在2015:一家独大 静待变革

  • 到2015年12月4日,中国4G商用已满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行业见证着4G速度,4G用户突破3亿,电信、移动4G+纷纷发布,VoLTE商用在即,大家格局依旧,为争用户促销依旧,但共享网络等合作的探索,已经为未来探路。
  • 关键字: 4G  VoLTE  
共2821条 42/189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

4g lte介绍

  目录   1 优势与缺陷   ? 优势   ? 缺陷   2 4G设备   3 技术点   4 安全问题   优势与缺陷   4G LTE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4移动通信世界大会GTI峰会上表示,中国移动推动TD-LTE向LTE-A演进,把速率从100Mbps提升到20 [ 查看详细 ]

热门主题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