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表示,看好PC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重申联发科年年有挑战也有机会;今年第4季手机出货则有过年需求支撑。
蔡明介在出席陈文茜制作的纪录片记者会时,对于明年科技业展望,他表示看好PC(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
联发科今年11月营收重返新台币百亿元,优于预期。蔡明介表示,今年第4季手机出货有过年需求支撑,12月出货目前来看仍正常;但未松口修正第4季合并营收季减13%至19%的预估值。
对于明年联发科表现和3G晶片贡献度,蔡明介则保守地说,明年还是有挑
- 关键字:
联发科 消费电子 3G
- 12月1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今天表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3G的用户近千万户,中国移动TD-SCDMA用户达400多万户。3G网络建设不断升级,现在已经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TD芯片和终端的成熟性,2009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启动了TD—SCDMA终端专项激励资金联合项目,与9家终端企业、3家芯片企业签署了联合研发的合作协议,开创了我国运营企业支持终端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使得中国移动和产业
- 关键字:
3G TD-SCDMA 移动通信
- 无线通信网络设施正在由3G向4G转型,随着对多载波、高速、多任务支持需求的增加,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对多核处理器的需求越来越强。根据In-Stat的调查结果显示,到2013年,将近88%的移动处理器出货量是属于多核产品的,其市场规模将达到775万台,并将保持22.3%的年复合增长率。有业内人士表示,3G基站受益于多核技术之后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而随着DSP(数字信号处理)由单核向多核转型,DSP市场的格局也将被打破。
多核成未来趋势
由于通过芯片主频来提升性能已经接近物理极限,采用多核架构来提
- 关键字:
无线通信 3G 4G LTE
- 未来的宽带无线网络会是什么样子?或许现在还无法得知。但可以预见的是,网络的宽带化和IP化、终端的智能化、通信含义扩大化、业务丰富化等都是发展的趋势。这其中,LTE、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3G等都是重要的关键词。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举办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这一论坛是此前其举办的“3G在中国”论坛的一个延伸。只是在3G已经正式在中国启动的今年,整个论坛将目光投向了未来。此次论坛将移动信息化与宽带无线应用、移动互联网与业务
- 关键字:
移动通信 3G 数据业务
- 美国车厂Chevrolet今天宣布将在全美汽车产品中加装3G to Wi-Fi路由器,这意味着您的汽车可以随时成为一个3G热点提供移动数据给150英尺内的所有人。
加装路由器的车型包括Avalanche, Equinox, Express, Silverado, Suburban, Tahoe和Traverse,带宽1.5Mbps,每月29美元,两年合约则为199美元,明年涨价到399.
- 关键字:
Chevrolet 3G
- 2009年前十个月我国3G发展总体进展顺利。3G用户不断增加。截至10月底,我国3G用户总数为977万,其中中国移动TD用户达到394万。3G投 资稳步落实。三家电信企业共完成投资102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1435亿元的72.3%。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网络覆盖逐步扩大,网络质量稳步提高。
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共建设基站11.7万个,网络覆盖342 个地级市、2055个县及县级市、6000多个发达乡镇。中国移动TD网络二期工程全面完工,38个城市4.6万个基站已经投入商业运营,网
- 关键字:
3G TD
- 中国3G牌照的发放,为全球所有移动通信领域的公司带来了更好的机会。12月4日,高通公司联合华为、中兴等16家中国企业召开了“合作伙伴大会”,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宣布,这一年来,随着与合作伙伴的业务不断加深,高通公司全球100多亿美元营收中已有23%来自中国。
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继续在3G市场发力,中国很可能将成为高通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合作伙伴翻番
iSuppli公司日前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3G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其中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未来三
- 关键字:
高通 3G CDMA
- 中国3G牌照的发放,为全球所有移动通信领域的公司带来了更好的机会。12月4日,高通公司联合华为、中兴等16家中国企业召开了“合作伙伴大会”,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宣布,这一年来,随着与合作伙伴的业务不断加深,高通公司全球100多亿美元营收中已有23%来自中国。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继续在3G市场发力,中国很可能将成为高通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合作伙伴翻番
iSuppli公司日前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3G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其中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未来三年内3
- 关键字:
高通 3G 移动通信
- 昨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与中国自主3G标准核心专利拥有者大唐电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大唐电信正式入驻浦东新区,中国自主3G标准的相关产业链即将在此布局。
根据协议,大唐电信集团将把上海浦东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基地,在此加速推动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产业发展,力争实现TD-SCDMA的国际化,并增强在4G国际标准竞争方面的影响力。双方将在集成电路资源的整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以及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外,“大唐上海产业园”将在浦东
- 关键字:
大唐电信 3G TD-SCDMA
- 12月9日消息,对于备受关注的TD-LTE,中国普天近日表示,随着TD-LTE推进的加速,与FDD-LTE之间的差距从年初评估的六个月正在逐步缩短。
TD-LTE是国产3G标准TD-SCDMA的演进方向。作为国产TD四强之一的中国普天表示,经过多年研发,普天TD-LTE进展顺利,在业界领先,已经能够提供全套的LTE产品解决方案。产品特色主要包括:体积小、功能强、功耗低、噪声低、安装简便、平滑升级、规格标准、扩容方便。
FDD LTE则是WCDMA和CDMA2000的下一步演进方向,LTE的
- 关键字:
TD-LTE 3G TD-SCDMA
-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表示,该公司期待中的LTE(长期演进)网速为每用户平均下行速率5至12Mbps,上行速率2至5Mbps。
Verizon表示,LTE的网络时延将为现有3G技术的1/4。Verizon将LTE称作4G技术,并称该技术提供的网络速率比3G快10倍。Verizon期待中的LTE网速高于目前许多有线宽带的网速。而作为LTE的竞争对手,WiMAX的下行速率最高为10Mbps,平均下行速率为3至6Mbps。
Verizon尚未公布其4G服务的价格,不过
- 关键字:
LTE 3G Verizon
- 当前,日本的3G市场正在步入成熟期,绝大部分2G用户已经转网到3G。截止到今年8月份,日本的3G用户数占到用户总数的94.8%,NTTdocomo北京事务所所长佐野在“2009问鼎第三届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也表示,NTTdocomo将于2012年3月关闭2G网络。同样是在亚洲,另一个国家韩国的3G用户数也高达44%,3G市场日趋成熟。毋庸置疑,日本和韩国成为了亚洲3G最为领先的国家。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韩3G的发展从正式商用到现在,已经
- 关键字:
3G TD-SCDMA
- 3G视频监控已成为当前视频监控市场的主流趋势。而进入2010年,高清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成化成为3G视频监控的下一站目标。
近几年,中国安防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视频监控的年复合增长率则超过了25%。
针对视频监控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近几年正在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趋势一 网络化:不再是趋势,已经到来
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一致认可,关于网络化是趋势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5年的时间。现在,应该是修正这种说法的时候了:网络化已经不
- 关键字:
视频监控 HDMI 3G
- 高通CDMA技术集团高级副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Amon)近日表示,作为对中国市场增长的合理印证,高通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超过45家合作伙伴,而且从3G牌照发放以来,活跃的合作伙伴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高通公司12月4日在京联合华为、中兴等16家中国厂商召开中国合作伙伴大会暨创新无线终端联合展示,这也是高通公司首次在中国召开合作伙伴会议。本次大会以“携手中国创新力量共绘无线美好未来”为主题,旨在充分展示高通公司创新技术支持的全球前沿产品,以及中国合作伙伴在创新无
- 关键字:
高通 CDMA 3G
- 近日,根据韩国电信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的WCDMA用户数在去年出现了189.5%的年增长率,WCDMA用户数达已经突破1600万,首度超越CDMA用户数,并且CDMA用户数还出现了12%的负成长。
据了解,韩国有全球最稳定的移动通讯市场,三大电信运营商SKT、KTF与LGT的占有率在整个2008年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SKT一直拥有约5成的市场占有率,韩国整体市场用户数约在4500万户,几乎没有成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身为全球最重要的CDMA市场之一,CDMA的3G版本cdma1
- 关键字:
3G WCDMA CDMA
3g 介绍
简介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