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便携式电子产品皆以电池作为电源。随着便携式产品的迅速发展,各种电池的用量大增,并且开发出许多新型电池。除大家较熟悉的碱性电池、可充电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外,还有近年来成为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这里会介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充电器设计
-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高、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消费电子领域及其他场合得...
- 关键字:
MCU 锂离子电池 有效管理
- CN3051/CN3052是可以对单节锂离子或者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的充电器电路。特点:该器...
- 关键字:
USB接口 锂离子电池 充电器电路
- 一、问题的提出:锂离子电池同NiMH或NiCd电池比较,电流密度大,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设备中。通常锂离子电...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带状产品
- 关键字: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LiMnO2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成为21世纪积极发展的理想能源。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是电极材料的发展。目前,与锂离子电
- 关键字:
LiMn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 大量的研究表明,硫在高容量电池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负极材料,并且价格低廉,对环境影响小。但硫的导电性能差,硫化物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性以及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使得硫电池的使用寿命短,能源利用率低。斯坦福
- 关键字:
石墨烯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 前言如今的便携式电子备中电池技术包括电量检测算法、电池充电算法与电池充电技术等几个方面。众所周知,充...
- 关键字:
电池充电算法 锂离子电池 电量检测
- 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及比能量高优点。使其能...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充电器IC
- 现在,高输出功率高能源密度充电电池的代表性产品当属锂(Li)离子电池。从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到混合动力车(HEV)和电动汽车(EV)等大型产品,锂离子电池获得了广泛采用。不仅如此,锂离子电池还用于储存从太阳能发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可燃 电解液
- 路透社报道,据相关人士透露,德国汽车巨头宝马公司(BMW)宝马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Toyota)计划共同开发电动车锂离子电池。
此外,两家公司还打算开发一款“绿色”汽车,如果达成协议,宝马将向丰田欧洲市场车型提供先进柴油发动机。
目前,宝马和丰田都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自从丰田章男成为首席执行官以来,丰田汽车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合作。2010年丰田同特斯拉合作开发了电动版丰田RAV4交叉车型,今年丰田又携手福特研发混合动力轻卡以及SUV。此次合作,丰田与宝马希望能
- 关键字:
丰田 锂离子电池
- 以前,许多制造商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相当标准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它们的最大充电电压为4.2V±1%。因此,现有...
- 关键字:
锂离子电池 充电电路 完全充电
- 由于便携设备的功率需求变得越来越大,电池容量被迫增大,以提供更长使用时间满足需求。这给设计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缩短这些较大型电池的充电时间,最大限度减小充电期间的热耗散,以及支持USB-OTG主机功能等增强特性。
了解决这些难题,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Semiconductor)与客户共同工作,开发出具有全面USBOn-The-Go(USB-OTG)支持的FAN5401x系列USB兼容锂离子电池开关式充电器产品。该系列产品以FAN5400系列的开关模式拓扑为基础,首款器件F
- 关键字:
飞兆 锂离子电池
- 蓄电池发展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了,然而电池的构造却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无论使用哪种电化学体系(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电极需要被液态的电解质浸润,并与之发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这种固态和液态并存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池的体积偏大,并且存在漏液的危险。因此,全固态的电池结构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更诱人的解决方案。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将易燃的液态电解质替换为无机的陶瓷材料,电池的体积可以减少一半,并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然而,高电导率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缺失大大阻碍了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同时全固态
- 关键字:
固态薄膜电池 锂离子电池
- 对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来说,其核心技术在于电池,与其他类型的电池比较,动力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价格高、安全...
- 关键字:
汽车 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习惯上,锂离子进入正极材料的过程叫嵌入,离开的过程叫脱嵌;锂离子进入负极材料的过程叫插入,离开的过程叫脱插。 锂离子电池容易与下面两种电池混淆:
锂电池:存在锂单质。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多聚物取代液态有机溶剂。
历史1970年代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