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Globalpress今年初举办的“电子高峰论坛2006”上,专题讨论会“无线移动数据的机会与挑战”对手机以外的下一代无线标准展开了讨论。与会者认为:移动数据市场投资迅速,但发展速度不如预期快。据Gartner调查公司介绍,2005年整个风险资本投入出现了下降;但无线领域却出现了相当大地增长,2005年大公司在无线方面的风险资本投入总计有1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4%。其中,超宽带业务)UWB)获得了4亿美元的投资。因此,未来五年内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将成为热点,新标准/新技术将进入到春秋战国时代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无线通信业是标准林立、新技术辈出的行业。迈入宽带时代,新技术/标准的比拼更加激烈。例如超宽带(UWB)不仅正向业界积极推出,几大阵营之间的争夺战也令人叹为观止。我国也推行了一些自己的标准,TD-SCDMA、WAPI、闪联产业界有这样一种声音:我们为何需要那么多技术/标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标准”不是很好吗?其实,世界这么广大,多一种技术/标准,那又如何!
首先,多一项创新的技术/标准,就多了一次打破垄断、重新洗牌的机会。我国电子产品一直存在技术空心化,政府正积极倡导自主创新。但梦醒时分,技术的饕餮盛宴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短信SP的强制订阅、乱收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中移动和中联通等运营商也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运营商们虽没有与这些违规的短信SP们合谋,但是从中却获得了实际利益。这显然是他们为人们所责问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商业社会中,各方都在追逐利益,总会有一些人或一些企业靠欺诈或其他非法手段来赚钱。但是这个商业社会的主流应该是守法的、积极的。对中移动,中联通这样客户以亿计,并且由政府赋予市场垄断权的企业来说,人们显然不希望他们只是追逐利润的机器。用户会希望,运营商能在治理SP违规的行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8月10日,中国共享软件联盟(CNSW)将联手美国 DigitalRiver公司共同举办 “中国共享软件国际论坛”。届时将邀请Digital River旗下的各路专家、共享软件作者以及用友、8844连邦服务等企业代表,就中国共享软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将围绕“如何借助国际先进经验与世界接轨,加强中外共享软件产业的交流,促使中国共享软件的健康发展”这一宗旨,就共享软件行业最新动态、共享软件消费趋势分析、破解对共享软件销售的影响、流氓软件以及中国共享软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中国TD-SCDMA标准第三阶段测试将持续到10月底,昨日,诺盛电信发表最新研究报告透露。 此外,诺盛电信预测未来将由中国移动承建TD-SCDMA,中国3G牌照发放时间将至少延迟到2007年年中。 TD测试持续进行 诺盛电信认为,正在保定、青岛、厦门三地进行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下称“TD-SCDMA试验”)是检验TD-SCDMA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测试安排方面,从7月开始,TD-SCDMA试验进入第三阶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随着视频点播、网络游戏和IPTV等高带宽业务的出现,用户对接入带宽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现有的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对高带宽、双向传输能力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面对这一困境,各国电信运营商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FTTH,计划利用光纤这一迄今为止最好的传输媒质来突破接入的“瓶颈”,FTTH被视为下一代宽带接入技术的代表,是未来“最后一公里”的最终形式。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FTTH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GSM时代GPRS业务发展的状况,阐述了从GSM网络到3G网络的演变过程中,移动通信价值链裂变趋势和方向,结合国外3G商用网运营的经验,以及安徽本地区经济文化的特点,分析了安徽移动在3G时代对新型价值链需要掌控的部分,并对可能的业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引言 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饱和的局面。移动通信所赖以生存的无线电频率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但随着移动通信的飞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1。 引言
华为无疑是中国在嵌入式系统软件方面的领导者之一。对华为的褒贬很多,意见不一。其实我看起来,评价的原则很简单:如果没有华为,CISCO,JUNIPER, SIEMENS,NOKIA等等西方大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和挣得钱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华为的存在是使得CISCO,JUNIPER,SIEMENS,NOKIA的生存空间在中国被压缩了,那麼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华为。
对外支持华为,并不是要我们天天在嘴里夸华为。特别是对内,更不需,也没必要捧华为。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2005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1000亿元。”在日前举办的2006年度“电信增值服务研讨会暨FAX99电子传真产品推介会”上,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谈到电信增值业务现状时如是表述。 陈育平认为,从现在起到2008年,电信增值业务将受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高速增长。未来几年之内,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包括电子传真,将会有一次大的爆发期。 陈指出,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前景虽然看好,各种资本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手机资费降低了,漫游费和长途费也开始松动,固话资费取消包月费的呼声更是一浪高于一浪,但手机单向收费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不论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在电信资费整体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名目繁多的“接听包月”、“XX套餐”等“准单向收费”业务事实已基本接近单向收费,但明确的单向收费仍然是政策禁区,挑战者随时可能“触电身亡”。 7月19日,广东联通的一款“世界风”套餐业务就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从开始的“单向收费”、“免月租”到最后的接听包月,中间传言被信产部和广东通信管理局“叫停”,再到广东联通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日前报道,北京网通正在进行ADSL账号绑定工作,并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 据了解,目前北京网通ADSL账号可漫游,即一个账号可以通过多部固定电话使用。虽然不能多部电脑同时在线,但可错时使用,客观上给网通的业务造成“流失”。更为严重的是,ADSL账号漫游给账号盗窃留下漏洞,盗号现象屡见不鲜。 所谓ADSL绑定就是将ADSL账号与固定电话号码捆绑,一个账号只能在绑定的固定电话上使用。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2006年6月27日,福建厦门街头。来自全国多家媒体的记者亲历了中国首次近距离通信(NFC)手机支付试验,由诺基亚、福建移动厦门分公司、厦门易通卡公司和飞利浦联合组织的这次试验可谓开创了将NFC这个全新技术应用于手机支付的新潮。 手机支付原来很容易 不熟悉手机支付的人可能对其感到困惑,但在试用了NFC手机支付后,才感到原来手机支付可以如此简单。此次担当试验重任的手机是诺基亚于今年4月推出的全球第一款支持NFC的手机——诺基亚3220,在公交汽车、轮渡、电影院、面包店,记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2006年7月4日(北京时间),距Millicom谈判人员登机前往北京几小时前,Millicom宣布以53亿美元出售给中国移动全部资产的并购谈判破裂,原因是“买方不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发出一份吸引力和约束力能与公司业务当前的强劲表现相称的出价”。诺盛电信高级分析师杨大鹏认为,中移动收购Millicom的失败虽然推迟中移动进军海外电信市场的步伐,但是中移动可以借机重新审视将来全球化运营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组织架构成熟吗? 中国移动虽然在香港上市多年,并于2004年完成其整体上市,但是中国移动目前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充值卡也有“保质期”? 2005年12月底用户甲购买了某电信运营商(以下称为乙)的价值1000的充值卡,其中10张50元面额的,5张100 元面额的。回家后充值2张100元的,3月份再用剩下的充值,发现100元面值的已经失效。仔细一看,原来,这种百元面值的是2005年1月发行,有效期到2006年1月31日,那3张百元的,就不可以用了。 到乙的营业厅咨询,答复是失效就不能再用了,不退不换,意思就是用户甲自己承担损失的300元钱。用户甲很是气愤,认为如果吃的东西有一个有效期还是可以理解的,而电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 近期,在降低手机漫游费的问题上,欧盟的立场越来越趋于强硬,而欧洲各大移动运营商则对此强烈抵制。无论最终结果偏向哪一方,都将对欧洲电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减幅不低于70% 欧盟于7月初表示,将采取一项计划,降低欧盟范围内手机的漫游收费。该计划一方面将降低欧洲手机用户的负担,一方面也是对各大无线运营商的最后通牒,他们必须在短期内调整漫游收费。 欧盟发言人称,“调查报告表明,欧盟范围内1.47亿手机用户正在遭受漫游收费过高的困扰,因此欧盟除了强制运营商降低收费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 关键字:
通讯 网络 无线
通讯介绍
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