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 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德州仪器(TI)无线通信事业部门的高层领导及其合作伙伴在“无线通信 创新无限”—2007德州仪器无线高峰论坛上汇聚一堂,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未来无线通信市场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度沟通与探讨。论坛现场还实机演示了TI各项最新的手机技术应用,气氛融洽愉快。
TI无线终端产品全球高级副总裁Gregory Delagi先生
会上,TI无线终端产品全球高级副总裁Gregory Delagi先生对TI公司近年来在中国无线通信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无线事业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终端 无线 通信
- 9月27日消息,在昨日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电信专家候自强表示,我国在TD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在考虑WiMAX时将TD与其融合,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他把融合后的技术叫作TD-SWiMAX。 候自强表示,我国在TD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TD-SCDMA的演进可以看到,将围绕TDD运作时减弱扇区干扰、提高扇区容量等工作与单窄频的CDMA相结合就造就了今天的TD-CDMA。而在LTE时代,我们又提出TD在LTE内平滑演进,2005年11月这种桢结构的建议被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WiMAX TD-SWiMAX 无线 通信
- 企业移动系统提供商iPass最近发表的报告称,首席信息官和其他移动业务人员把全球Wi-Fi热点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在旅行中路过的机场和饭店中经常使用Wi-Fi连接。
随着越来越多的Wi-Fi设备进入市场,包括双模式蜂窝/Wi-Fi黑莓设备和诺基亚手机,移动工人和其他人将继续扩大这种无线技术的应用。
iPass根据该公司下属的3500个客户机构雇用的100万Wi-Fi用户在2007年上半年收集的数据编辑了Wi-Fi热点索引。iPass搜集了全球78个国家的大约8万个热点的数据,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Fi热点应用 无线 通信
- 2008年奥运召开在即,3G时代即将来临,作为“杀手级”应用的手机电视越来越多的受到普遍关注,并被众多调研机构看好。然而,手机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仍处于市场导入期。步入平稳成长期,有四个门槛需要跨越。 国家标准有待统一。尽管广电总局于2006年10月底单方面颁布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但电信运营商并未受到广电总局单方面颁发此标准的影响。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新岸线的TMMB和清华的DMB-TH以及广电的CMMB等4种技术标准对国家标准的争夺仍在继续。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尽早确定,将有助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手机电视 无线 通信
- 从2001年起,中国FPC行业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中国挠性板行业年产值增长速度都在60%以上,2006年后快速下降到20%。主要原因是2003年底和2004年挠性板行业高速成长和大量新投资的涌入,价格战在2005年底已经出现;另一个原因是国产品牌手机在2005年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滑(大陆挠性板行业的客户主要是手机制造厂家),造成整个挠性板行业产值快速下滑。但是和整个PCB行业相比,挠性板行业年产值增长速度要快。 大陆挠性板行业的客户主要是手机制造厂家,尤其是国产品牌手机制造厂家。相较而言,台湾
- 关键字:
通信 消费电子 显示器 FPC 显示技术 消费电子
- 据iSuppli,到2007年底,中国的国内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7亿部,比2006年的1.53亿部增长22%。包括诺基亚等跨国公司以及联想等国内企业在内的授权供货商生产的手机出货量,2007年将达到1.36亿部。同时,来自灰市供货商的出货量将达5100万部。iSuppli预测,2008年中国国内手机出货量将增至2.06亿部。 从今年初开始,经过中国政府的批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了新的“主叫付费”业务。这种业务意味着无线用户不需要为接听电话而付费。 这种新型服务吸引了许多低收入消费者,尤其是在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手机 无线 通信
- 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帧的同步方法,本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逐次比较、基于FIFO队列和基于状态机的3种帧同步方法。通过测试、分析和比较得出,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方法是嵌入式系统串口通信中很有效的帧同步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结构。
- 关键字:
同步 方法 通信 串口 系统 嵌入式
- 随着十城市TD-SCDMA网络建设全面铺开,TD-SCDMA终端的进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一直被认为会是TD-SCDMA发展瓶颈的终端环节,能否满足消费者和运营商的需要呢?日前在TD-SCDMA技术论坛组织召开的“成功商用对终端环节的要求”会议上,来自TD-SCDMA终端产业链上的企业认为,稳定性和高端应用将是TD-SCDMA终端成功的关键。TD-SCDMA终端要具备HSDPA “根据中国移动对TD-SCDMA终端的要求,在功耗和稳定性上要与GSM终端相似;要有足够的带宽,现在已经明确要求实现HSDP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3G 无线 通信
-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各种无线技术应用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速渗透,无线通信已步入到了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人域网等不同层次的无线技术将彼此互补、融合发展。在“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各种无线技术的融合发展,将催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网络和应用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时代正在逐渐实现。 在向“泛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因为自身业务需求,推动无缝移动业务的应用不断发展,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因为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各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技术 无线 通信
- 是热点,也是挑战 WiMAX是2006年的一大热点,尤其是移动WiMAX。在这一年中WiMAX不断升温,开始在全球部署。虽然如此,但WiMAX在全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正面临着挑战与阻力。首先是作为移动接入,它面临其他移动宽带技术的竞争,如HSPA和EV-DO等。与它们相比,由于WiMAX原来没有用户基础,作为新进入者去竞争难度还是较大的。其次,在一些主要的潜在市场,没有可供WiMAX使用的频谱。例如,在欧洲有些国家对WiMAX还没有定位,监管部门还在分配频谱,需要作一些清频工作。有些国家(如法国与德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无线 通信
- 在我国“十一五”电声器件发展规划中,首先就明确了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的起因、作用、重要性和前景,即“随着电子整机向数字化、高频化、多功能化和薄、轻、小、便携式的方向发展,电子系统向网络化、高速处理、高速传输和宽带的方向发展。同时整机市场还呈现出市场成长快、普及进程快、市场寿命短、更新换代快和国际化等新的特点,这些都必须要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支撑,而且也刺激了新型元器件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元器件进入一个以新型元器件为主体的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新型高档电声器件面临新的市场机遇。电声器件向数字化/高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通讯 无线 网络 数字网络整机 电声器 无线 通信
- 目前国内的宽带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绝大部分采用铜线DSL方式接入,而剩下的大部分采用MC+LAN。通过对互联网用户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内容、速度的需求成为宽带互联网发展的两大主题。从现在来看,从普通的上网业务,包括未来的IPTV,带宽的提速成为迫切的要求。同时,业务的融合,包括宽带上网、VOIP以及IPTV等业务,促使光纤逐渐成为解决用户需求的必然之选。
实际上光接入网的技术有很多,现阶段来看,如果做光纤接入EPON是最适合的,它本身可以提供很大的带宽,另外EPON标准化组织也在开发10GB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FTTH 无线 通信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成国表示:目前,主要的FTTX应用技术,包括EPON+LAN的技术、EPON+EOC,以及纯EPON。EPON+LAN可以建设FTTB的项目,EPON+EOC则主要应用于广电系统。
多层住宅是FTTX推进的主战场,宽带是其主要应用,目前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技术可以实现,包含ADSL,EPON+LAN,EPON+EOC以及纯EPON。
比较这四种模式,如果在100%的开通率下,EPON+LAN和EPON+EOC比较有竞争力。如果考虑每一个技术的单独成本,ADSL提供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EPON 无线 通信
- 虽然目前我们尚无消费电子在WLAN市场的份额的数据,但以手机市场来看,WLAN在整体市场中的普及率还不到5%,不过在3G手机中的普及率却高很多。根据iSuppli公司2007年2月的预计,WLAN在整体市场中的普及率有望在2010年前达到20%。 进入消费市场要过三道坎 WLAN要应用到消费市场的要求有三:一是高集成度;二是成本;三是共存性。 * 集成度:蓝牙、WLAN、GPS等无线技术必然将整合到单芯片解决方案之中。由于TI的无线技术芯片都采用数位CMOS工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技术 芯片 无线 通信
通信介绍
通信发展简史?
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总是要进行思想交流和消息传递的
远古时代的人类用表情和动作进行信息交流,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后来,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创造了语言和文字
人类还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锦旗,航行用的信号灯等,这些都是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
进入19世纪后,人们开始试图用电信号进行通信
表1-1中列出一些与通信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