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场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中大量采用接口方式,监控系统涉及较多的是串行通信接口和网络接口。一、 ...
- 关键字:
通信 接口协议
- 医疗信息通信昭示人体局域网时代的到来,尽管可植入射频收发器芯片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体内医疗通信技术的发展,但是超低功耗无线人体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却促进了体外通信技术的形成。进而,构成人体局域网(即BAN)平台,实现体内/体外医用传感器与监测工具的无
- 关键字:
医疗信息 通信 人体局域网
- 摘要:对直接扩频通信同步系统进行了研究,使用PN码作为扩频序列,利用其良好的自相关性,提出一种新式的滑动相关法使收发端同步,并给出该系统的FPGA实现方法。利用ISE 10.1开发软件仿真验证,证明此方法可以提高运
- 关键字:
FPGA 通信 扩频 滑动 相关 实现 系统 同步 直接 设计
- 一、基本情况介绍吉林省联通公司共建有G网、C网共1986个物理站址,见下表:基站内蓄电池共3972组,每组电池24只,共9.5万只。根据掌握的蓄电池运行的基本情况,当前蓄电池运行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蓄电池组运行超过
- 关键字:
维护 蓄电池 基站 通信
- 在国内,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至今,传输成为了制约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微波拉远”是将微波传输技术、射频放大技术和天线技术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微波传输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再通过射频放大完成信号的放大
- 关键字:
通信 数字微波 方案
- 摘要:城域以太网技术作为新兴的城域网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用和部署。如何测试这种新的技术,称为迫切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城域以太网的主要技术,并全面介绍思博伦通信城域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城域网(MAN
- 关键字:
通信 测试解决方案 以太网
- 引 言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的方法来实现51系列单片机双CPU系统。该方法灵活地运用了51单片机的ID工作方式,使没有HOLD功能的51单片机能够直接通过片外RAM进行数据通信。不但硬件和软件的实现都比较简单,数据传输速度快,
- 关键字:
通信 方法 系统 CPU 单片机 系列
- 在PC机与MCS-51单片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时,基本是一对一的,即用PC机向单片机每发1条命令,就等待单片机的1条返回信息。这样可能把大量时间浪费在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过程中了。为此笔者经过实践,设计出可以批处理
- 关键字:
命令 处理 实现 通信 单片机 串行 PC
- 硅产品知识产权(SIP)平台解决方案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核授权厂商CEVA公司推出高能效1 GHz DSP内核CEVA-X1643,新产品可提升有线和无线通信、安防监控、便携多媒体等广泛应用的总体芯片性能。CEVA-X1643是CEVA-X
- 关键字:
提供 出色 通信 功能 SoC 多媒体 可编程 DSP 内核 基于
- CAN-bus(控制器区域网络)总线主要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它定义了OSI网络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部分物理层(见图1)。图1:现场总线CAN-bus与OSI模型的关系由于CAN-bus良好的性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
- 关键字:
CAN-bus ADSL 网络 通信
- 笔者在研制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过程中,采用其它设计方法,消除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整个系统2年来一直运行稳定、可靠,希望在此能与大家作进一步的探讨。由RS-485接口构成的半双工通信网络,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R=
- 关键字:
稳定性 探讨 系统 通信 单片机 关于
- 当控制计算机与各数控机床相距较远时,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而不采用并行通信方式。这是因为并行通信系统的造价较高、众多的连线不仅容易引入干扰,也容易发生线路故障。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串行通信一般采用RS-232C串行
- 关键字:
通信技术 应用 串行 系统 通信 DNC
- ARM/DSP多机I2C通信方案,引言在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系统既要完成大量的信息采集和复杂的算法,又要实现精确的控制功能。采用运行有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ARM9微控制器完成信号采集及实现上层控制算法,并向DSP芯片发送上层算法得到控制参
- 关键字:
方案 通信 I2C 多机 ARM/DSP
- 非对称双核MCU基础知识及核间通信, 本文从对比两颗分立MCU与单芯片双核MCU开始(以LPC4350为例),展开介绍了非对称双核MCU的基础知识与重要特点。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核间通信的概念与几种实现方式,尤其是基于消息池的控制/状态通信。然后,对内核互斥
- 关键字:
通信 基础知识 MCU 双核 对称
- W-CDMA信号的“超级帧”持续时间为720毫秒,传统的扫频分析仪需要多次采集才能将不同频段的数据积累起来进行测量,要观测一个完整的W-CDMA呼叫进程相当费时费力。本文介绍的新型通信分析仪具备独特的触发方
- 关键字:
W-CDMA 通信 分析仪 信号
通信(spy-bi-wire)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通信(spy-bi-wire)!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通信(spy-bi-wire)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通信(spy-bi-wire)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