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于23日美国股市收盘后揭露2013会计年度Q3(4~6月)财报,单季营收微幅年增0.86%来到353.23亿美元,优于分析师预期,也激励苹果盘后大涨4%。而随着苹果历经近半年的沉潜后,包括低价版iPhone、iPhone 5S、iPhone 6等新品都将于今年下半年起陆续推出,也让市场对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330)在抢得苹果20奈米AP处理器订单后,于下一世代的16/14奈米制程可以吃到多少苹果订单,更为关注。外资里昂(CLSA)即出具最新报告指出,台积仍能吃下60%苹果16/14奈米制程订单;
- 关键字:
苹果 FPGA
- 苹果近期获得的专利真是不少,49项,不能逐一来看,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讨论一下:
1、 “双图像传感器处理系统”
描述的是利用一项特殊的技术在两个或以上的图像传感器当中插入图形信息,以便生成比单一传感器更高质量的照片。
在清晰度的PK上,现在2000左右的机型就能做的还不错了,iPhone的优势再逐渐丧失,双图像传感器能带来多大尺度的跳跃呢,只能等待iPhoneX的验证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知是否会让流畅度或者功耗做出牺牲。
2、与通话等待者共享数据
- 关键字:
苹果 iPhone
- 苹果(Apple Inc.)宣布,iPad出货量之所以出现有史以来首度年减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4-6月当季删减渠道库存、第3代iPad在去(2012)年3月发表导致比较基期较高的缘故。那麽,这是否意味着新款iPad即将出炉?财务长Peter Oppenheimer已在电话会议暗示,今(2013)年10月前旗下产品线会改头换面!
AppleInsider报道,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见附图)23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三代iPad(首款具备“视网膜屏幕(Retina di
- 关键字:
苹果 iPad iPhone
- 北京时间7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7月23日,苹果公布第三财季(第二自然季)财报,虽然iPhone销量好过预期,但是苹果在大中华区(内地、香港、台湾)的收入,却暴跌了四成,苹果CEO库克分析称,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速下滑,以及香港市场的疲软导致了收入萎缩。库克表示,大中华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苹果财报数据显示,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为46.5亿美元,和前一个季度(营收82亿美元)相比,暴跌了43%,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暴跌了14%。
大中华区是苹果看重的市场,不仅增速最快,此外也是苹果
- 关键字:
苹果 iPad
-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三财季营收为353.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0.23亿美元增长1%;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利润为69.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8.24亿美元下滑22%。苹果公司第三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分析师预期,推动其股价在纳斯达克盘后交易中上涨逾5%。
在截至2013年6月29日的这一财季,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为69.00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7.47美元,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2财年第三 财季,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为88.24亿美元,每股摊薄
- 关键字:
苹果 Mac
-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天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在测试配置更大尺寸显示屏的iPhone和iPad型号。苹果一直在不断测试新产品,因此这一报道并不意味着苹果会很快推出一款配置大尺寸显示屏的iPhone。
但问题在于:苹果为何迟迟不推出配置更大尺寸显示屏的手机,尤其是在三星等对手已经销售了数千万部大屏幕手机的情况下?
以下是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过去数月曾多次给出的理由:
——iPhone旨在供用户单手使用。iPhone5配置4英寸显示屏,
- 关键字:
苹果 iPhone
- 本周二美国专利和商标局通过了一项苹果申请的名为“双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处理系统和方法”,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可以从两个或更多图像传感器上隔行扫描成像数据的独特方法,这种设置获得的照片要比单独传感器生成的效果更好。
专利中提到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桌面设备,提到了包括iPhone、iPod和一些Mac电脑在内的苹果产品。不论设备外观是怎样的,专利中的技术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合适的相机系统,也就是包括传感器、彩色滤光片、透镜元件、处理电路和存储。其他组件包含各种各样的不与相机模块产生直接
- 关键字:
苹果 双传感器
- 智慧型手机大屏幕当道,继SONY索尼行动通讯推出大屏幕手机Xperia Z Ultra,苹果也传将追随“大”潮流,《华尔街日报》报道,零组件厂已向苹果提供大於4寸的屏幕样品,传闻iPhone 5S机壳颜色有金、银、灰3色。而宏达电(2498-TW)与三星也将顺势而为,推出大屏幕手机。
《华尔街日报》指出,苹果计划加大智慧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屏幕。而供应链也证实,苹果索取超过4寸的智慧手机屏幕样品,?为新款平板要求小於13寸的屏幕。
今年首季主要大厂推出的旗舰机都在5寸左
- 关键字:
苹果 智能机
- 台湾媒体DigiTimes昨天改变了之前的预测,称第二代Retina iPad mini会在今年秋天发布。很多其他媒体和市场研究机构都认为第二代iPad mini会在2014年发布。现在DigiTimes的最新报道称苹果触控面板供应商TPK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将开始好转,消息称TPK 已经收到了苹果订单,将为苹果供应大批量的OGS触控面板。OGS是指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
苹果是TPK的大客户之一,TPK今年第二季
- 关键字:
苹果 触控面板
- 根据苹果供应链合作伙伴透露,苹果芯片订单最近猛增,说明苹果正在加紧推出新产品的步伐。根据供应链合作伙伴表示,苹果第三季度IC订单,比前一季度翻倍。
由于苹果即将推出新款iPhone和iPad设备,苹果整体芯片出货量在201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苹果iOS设备下半年整体IC出货量,预计将占到全年全部IC出货量的7成。
消息人士称,苹果在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减少芯片订单,直到2013第二季度才开始缓慢回升。消息人士指出,在此期间,iPhone组件出货量跌至每季度2000万台。
然而,随着
- 关键字:
苹果 芯片
- 根据《韩国经济日报》(KoreaEconomicDaily)报导,苹果公司(AppleInc.)与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日前签署一项代工协议,双方将再续前缘──三星将为苹果未来的iPhone手机与iPad平板电脑产品打造14nmA9处理器。
在该报导中,根据双方的协议,三星将从2015年开始,以FinFET制程技术为苹果生产14nmA9处理器。A9处理器将用于苹果下一代iPhone7智慧型手机。
苹果从几年前开始自行设计自家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专用的处理器后,就一
- 关键字:
苹果 14nm A9处理器
- 苹果和研究液态金属的科学家们于今天获得了一项关于“非晶合金片状成型工艺”的专利,该专利借鉴了普遍运用于玻璃生产的浮法工艺,将其优化后投入到非晶合金(BMG,BulkMetallicGlass)的生产当中。美国专利号为8485245。液态金属材料是一种采用镍、镐、钛和一些其他金属组成的合金,特性是非常的坚固难以损坏。
苹果获非晶合金片状成型专利,iPhone会更轻薄坚硬
采用了液态金属材质后,产品的外壳不但变得更轻薄、更坚硬,而且耐用性和耐腐蚀性也会大大提高。由于
- 关键字:
苹果 iPhone 液态金属
- 上周有消息指出苹果已经在秘密参与芯片代工厂的投资计划,准备收购某一芯片工厂,自己生产芯片。对于苹果此举,美国投资银行派杰(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认为,苹果收购一家芯片代工厂,倒不如开发专属的芯片逻辑处理技术。
吉恩·蒙斯特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苹果如果建立自己的 10 纳米芯片开发设施,成本约 20 亿美元,但是如果是建立健全的芯片生产设施,那么成本将提高至 50 - 70 亿美元。因此该分析师认为,苹果不是应该收购
- 关键字:
苹果 芯片工厂
- 美国专利商标局今天公布了苹果获得的一项专利,新专利与电子系统中的触觉设备 (Haptic Device) 相关。这是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触觉设备。而苹果的这项专利主要描述的就是让电子设备自动适应一个或多个用户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苹果在专利文件中提到了 iPhone 提醒、游戏触觉、两种不同的用户体验情况(教室和会议),以及在手提包中 iOS 的提醒等。
苹果今天获得的另外一项专利与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相关,这项功能主要是以场景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自适应调整。
根据苹果在专利文
- 关键字:
苹果 自适应触觉设备
- Digitimes的一份最新报告声称,苹果的下一代iPhone在初期将会出货紧张。除了新 iPhone 使用的 LCD 驱动芯片紧张外,新 的指纹识别芯片也因为良品率低而无法保障足够供货成为另一原因。
据业内人士透露,指纹识别芯片和LCD驱动芯片的产量不足将影响iPhone5S发布后(预计2013年9月)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该人士解释说,iPhone5S的指纹识别和LCD驱动芯片应该在6月底或7月初量产,但良品率不足导致将推迟到七月底才能大规模量产,这样将影响了这两个芯片的供应。
此外,
- 关键字:
苹果 iPhone 指纹传感器
苹果 vision pro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苹果 vision pro!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苹果 vision pro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苹果 vision pro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