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半导体行业协会称,2009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为182亿美元,比6月份增长了5.3%,实现了连续五个月的环比增长,而同比增长率的下降速度继续减缓,7月份芯片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此外,7月份每个地区的半导体销售都比上个月增长了。日本的增长为是8%,是增长速度最快的。
SIA总裁George Scalise称,向消费者销售的廉价上网本和手机正在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复苏。他说,企业市场对于购买新产品仍然是很谨慎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时间替换老的技术。
与去年同期相比,占全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半导体
英特尔将第三财季营收预期上调至超过市场预期的水平,主要是鉴于其微处理器与芯片组的需求较预期强劲。
对于截至9月31日的第三财季,该公司目前预计营收88亿-92亿美元,高于此前预期的81亿-89亿美元。
汤森路透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公司当季营收85.5亿美元。
英特尔还表示,预计第三财季毛利率将位于此前发布的51-55%预期范围的上半区。
英特尔7月份已暗示,在经历了一次困难的逆转,以及PC行业自2001年以来最糟糕的紧缩后,其业务正在改善。该公司第二季营收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其
关键字:
英特尔 微处理器 芯片组
近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8月18日,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部分一线员工因薪资、对中低层管理人员不满等问题而闹罢工,随后在厂方与工人协调后,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不过,8月27日上午,英特尔公关部孟小姐给记者的短信回复中却表示,英特尔成都工厂的运营和生产活动一切正常,“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工厂的日常运营相关问题,我们不做评论”。
资料显示,2003年,总投资3.75亿美元的英特尔芯片封装测试项目正式落户成都,成为当时该市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
该项目一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罢工
“摩尔定律”在芯片制造领域会延续下去吗?当以英特尔和AMD为代表的IT厂商将它证明了数十年之后,回答问题的关键已不是“会”与“不会”,而是如何延续下去。8月17日,蓝色巨人IBM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
IBM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DNA和纳米技术的组合,开发更强大和更高能效的计算机芯片,同时造价也比较便宜。
IBM公司表示,新一代的芯片具有强大的功能、更快的速度、更加节能,而且比较容易制造。这将主要得益于DNA技术和纳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制造 摩尔定律 DNA
浪潮集团服务器&存储营销本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指出,“互联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快速增长的市场,对于浪潮而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近日,浪潮服务器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存之有道 储‘值’得法”的存储服务器新品发布会,专程从美国赶来的英特尔全球服务器平台事业部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Mr. Jason Waxman,与浪潮集团服务器&存储营销本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一起,共同发布了采用最新英特尔至强5500处理器的存储
关键字:
浪潮 服务器 英特尔
据市场研究公司In-Stat预测,随着英特尔和AMD等x86芯片厂商继续降低芯片的耗电量,包括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和三星电子在内的ARM处理器厂商将增加更多的内核以提高芯片的性能,2009年下半年移动处理器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In-Stat还预测移动处理器市场到2013年将增长22.3%。
In-Stat分析师JimMcGregor说,竞争的一个关键的领域是快速增长的微型笔记本电脑市场。In-Stat在8月18日发表的题为“移动处理器评估:争夺下一代消费者设备”的报告中提
关键字:
英特尔 x86 Atom 处理器
在昨天举行的北海2009英特尔大学峰会上,英特尔嵌入式与通信事业部资深首席工程师、首席技术官普拉纳·梅塔表示,英特尔认为,未来的芯片架构能给潜入式的市场带来可移植的性能,而嵌入式一定要向平台化发展。
在嵌入式而言,英特尔仍算做初入市场的企业,而在英特尔前不久收购嵌入式领域软件的领先企业WindRiver之后,英特尔对嵌入式领域的重视更加明显。普拉纳表示,在嵌入式的各个大小设备中,英特尔的处理器可以移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
他介绍,酷睿构架会向大内核、单线程性能与并行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
英特尔 嵌入式 WindRiver 芯片架构
8月24日消息,英特尔在过去的30天里收购了悄悄地收购了两家软件公司,其目的是增强多核处理器应用程序的开发。英特尔在公司博客中称,英特尔在上个月底收购了Cilk软件公司并且在上周初收购了Rapidmind公司。这两家软件公司都是员工不到50人的小公司。这是英特尔在今年6月收购Wind River Systems软件公司之后进行的收购。这两次收购的成本没有披露。
英特尔营销和销售经理James Reinders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多核处理器一直在逐步出现。这是英特尔收购这两个软件公司的原因。他说,
关键字:
英特尔 多核处理器 RapidMind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周五宣布,已收购加拿大软件开发商RapidMind,目的是提高英特尔自家多核处理器的性能。
英特尔没有透露这起交易的具体涉资金额,但表示将保留RapidMind的绝大部分员工。英特尔还表示,今后将把RapidMind技术整合到英特尔各项产品和服务当中。在此之前,英特尔已向外部开发者提供了相关编程工具,使他们所开发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利用英特尔多核处理器的高速处理优势。
RapidMind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沃特卢(Waterloo)市。该公司此前已推出多核软
关键字:
英特尔 多核处理器 RapidMind
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预测称,半导体行业将在每12个月内(后来他把这个时间修改为24个月)使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半个世纪以来,摩尔定律一直是正确的,使计算机价格更便宜,速度更快和更强大。然而,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一些专家一直警告称摩尔定律会遇到物理定律的障碍,结束芯片技术的高速增长。但是,专家们预测的情况一直没有发生。英特尔首席技术官Justin Rattner坚持说,英特尔在未来10年的今后几代处理器开发中能够保持晶体管数量翻番的速度。
问题并不是容量,而是速度。几年前,微处
关键字:
英特尔 摩尔定律 多核 微处理器
据报道,我国最早的微机事业研发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上网本和目前越来越热的移动终端平台有着和PC平台不同的游戏规则,在这里没有哪个企业站稳了市场,而国内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有望在这个平台取胜。
倪光南还展示了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上网本,他很高兴地说,这样的产品虽然功能不及Intel,但因为上网本和移动终端对性能的要求不高,所以仍有自己的市场。
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态度或许值得赞赏,但对市场需要的洞察未必准确。上网本其实是特殊经济环境
关键字:
英特尔 龙芯 上网本 TD-SCDMA
上网本的定位是“互联网伴侣”和笔记本的延伸,这种定位和用户的使用习惯、试用体验都是密切相关的。对于高清回放、3D游戏、多窗口复杂运算等功能,用户可以在轻薄型笔记本上完成,从而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上网本市场能够迅速增长,就得益于上网本作为互联网伴侣,开拓了移动领域的一个细分市场,满足了用户需求。它经济实惠、小巧便携,能够满足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简单应用,同时具有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适合于家里已经拥有一台电脑,而将上网本作为第二台、甚至第三台移动互联网设备,用于方便地、随时随地
关键字:
英特尔 上网本 消费电子
全球半导体业龙头英特尔于越南胡志明市兴建的IC封装及测试工厂,似乎受到无预期的困难影响,投产时间将延后达3季左右。
英特尔于2006年宣布兴建的胡志明市工厂,原本预定今年底投产。不过根据《EETimes》引述英特尔越南地区发言人表示,该厂投产日期将延至明年第3季。
尽管目前英特尔的后端产能仍充足,但该厂在公司的生产蓝图规划上,具有关键性地位,尤其因为该厂统合英特尔后端产线。英特尔越南厂完工后,预期将成为公司单一最大工厂,结合封装与测试产线。
英特尔另位亚太地区发言人表示,公司预期该厂
关键字:
英特尔 封装 测试
据PC厂商称,英特尔计划在2010年第四季度推出32纳米“Sandy Bridge”微架构,接替目前的Nehalem和Westmere微架构。
英特尔将在2009年四季度开始大批量生产基于32纳米生产工艺的Westmere芯片,并且将按计划在2010年第一季度推出用于台式电脑的Clarkdale芯片和用于笔记本电脑的Arrandale芯片。然后,英特尔将在2010年第二季度推出6核的Gulftown处理器。
6核Gulftown处理器的价格预计每千个购买量的批发价高
关键字:
英特尔 32纳米 处理器 Nehalem Westmere
英特尔购买了Nvidia公司的SLI技术许可证,从而使Nehalem处理器和芯片组支持高端游戏系统和工作站的多个图形处理器。
Nivida本周一还宣布称,华硕、EVGA、技嘉和微星国际等计算机主板厂商也购买了这个技术的许可证以便用于为英特尔Core i7和Core i5处理器设计的主板。英特尔的这两种处理器是以45纳米的Nehalem微架构为基础的。SLI技术能够让主板支持三个Nvidia GeForce图形卡。
英特尔去年晚些时候推出了用于高端台式电脑的Core i7处理器。英特尔今年6
关键字:
英特尔 Nehalem 图形处理器 SLI
英特尔介绍
公司简介
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总部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克拉拉。英特尔的创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们新公司的名称为两人名字的组合——Moore Noyce,但当他们去工商局登记时,却发现这个名字已经被一家连锁酒店抢先注册。不得已,他们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