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中国移动了解到,从5月12日至31日,共二十天的时间里,中国移动已向332.9万赴灾区客户免收2.62亿元手机通信费。
为了更好地支持四川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国移动前期决定免收5月12日后赴四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五个市(州)漫游客户5月12日至31日在上述区域的所有手机通信费用。截至5月31日,累计免收手机通信费2.62亿元(包含月租费、国内漫游费、国内长途费、国际长途费、短信、彩信通信费、GPRS漫游流量费以及相关新业务服务费用),涉及332.9万人。其
- 关键字:
移动 通信费 抗震救灾
- 随同电信重组大幕开启的,是这场连环重组棋局背后的明争暗斗,围绕蛋糕分配、股权和资产、控制权之争等比重组格局更为复杂和精彩的利益之争。
西方谚语有云:一个人的毒药是另一个人的佳肴。复杂的利益链条下,谁是电信重组最大利益获得者?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还是设备商?
暗斗
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
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决定了重组的成败以及新一轮电信格局。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均为上市公司,其中涉及多家红筹股、A股、H股上市公司。其中又以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联通最为复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设备商
- 美国国土安全部以及中国移动将与其它运营商和学术研究机构合作,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全球下一代网络(NGN)的互通试验。
“GMI(全球多业务互通)2008”计划在今年10月20日至31日举行。英国电信、中国移动和沃达丰等运营商以及美国国土安全部运营的国家通信系统将为下一代网络互通和性能提供一个测试平台。
该测试将允许包括华为和NEC在内的设备厂商证明它们的设备在各情况下能够成功地兼容,显示下一代网络工作时的强大功能。
GMI 2008将测试6个方面的能力:端对端的
- 关键字:
移动 NGN GMI MSF
- “宣布重组结果的人已经到了(联通)总部了!”—这是5月2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中国联通某人士在MSN上第一时间传给记者的消息。随后在某通信网站论坛上,铁通员工间“恭喜”之声频起—对于一个郁结多年的电信重组话题,在这一天终于拨云见日、尘埃落定。
“五合三”最终胜出
此前盛传的“五合三”电信重组方案最终得到印证。据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此番重组,目前五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合而为三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G网
- 三家运营商、三张3G牌照、三种技术标准,这就是中国电信业3G时代的格局,但是格局仍然风云未定。
市场格局“六合三”,技术标准也从2G步入3G,谁能在这场未来的战场中占据上风,三个因素决定一切,技术成熟、平台整合、客户开发。而就目前看来,这场重组的三大主角各具特色。同一起跑线上,发令枪响,谁会跑得更快?
中国联通:暂时利好还是先发优势?关键在整合资源
此次重组中,中国联通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得利者,出售业务拖累最大的C网业务,腾出手全力经营G网,得到一张技术最为成
- 关键字:
3G TD 联通 WCDMA 移动 电信 CDMA2000
- 截至2008年5月30日已有19家终端企业的29款TD终端(包括TD-HSDPA数据卡),取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6家系统厂商取得了TD-HSDPA全系列设备入网许可证。这是在5月31日举行的“2008上海TD-SCDMA演进及LTE国际峰会”上,TD-SCDMA联盟秘书长杨骅透露的。
据悉,新获得入网许可证的终端厂商包括中兴、海尔、海信、联想、TCL、三星、LG、摩托罗拉、飞利浦等。大唐电信集团原总裁周寰还表示,共有41款TD终端送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检测,T
- 关键字:
TD 3G LTE 移动
- 中国电信未来将是高通赖以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因为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将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网,而且最有希望挑战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
中国电信近日与专利巨头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一项CDMA技术战略协议,有国外IT媒体网站报道称,根据协议规定,中国电信将在从联通公司收购的移动网络上使用高通提供的CDMA技术,并向高通支付4%的专利许可费。
因为协议部分内容涉及保密条款,中国电信与高通官方日前均未对此发表评论。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4%的专利费比例跟高通的全球标准基本保持一
- 关键字:
电信 高通 CDMA 移动
- 5月27日消息,腾讯科技自从中国移动官方网站了解到,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针对TD-SCDMA终端启动第二轮招标,该轮招标将采购总计约10万部TD手机和数据卡。本轮集中采购都将在奥运之前完成,所采购的终端中将有一部分在奥运期间直接向海外用户提供租机服务。
再购6万部终端用于测试 卡号发放不限量
2007年12月17日,中国移动发出第一期TD-SCDMA终端招标通知,规模为3万部手机和1万张数据卡。今年2月18日,首期招标结果出炉,招标数额最终增加到6万部TD手机和1.5万张数据卡。
有专
- 关键字:
TD 3G 移动 终端 HSDPA
- 针对突然宣布电信运营商即将重组一事,知情人士透露了一些相关内幕,据悉,该重组政策应该是于5月15日通过的,重新调整后的三家运营商每家高管均为11位。
重组政策出台过程
知情人士透露,电信运营商重组原来早就因出炉,但由于按照程序,需要先确定合并后的3家运营商的掌门人,而这个掌门人的确定出现反复,因此推迟了一些进程。
据悉,之前传出的各种版本的掌门人方案其实都并非空穴来风,基本上都是曾经被讨论过的方案,但屡次被推翻后,终于形成最后的版本:新的中国移动总经理由王建宙担任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卫通
- 5月23日上午9点,北京君太大厦,中国联通总部。
当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等官员鱼贯而入时,绝大多数联通员工还并不知道,眼前众人的到来即将为中国通信格局可能带来的巨大震动。
当天上午,从9点到11点,中组部与国资委联合小组先后到联通、电信、网通和中移动总部宣布了最新的运营商重组及高管调整任命。
次日下午2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指出,鼓励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3G 卫通
- 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4日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改革重组将与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牌照相结合。由此,我国第四次电信体制改革启动。
据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将在近期形成正式方案,其原则是“以发展3G为契机,合理配置现有电信网络资源,实现全业务经营,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3G 卫通
- 一度迷雾重重的电信业重组轮廓日前突然明朗。23日,中国移动率先宣布铁通成为其子企业,24日三部委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中国电信业重组大幕终于悄然拉开,但迷雾散去后,摆在电信业面前的依然是条艰辛的路。
电信重组:从传言走向现实
“中国铁通集团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3日上午,尽管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用寥寥数语的低姿态宣布了铁通并入的消息,但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天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盘时,在大盘微跌的情况下,凡与电信重组沾边的个股均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联合发布电信重组方案,并即将发放3G牌照的消息,让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到了发展中国3G标准TD-SCDMA的新希望。
倪光南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目前国内TD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但中国的市场足以支撑一个通信标准,内需市场可支撑自主标准实现产业化,然后再走向国际市场。这在世界上也有先例,如2G移动通信的CDMA制式就是先依托美国市场实现产业化,然后走向国际市场的。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克里斯托夫·帕迪拉(Chri
- 关键字:
TD 3G 中科院 院士 移动
- 在经历数年的讨价还价之后,电信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与业界所盛传的“6个运营商变成3+1方案”并无出入。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铁通五大电信运营商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5月23日《羊城晚报》)
对于这个方案,一大部分专家会表示失望,这应该在预料之中。
电信运营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通过“看不见的手”来使优化资源配置。按正常的逻辑,重组后,市场上应该出现数家实力相当、全业务的电信运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联通 网通 铁通
-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二十二日在此间表示,随着受灾民众临时安置地的建立,中移动将在一个月内,最迟六月底完成受灾网络的初步重建,包括提供网络服务和建立规范、简易的营业场所。
王建宙称,目前通信恢复手段只是临时措施,虽然光缆拉通了,但主要都是置于道路上,即使一次余震仍有可能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未来还有包括建立通信杆或将光缆埋于地下的繁重工作。至于何时可恢复至灾前水平,王建宙并未给出时间表,他称,这要根据重建规划和公路恢复情况。
据悉,在中移动因灾被毁的四千多个基站中,目前还有五百余个没有恢复。
- 关键字:
移动 奥运 通信 地震
移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移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移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移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