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3G应用关键年、08奥运科技备战年,随着TD-SCDMA技术标准、同频干扰、组网方式、终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扩大规模试验在国内十城市展开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场定位、业务开发、产业链建设和长期发展演进等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分析全球移动通信的最新动态,围绕移动通信的演进这一焦点,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以“移动通信的演进之路”为主题主办了《“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闻库司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
- 在日前召开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代表主办方致词。杨泽民表示,3G在全球进入商用阶段已经有几年时间,3G的发展过程就像多章节的故事一样,演化出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篇章。杨泽民用两句话概括:有些如大家所预期,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
杨泽民认为,如同全球业界的预期,3G确实提供了2G技术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也提供了2G技术做得不够好的服务。我们看到,3G运营商已经创造出很多精彩的故事,3G的业务发展对于很多企业,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出乎人们预料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 “目前,10城市的TD-SCDMA设备供货都已全部完成。”9月25日,TD联盟秘书长杨骅在“3G在中国”2007峰会上否认了此前有关部分TD设备商出现供货延迟的传言。 是次会议的相关与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信产部的TD发展规划,相关网络建设到2007年10月底之前应完成80%,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基站选址问题,今年内是否能建设完所有网络,“还无法下定论”。 杨骅表示,目前相关的TD测试网络尚在建设中。据了解,在TD设备到位后,目前网络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基站选址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大唐 TD 移动通信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与摩托罗拉签署协议,将为摩托罗拉开发基于英飞凌SMARTi UE芯片的全新多模3G射频(RF)收发器单芯片。 这种射频收发器是手机或其它移动无线设备的核心组件,主要功能是发送和接收数字数据。随着用户要求移动终端具备更强的多媒体功能,该射频器件将在实现支持移动内容和业务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信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飞凌为摩托罗拉开发的这种全新射频芯片,将具备最出色的HSDPA和HSUPA性能、更低的功耗和紧凑的设计,可满足当今市场对3G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英飞凌副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英飞凌 摩托罗拉 3G射频芯片 移动通信
- 日本无线电株式会社 (JRC)在WiMAX World USA 2007 年会(9 月 25—27 日在芝加哥举办)上推出紧凑式、安装于户外的移动 WiMAX 基站 NTF-291。 JRC NTF-291 移动 WiMAX 基站带有一个符合 IEEE 标准 802.16 TM-2005 的基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JRC WiMAX 基站 移动通信
- 富士通微电子美国公司在 WiMAX World 年会(9 月 25—27 日在芝加哥举办)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移动和固定 WiMAX 设备技术。 富士通高调推出了其 MB87K21 802.16e-2005 移动 WiMAX SoC 产品,这是一款单芯片 MAC 和 PHY 混合信号设备,为移动基站、移动终端及 PC&nb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富士通 WiMAX 移动设备技术 移动通信
- 时值3G应用关键年、08奥运科技备战年,随着TD-SCDMA技术标准、同频干扰、组网方式、终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扩大规模试验在国内十城市展开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场定位、业务开发、产业链建设和长期发展演进等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分析全球移动通信的最新动态,围绕移动通信的演进这一焦点,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以“移动通信的演进之路”为主题主办了《“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学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奥运科技 移动通信
- 信产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3G在中国’全球峰会”上表示,我国计划在2008-2009年之间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本土4G标准。他还表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就是IP化、宽带化、移动化。目前看E3G技术标准发展比较快,仍然是产业发展的主流,而WiMAX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 4G技术可令用户在利用手机与(PDA)收发电子邮件和下载电影与音乐,但速度比3G快得多。ITU此前要求,各国在明年提交4G标准,4G技术预计在2010年正式商业化。我国此前已自主开发3G技术标准TD-SCDMA,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国际电联 中国 4G标准 移动通信
- 1、引言 时分双工(TDD)是一种现代通信系统常用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发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如图1所示,在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用时间来保证接收与发送信道的分离。而传统的频分双工(F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发送使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承载,用频段来保证接收与发送信道的分离。
图1 TDD和FDD的工作原理
由于TDD方式中上下行信道使用同样的频率,上下行信道具有互惠性,从而使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呈现出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D 时分双工 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
- 1.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是当今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然而在网络系统中利用现有电话网作为通信信道则是最经济、最方便和最可靠的方法。当前现代电话通信网已经进入程控交换时代,技术比较先进,速度快,容量大,因此采用电话通信网建立数据通信系统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利用单片机系统采集灌区水位、水流量,实现无人职守和科学的管理水资源具有实际意义,特别对少雨缺水地区更具有应用价值。
2.系统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了modem将前端单片机采集的数据通过电话网远程传输到中心站pc机,并实现一对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PC机 电话 远程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
- Profile Tuning Suite(PTS)是蓝牙技术联盟制定的众多有重要意义的内部程序之一。正是这些程序成就了蓝牙技术联盟的独特地位,也使其成为这项有着光明发展前景的无线技术的保护伞。由蓝牙技术联盟制定并在其9,000家会员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 PTS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工具,它能够自动实现蓝牙规范测试,从而降低认证成本,缩短认证时间,并更好地保证蓝牙设备在应用层面的互操作性。 PTS可在电脑上运行,并模拟任何蓝牙设备或规范。借助这一工具,企业可以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蓝牙技术联盟 测试工具 典范 移动通信
-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20周年高度发展迈向2007年的今天,中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和产业变革;其中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本地高端制造业的全面突进、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圈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国ICT产业新的国际化角色等等变化,促使了每年在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基地天津举办的“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IMIE)”走进日本,利用CEATEC平台全面寻找日本及亚洲的合作伙伴。在本届CEATEC上,IMIE将带领中国顶级市场研究机构在其展位(展位号:5G09)上连续举办“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移动通信 ICT产业 IMIE
- 在召开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表示,无线电频谱并不是一个放开的市场,采取限制发展的做法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谢飞波是谈到无线接入频率规划现状时作以上表述的。目前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竞争不充分对产业发展不利。但谢飞波表示,我国严格控制移动运营商数量以及无线电频谱分配,正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作法。他表示,无线电频谱并不是一个放开的市场,包括WTO方面也没有要求对此自由竞争。在我国,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共分配2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信息产业部 移动通信
- 2007年,华为公司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 关键字:
华为 移动通信
- “Wimax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Wimax要想于中国乃至全球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方面条件:市场、技术、频谱和完备的生态系统。”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吴斌博士在Winmax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线宽带是目前中国主流电信运营商的增长动力,无线宽带表现出两种发展趋势,即:宽带无线化和无线宽带化。 吴斌认为,在这个大趋势之下,Wimax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Wimax要想于中国乃至全球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方面条件:市场、技术、频谱和完备的生态系统。 据有关数据,全球WiMAX用户数到2010年的时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无线宽带 贝尔阿尔卡特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介绍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