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12月,《电子产品世界》读者调查的内容中增加了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调查,希望借此机会了解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具体情况。现在把本次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从《电子产品世界》杂志读者库中抽取,累计收回有效问卷1300余份,鉴于本刊读者大多数为电子研发工程师,根据抽取原则,我们尽可能覆盖研发工程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电子元器件采购经理以及电子技术开发者等多领域有采购建议权和决定权的不同读者。图1 是本次调查的参与人员分布图,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半数左右为研发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电子制造 201001
半导体行业各项指标等继续向好,10 月销售额创本年新高,产能利用率三季度继续回升,四季度保持高位,半导体库存数据处于适中水平,北美半导体设备订单出货比连续4 个月大于1。SEMI 预计2010 年半导体设备投资增长53%,表明半导体厂看好未来行业增长。预期2010年手机、PC 等主要电子产品回升明显,SIA 预期2009 年半导体销售减少11.6%,2010 年增长10.2%,2011 年将增长8.4%。
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10 月份销售继续回升,四季度仍然运行于景气高位。元器件行业在上半年行业
关键字:
半导体设备 电子元器件
Housing、Contact、Spacer、Shell、Board lock等连接器构件如何设计,这是连接器设计工程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整机设计选用连接器时不能忽略的要素之一。本文正是资深连接器设计工程师做的连接器各构件设计重点总结,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
Housing
它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他的零件往它身上组装。它大致决定连接器的外观尺寸,需确认其结构强度能承受最终使用者正常使用的破坏力或是客户明定的测试规格(例如:要求施加各方向的力于外接cable,不能看到破坏;或是安装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连接器
机遇与挑战:
因经济基础比较低,技术实力相对落后,中国本土连接器厂商落后于三资企业
近年中国大陆汽车多以引进欧美车系和日韩车系为主,外国品牌占有当地汽车连接器比重较大
随著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环保性等各方面要求增加,汽车连接器应用数量呈现增长的情形
中国未来将可望成为未来全球汽车连接器重要的生产基地
市场数据:
外国品牌占有中国当地汽车连接器的60%~70%市场占有率
目前全球汽车连接器约占连结器产业15%左右
中国现在每辆汽车平均用到的连接器成本只有几百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汽车连接器
机遇与挑战
未来几年我国汽车连接器市场寒而不冷
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市场对波动和风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信息娱乐系统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动力控制等电子控制系统增长较为平缓
市场数据
赛迪顾问预计到2012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
今年以来,国外发达地区的汽车销售数量同比呈现负增长的局面,而国内汽车销量增长速度也有所回落,让国内的汽车产业感到丝丝寒意,人们不禁担心下游市场的转寒是否会让快速发展的汽车电子产业患上重感冒。
在&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汽车连接器
中心议题:
汽车连接器的摩擦腐蚀与电镀问题
汽车连接器接插问题
解决方案:
将压合端子技术引入汽车连接器的制造
特氟隆微颗粒提高连接器稳定性
两步压接法用于加强端子连接
新型防斜插连接器接口
汽车制造商对其供应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来说已经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就连接器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对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成本的要求更加严格。供应商只有不断革新产品及工艺,满足客户的这些需求,才能处于优势地位。
一辆典型轻型汽车大约有1500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汽车连接器
连接器从传输的信号来分,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和光连接器,这里只针对电连接器做为说明内容。
连接器的组成:从材料来看包括金属和塑胶。
连接器的构造:连接器至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导体(金属),另一部分是绝缘材料(塑胶);另外还有作为屏蔽用的金属外壳。
金属材料选用:
金属材料选用的要点:
1.机械寿命
连接器的机械寿命是指插拔寿命,通常规定为500~1000次。在达到此规定的机械寿命时,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耐压等指标不应超过规定的值。
2.电气性能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连接器 材料
连接器是什么东东?顾名思义,通俗地说,连接器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件连接到一块的媒介。广义来说,连接器可以是硬件,如我们日常见到的插座、手机插孔等等,也可以是软件,比如编程用到的中间件等等。狭义来讲,本文关注的是电脑连接器,主板上的连接器,比如主板上的CPU插座、内存插槽、PCI插槽、串口并口、USB接口等等。
显卡插槽
看到这里可能阁下会笑了,就那么点小玩意值得编辑大人你大费笔墨去“关注”吗?攒机买主板看什么?看的是主板的牌子,看的是主板的功能,看的是主板的价格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连接器
美国连接器市场研究公司Fleck Research 公司在1999年下半年对亚洲连接器工业进行调研。并多次去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韩国旅行,共访问了97家连接器制造公司。这是由于亚洲对世界连接器工业越来越重要,亚洲连接器工厂生产超过80亿美元,有3000家左右供应商,连接器工业的增长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在中国,Fleck访问了47家连接器和电缆部件生产厂家。中国的连接器、电缆部件和底板的总产值主难以确定,因为没有机构报告生产数字。1999年中国大陆生产的连接器、电缆部件和底板的总值,Fleck估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连接器
引言
我国加入WTO已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加入WTO对我国的接插件行业有何影响?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一般而言,由于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而在加入WTO后,国内生产厂家将遇到双重压力,一是关税降低后国外产品将更方便地进入国内市场形成冲击,二是整机厂商在选用性能价格比最合适的产品方面有更大的余地,因而国内厂家必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但是,对我国的接插件行业而言,情况不象上述那么简单,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国内接插行业现状
由于统计方面的原
关键字:
接插件 连接器 电子元器件
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美国和欧洲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对日本、韩国、中国等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总体来看,2009年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下降态势,产业处于低位调整状态。在此背景下,虽然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放缓,但信息技术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
制造业严重衰退 软件业微弱下滑
据《世界电子数据年鉴2009》(TheYearbookofWorldElectronicsData2009)的统计预测,2008年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业产销增速分别为1.95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电子元器件
为帮助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持深圳乃至全国电子行业的持续繁荣,华强电子网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商务平台,在华强集团的指导下,联合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华强电子世界、华强供应链、华强北•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等举办的“2010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创新发展年会”于2010年1月20日在五洲宾馆召开,是业界在今年之初第一次大规模的高峰对话。近千名电子行业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家,电子制造、设计、分销企业精英及深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有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子元件、器件行业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2.8%和2.1%,但多数电子元器件三季度价格较二季度已出现上涨,四季度市场需求明显回升,电子元器件行业目前处于“触底回暖”时期。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预测,受2009年上半年基数较低的影响,2010年上半年同比将大幅提高,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同比增长仍然值得期待。这一趋势也体现在业内厂商对2010年3月16日-18日举行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参展热情上。
据2010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由elec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ASIC 连接器 电阻 电容
工信部今日发布数据称,1-11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扭转上半年以来负增长局面,生产增速平稳回升,经济效益逐步好转,总体企稳回升趋势基本明朗,但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全行业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要巩固和加强。
一、生产增速与工业差距明显缩小。1-11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比1-10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4.4%,比10月提高7.2个百分点,与同期全国工业的差距由年初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缩小至4.8个百分点。1-11月,制造业销售产值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第一大产业,是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支柱,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引领和带动着其他行业跨越式前进,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经济走向、技术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面貌。而电子元器件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电子元器件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关键,电子元器件创新水平作为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创新水平的标志,电子元器件创新能力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灵魂,电子元件创新作为新经济腾飞的动力,其战略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回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
电子元器件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
一、元件:工厂在加工产品是没有改变分子成分产品可称为元件,不需要能<电>源的器件。
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器。(又可称为被动元件Passive Components)
(1)电路类器件:二极管,电阻器等等
(2)连接类器件:连接器,插座,连接电缆,印刷电路板(PCB)
二、器件:工厂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器件称为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