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产业正在从价值链时代开始步入到生态环境时代,运营商对整个通信产业生态系统的绝对主控作用也在降低,生态系统中涌现出一股股新生强势力量,都希望占领有利的生态位置,获得对未来产业的主导权,因此整个生态系统将进入深度变革和调整阶段。 未来通信业:融合引发行业生态重构 通信与其他行业融合催生泛在服务 在技术进步及客户需求两股强大力量的双重驱动下,通信及相关行业将不断进行深度融合:固网、移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电信、媒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未来通信 电信 媒体 无线 通信
- 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四大电信运营商在2007年上演了一出拆分、重组的大戏。从年初开始一直盛传至今的联通拆分,到年末传出的拆解移动,再到有专家谏言合并电信、网通和联通以三挡一,这出扑朔迷离的大戏将伴随着3G颁牌这个始终未解的谜题一直延续到明年。明年,这四大运营商究竟又会衍生出怎样的拆分故事,这是明年电信行业又一悬念。
固话用户持续流失
拆分重组传言再起
四大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随着联通拆分一说淡出视野中心,一度离开媒体风暴中心。然而,10月末,固网运营商公布前三季度的运营数据,固定电话用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网通 移动 移动通信
-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二十年高峰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预计今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规模将突破4000亿条。同时,他指出,“我们产业链上的价值环节都在悄悄发生变化,最典型的就是由于移动业务的高速发展,对于固网的分流替代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现在两家固网运营商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希望早日发放全业务的牌照。”
随着运营商之间鸿沟的拉大,快重组上3G有利于为整个电信产业注入活力,改变眼下电信市场严重失衡的格局。从2004年酝酿至今的重组议题,也该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现象:电信市场失衡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中国移动 3G 电信 通信基础
- 网络和电信行业研究公司DellOro集团表示,现在网络设备厂商间的价格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庞大的GSM阵营。尽管基站设备出口量增长了40%,但在第三季度GSM网络设备销售额仅仅增加7%。“在发展中地区GSM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很多厂商的激烈竞争。”移动基础建设分析师Scott Siegler表示。
Dell’Oro发现,全球移动基础建设市场第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4%。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市场增速最快,共增长了38%,正好填补了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两位数的下滑。但是Dell’Oro也补充到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GSM 电信 网络设备 消费电子
-
我主张,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重新融合形成新中国电信,形成全程全网的竞争优势;中国移动代表移动通信国家队,承担未来3G网络建设的重任;联通兼并铁通形成新联通,有利于盘活本地网资源,可能会比较弱,但是本地网仅需要“有限竞争”。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总结表彰大会。根据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第一任期考核结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经营业绩突出被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中国联通获颁“科技创新特别奖”;中国网通荣膺“绩效进步特别奖”。
大会同时部署了中央企业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网通 无线 通信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强调创新,从国家经济与企业发展层面来理解,就是要进一步打造与加强“软实力”。国家软实力,是指拥有具有国家民族认同的技术与创新;企业软实力,包括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品牌等。拥有软实力的国家,可以畅言大国崛起;拥有软实力的企业,可以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并制定游戏规则,主导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企业大多缺乏软实力。所以,我国通信产业的TD-SC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电信 CDMA 移动通信
- 针对有报道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将停止今年3月开始执行的“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的所有项目投资”协议,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关人士都对此表示“不知情”,不过,已有某地方电信分公司人士表示,应该是有此事,是因为今年的“停战”引发了后果,双方不堪重负;另外,这也是为未来发展全国性3G业务做好准备。
停战协议到期为主因
据悉,当时的协议约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双方不在对方的主导地区进行大规模拓展,即中国网通不再在中国电信主导的南方21省市大规模投资和拓展用户,中国电信也不在中国网通主导的北方十省市大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网通 3G 消费电子
- 昨日,中移动(0941.HK)公布了2007年前三季度未经审计业绩,期内实现净利润5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
中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84.65亿元,同比增长21.5%;除税、利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1392.91亿元,同比增长14.9%;ARPU(平均每月每户收入)为89元。
前三季度,中移动新增用户4843万,平均每月用户净增长约538.1万,较去年同期增长 23.74%,
而且,期内总通话分钟数以及短信业务使用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2%及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移动 电信 净利润 消费电子
- 以太网的带宽和传送距离大幅提高、应用面不断拓宽,大有向运营商长途网延伸之势,但以太网本身只是一种分组封装和投递的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建设还需要进行本质的改造,提高安全度、可靠性、多业务提供能力以及维护和可运营等特性。
网络安全性包括用户隔离、抗攻击、病毒过滤等防护措施,而满足业务接续的网络可用性要求后,网络能够在任何单点发生故障时,让用户无感知地快速保护倒换,增加多业务提供能力,网络可以识别和标识业务类型,并按不同QoS策略提供服务。远程线路/端口诊断、网络资源监控、快捷的业务部署等运维能力又可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以太网 电信 通信基础
- 在中国电信市场,能在2.5G、3G、4G时代都与中国有合作的国家并不多见,韩国便是其中之一 中韩电信之间的战略联盟形成始于2000年。当年,中国联通正式启动CDMA项目。 那时,环顾全球都是清一色的GSM技术,惟有韩国例外,韩国将CDMA技术商业化,其网络独树一帜, CDMA手机的制造也非常成熟。联通启动CDMA网络,技术支持者自然非韩资莫属。 2000年2月,中国联通与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SK电讯签署了技术及经营领域的框架合作协议书,启用了韩国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科技战略联盟 无线 通信
- 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投资一直随着3G技术的日臻完善、3G牌照的发放预测波动,在3G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地摸索着前行,政府、开发商、运营商甚至个人都积极地关注并投资于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其中,除政府投资外,尤以各大运营商的投资最为引人注目。
电信行业投资现状
中国电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五”期间每年均超过2000亿元。中国电信业投资经历了2000年的较快增长,在2001年达到峰值,2002年下降幅度较大,2003年由于宽带、CDMA、PHS、无线通信设备投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3G 无线 通信
- 今天,某TD设备厂商向天极ChinaByte透露,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正在进行议标的做法实现TD-SCDMA的扩容,而非中国移动的招标形式。所谓的议标一般是指采用谈判签约的方式进行采购。 在去年的测试中,中国电信在保定与大唐鼎桥合作,中国网通在青岛使用了中兴和大唐的设备。据相关媒体报道,大唐在保定和青岛的设备份额中,均占到了50%左右。 “这次也肯定是基于现有基础上的扩容,所以大唐会是电信和网通招标中最大的赢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说,这位分析师同时还透露,此番电信和网通的招标金额在18亿元左右。
- 关键字:
电信 通讯 网络 网通TD扩容 无线
- 中国固网运营商期待着三重播放/网络电视(triple play/IPTV)带来更多的收入及增加更多的用户。早前,信息产业部宣布,将研究和解决电信运营商在开发全国性的网络电视、视频点播及其它先进的IP服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这是对电信运营商提供多重服务的有力支持。对积极筹备参加中国宽带应用发展论坛暨Triple Play/IPTV论坛及中国DSL研讨会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主管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据大会主席、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先生称,“固网运营商的未来在
- 关键字:
IPTV 电信 通讯 网络 无线 信息产业部
- 继中国移动8个城市267亿TD采购后,两大固网运营商也正式启动TD招标工作。《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TD-SCDMA产业联盟证实了此消息,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的试验不只中移动一家,还有中国网通和电信,电信在保定,网通在青岛。 这个环节结束后,就标志着TD-SCDMA商用化的准备已经就绪。”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去年在两地的TD-SCDMA试验网采用的是指定设备商的方式,分别是在保定和青岛,前者由鼎桥和大唐提供设备,后者由大唐和中兴提供设备。据透露,此次仍将是这三家厂商提供设备,但具体各
- 关键字:
TD 电信 通讯 网络 网通 无线 中国移动
电信介绍
基本含义
电信(telecommunication):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式,例如:无线电,电报,电视,电话,数据通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等。
构成
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发信机,通道以及收信机。发信机负责将信息进行编码或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至收信机。在传输过程中, 由于噪声的存在,信号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改变。收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