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全球第二大笔记本厂商宏碁表示,正在与欧洲和美国的电信企业进行会谈,计划于明年出售联合品牌电脑,以推动新一代低价笔记本产品的销售。
宏碁公司的主席J.T. Wang表示:"这与过去传统的笔记本业务不同,这是一个转折点,运营商或是服务提供商开始看到了机会。"
6月3日,宏碁推出了第一款低价笔记本,价格低于500美元,可以上网,旨在对抗惠普产品。公司计划今年生产700万部,明年生产2000万部,笔记本产量拓展20%。Investment Trust公司的总裁David
- 关键字:
笔记本 宏碁 惠普 电信 低价
- 6月2日,中国电信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在收购CDMA业务发布会表示,CDMA网络的演进路线首先考虑在中心城市升级EV-DO Rev.A,并等待LTE的发展。新浪科技在香港进行了发布现场直播。
这是中国电信高层首次公开明确全球第三大CDMA网络的技术走向:C网将会向 3GEV-DO升级,并且在后3G制式上选择LTE。这是继美国Verizon、Sprint和Alltel的下一代网络放弃CDMA演进技术之后,全球CDMA产业链又一次重大调整。
削弱高通在后3G领域话语权
CDM
- 关键字:
3G C网 LTE 4G CDMA WiMAX UMB 电信 WiFi
- 事实上,中国电信业经过政企分开、引入竞争以及两次重组,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两大固网电信运营商在业务和区域上基本彼此独立,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联通根本无力与中国移动抗衡,无法形成有效竞争。
电信市场确实形成了移动“一家独大”、其他企业均无力与其竞争的局面。特别是中国移动的直接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净利润尚不及中国移动净利润的1/10,根本无法与其抗衡。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已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已经完全失衡。
笔者认为,中国电信市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固网 运营商
- 模拟、高带宽通信和以太网集成电路 (IC) 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领导者麦克雷尔公司 (Micrel Inc.) 今天推出一款具有超低波动性能的高精度频率合成器 SY89610L。该新设备将目标锁定在数据通信、电信、服务器以及存储市场,尤其是 SONET/SDH、10GeB FEC、10GeB LAN PHY 以及 Add-drop MUX 等应用。该集成电路目前批量供应,1000件起售,价格为12.84美元。样本可在麦克雷尔的网站上在线预定,网址:http://www.micrel.com/Produc
- 关键字:
麦克雷尔 频率合成器 通信 电信 服务器 集成电路
- 6月3日下午3点半,位于北京西单北大街甲133号的中国联通集团总部会议室,中国联通(600050.SH)董事长常小兵、副总裁佟吉禄等公司高层准时出现在了18家机构和20多位行业分析师面前。
6月2日下午,中国联通、中国网通(0906.HK)和中国电信(0728.HK)三大运营商正式披露电信重组的股份合并及资产收购细节。
“我们认为,无论是662亿的网络价格,还是438亿的用户价格,一共1100亿元总的来说是比较合理,大家也都比较能接受。”常小兵面对数十家机构行业分析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电信
- 一等再等,广大股民们终于盼来电信业重组方案的落定,然而他们却被市场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除了中国移动(00941,HK)外,在香港挂牌的其他三家电信商昨日放量大跌超过12%,其中高价卖出C网的中国联通(00762,HK)重挫14.07%。现在想来,若是四大电信商同时停牌再复牌,市场是否会出现四只股票同时暴跌的局面呢?市场似乎告诉我们,从目前来看,在这场规模近5500亿的行业重组中,谁都不是大赢家。
三大电信股被“打回原形”
昨日的港股市场几乎成了电信股的天下,从成交榜
- 关键字:
电信 C网 联通 移动
- 中国电信(00728.HK)短期业绩将受到重组的较大影响已成定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在6月2日对外坦言,此次向中国联通收购CDMA业务价格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对于加大竞争力度的计划,已经将压力传递到整个电信市场。
承受高价
目前,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业务,对价为438亿元。按联通去年的收入计算,市盈率达48倍;按今年一季度计算,市盈率为68倍。
王晓初表示,谈判确实有较大分歧,价格高了一点,不过由于不希望进行长期谈判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CDMA
- “重组是希望可以打造三四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进行竞争,但这次重组的方案改变不了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新电信、新联通,仍然无法与其抗衡。”
5月24日,一份通告由工信部、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出。这份《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直接关系着6大电信运营商的命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
&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重组 电信
- 随同电信重组大幕开启的,是这场连环重组棋局背后的明争暗斗,围绕蛋糕分配、股权和资产、控制权之争等比重组格局更为复杂和精彩的利益之争。
西方谚语有云:一个人的毒药是另一个人的佳肴。复杂的利益链条下,谁是电信重组最大利益获得者?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还是设备商?
暗斗
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
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决定了重组的成败以及新一轮电信格局。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均为上市公司,其中涉及多家红筹股、A股、H股上市公司。其中又以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联通最为复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设备商
- 北京时间6月2日16:40消息,在停牌一周多之后,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将以总计1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CDMA网络资产和业务(分别作价662亿元和438亿元)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将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联通将于明日复牌。
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也发布公告公告确认上述消息。中国电信公告称,已经同意以662亿元人民币(等值于港币744亿元)的价格,完成对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收购,并以438亿元的价格收购其CDMA业务;中国网通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资产合并,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 关键字:
联通 C网 网通 G网 电信
- 供应商准入管理实质上是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管理,这种资格范围很广,包括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大小、生产产品的能力、社会信誉、售后服务体系等。其中涉及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应当提供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涉及业绩情况的,供应商应当提供以前在相关领域的业绩,包括项目名称、效果及用户意见等。
供应商准入管理是供应商管理的基础,做好准入工作,可大大提升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获取供应商的初步信息,建立并健全供应商的资料库,对于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避免采购过程中的重复工作有着重要
- 关键字:
电信 供应商
- “宣布重组结果的人已经到了(联通)总部了!”—这是5月2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中国联通某人士在MSN上第一时间传给记者的消息。随后在某通信网站论坛上,铁通员工间“恭喜”之声频起—对于一个郁结多年的电信重组话题,在这一天终于拨云见日、尘埃落定。
“五合三”最终胜出
此前盛传的“五合三”电信重组方案最终得到印证。据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此番重组,目前五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合而为三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联通 移动 G网
- 6月2日,据香港媒体报道,国内3只电信股中电信、联通及网通停牌至今已超过一周,投资者一直翘首期盼的中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终于达成协议及公布详情。有消息人士透露,经多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昨日终于达成收购协议,总作价高于市场预测的1000亿元,最快今日作出公布,中电信也可望最早在明日复牌。
中电信、联通及网通自上月23日停牌以来,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购作价及合并模式。这次中电信与联通就C网达成收购协议,意味中电信如能赶上今天发出公告,最快可于明日复牌。而联通与网通仍就合并进行磋商,由于交易复杂,预计
- 关键字:
电信 联通 C网 CDMA2000
- 6月1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三只内地电信股停牌至今已逾一周,投资者一直翘首期待的中电信(0728.HK)收购联通(0762.HK)CDMA网络(以下简称“C网”),最终达成协议,即将公布详情。
消息人士透露,经多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昨日终于达成收购协议,总作价高于市场预测的1000亿元,最快今天公布消息,中电信有望最早在明日复牌。
中电信、联通及网通(0906.HK)自上月23日停牌以来,三方一直周旋于收购作价及合并模式。这次中电信与联通就C网达成收购协议,意味着中
- 关键字:
电信 CDMA 联通 C网
- 三家运营商、三张3G牌照、三种技术标准,这就是中国电信业3G时代的格局,但是格局仍然风云未定。
市场格局“六合三”,技术标准也从2G步入3G,谁能在这场未来的战场中占据上风,三个因素决定一切,技术成熟、平台整合、客户开发。而就目前看来,这场重组的三大主角各具特色。同一起跑线上,发令枪响,谁会跑得更快?
中国联通:暂时利好还是先发优势?关键在整合资源
此次重组中,中国联通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得利者,出售业务拖累最大的C网业务,腾出手全力经营G网,得到一张技术最为成
- 关键字:
3G TD 联通 WCDMA 移动 电信 CDMA2000
电信介绍
基本含义
电信(telecommunication):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式,例如:无线电,电报,电视,电话,数据通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等。
构成
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发信机,通道以及收信机。发信机负责将信息进行编码或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至收信机。在传输过程中, 由于噪声的存在,信号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改变。收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