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离子渐行渐远 09年起将花败枝残 iSuppli预测,等离子面板营收自2009年起开始衰退。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研究公司iSuppli表示, 等离子显示器厂商面对液晶显示器(LCD)厂商的激烈竞争,可能自2009年起因价格下滑而出现面板营收开始衰退的情况. iSuppli在周四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等离子面板营收将成长至86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2%,2008年时可望达到102亿美元的高峰. 但到2011年时,等离子年营收将萎缩至87亿美元,尽管出货量有成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等离子
- 8月13日消息,要建成一座芯片制造厂可能并非易事,但负责英特尔在越南制造业务的官员表示,投资10亿美元在越南建设的芯片工厂将按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英特尔产品集团越南区的总经理霍华思说,在西贡高科技园区的工厂将于12月份动工建设,并计划于2009年年中完工。批量生产将从2009年12月份开始,最初时将只有500名工程师,到年底时将增加到约1000人。 霍华思表示,英特尔需要约3年时间才能使整个工厂满负荷生产,届时,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亿个芯片组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英特尔 越南
- 记者今天从海信集团获悉,信息产业部2007全国电子信息百强名单近日正式公布,海信集团排名第七。在电子百强此消彼涨的榜单上,海信已是连续十年牢固占据前十的位置。数据显示,海信集团已连续三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5%,利润增长超过30%,利税增长更是超过40%。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电子百强公布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海信这种持续的高增长速度在入选企业中格外引人注目。 “技术和质量的集中优势打造了海信在电子百强企业中的高含金量。”参加电子百强颁奖仪式的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告诉记者,海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海信 技术 质量优势 消费电子
- 昨日从国内部分家电厂商处获悉,为摆脱对传统家电卖场的依赖,在信产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牵头下,国内已有数十家家电企业参与到第三方销售平台品牌家电网的试运营中。专家分析称,在家电连锁卖场等传统销售渠道产品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时,国内家电厂商正在寻求更为多元的销售渠道。但目前家电电子商务的发展,仍需解决一些购买习惯及物流配送方面的问题。 据悉,该网站目前已吸引了海尔、海信、创维、TCL、长虹、东芝、松下、日立等50多个家电品牌的入驻,共处理个人订单1.5万余个,涉及金额达2600多万元,处理大宗采购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家电 多元销售 网络直销
- 据研究公司预测,全球最大的四家晶圆代工厂——台积电(TSMC)、台联电(UMC)、中芯国际(SMIC)和特许(Chartered)——将从第一季度78.5%的总产能利用率提升到第四季度的97.5%的产能利用率。IC Insights日前对IC代工客户们提出了预警,称2007年末开始至2008年主要代工厂有可能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 “四大”代工厂目前拥有几乎总的全球纯代工产能的3/4,90纳米以下代工业务更是占到了99%之多。 该报告指出:“今年前8个月四大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有了显著的上升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晶圆代工 产能不足
- 目前,全球的等离子电视显示屏资源均被日韩的松下、日立、先锋、三星、LG等厂家完全垄断,众多中国等离子电视生产企业长期以来只能被动购买日韩两地的上游等离子显示屏来生产整机,沦落为整个等离子电视产业链最末端的组装工厂 日本、韩国厂家垄断多年的等离子显示屏上游产业格局有望被打破。 10日,《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等离子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下称“华显高科”)投资建设的荫罩式等离子电视工厂将在今年10月份试运营,产能达到每月5万台。该工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华显高科 等离子 显示屏
- 中国台湾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 中华映管和翰宇彩晶表示,目前中型面板市场需求强劲,他们已经将工厂生产线的产能转移到中型面板产品的制造中。 今年七月份中华映管中小型面板的总发货量已经达到561.3万个,较上月增长了12.2%。由于中型面板市场需求比小型面板更为强劲,公司已经计划增加中型面板的产量。中华映管表示,预期中型面板强劲的需求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友达光电表示,由于公司把不同尺寸的面板生产线转换为主要制造中型面板产品,今年七月份公司的中小型面板的总发货量比上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台湾 面板 液晶
- Visant Strategies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的PCB行业将从持续增长的电子行业中受益,同时由于电子行业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也使PCB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报告的作者Kaustubha Parkhi说:“PCB行业和电子和半导体设备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的影响。现在PCB正受到其所服务行业的创新而带来的挑战。” PCB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越来越精密和复杂的设计,比如每个芯片日益增加的引脚数量、高速数据流技术等等。然而,PCB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PCB 挑战
- 据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公司公布最新调查报告称,尽管面临着种种贸易壁垒,预期今年中国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发货量将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iSuppli称,预计今年中国电视在国际市场的发货量将达到3960万部,国内市场发货量为3830万部。相比之下,去年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发货量为3480万部,国内市场销售的电视为3680万部。 iSuppli公司中国电视行业分析师Kathleen Zhang指出,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是由于日本电视制造商转向利润更高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退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CRT 中国电视 出口 消费电子
- 据中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近日索尼和三星电子高管纷纷赴台与各面板商洽谈,希望获得足够多的液晶面板来应对当前市场紧缺的情况。 台湾地区面板厂商指出,现在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缺口已经达到15%,而32英寸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的供给也十分紧张。 另台湾媒体报道,戴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面板
- 业界预测DRAM内存合同价在8月还将上升,同时受三星电子上周一因某工厂停产的影响,NAND闪存的价格也持续攀升。三星近日提高了NAND闪存在现货市场的价格,力晶半导体公司(Powerchip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PSC)因此也调高了eTT DRAM内存的报价。 在三星向外界透露位于韩国的工厂于8月3日因故停产后,各厂商均密切关注该事件对NAND闪存价格造成的影响。来自内存模具厂的消息称三星对MLC结构的8GB、16GB和32GB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三星 闪存
-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何海林处长昨日在“第四届(2007Q2)CRC会议”(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发言称,下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将会延续上半年平稳发展的态势,增速将达20%左右。 何海林认为下半年电子信息产业会保持发展得益于四大方面,第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尽管今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不如去年迅猛,但是在新兴市场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市场将保持增长,像3G手机、平板电视等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次,国内重大项目的投资将带动产业新的增长。今年是奥运建设的关键一年,新一代通讯建设将会启动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电子信息产业 信产部
- NEC电子计划2010会计年度以前,将中国营收提高一倍,同时将中国人员编制增加一倍。 据国外媒体报道,NEC电子瞅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打算在2010会计年度前有个大的调整。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的空调机及电动脚踏车的半导体需求快速成长,导致中国的晶片销售料也将迅速成长,NEC电子根据此种情况,要调高在中国的营收比重。报导称,NEC电子计划在2010会计年度之前,将中国人员编制由目前的400人增加一倍,包括设计工程师人数在内,将对中国家电厂商的销售占总营收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0会计年度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NEC电子 中国计划
- 日前,VishayIntertechnology,Inc.(威世)宣布,公司已扩展了其298D系列MicroTan固体钽芯片电容器,新器件在两个小型模塑封装尺寸中具有业界最佳的电容电压额定值。 通过充分利用已获专利的MAP(多阵列封装)装配技术,Vishay的298DMicroTan电容器已得到扩展,可在面积为1.60mm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Vishay MAP 298D 模拟IC 电源
- 蓝牙技术研究的美国Open Interface North America(OINA)发布了蓝牙立体声音频传输用无损编解码器“SOUNDabout Lossless”。其特点是:延迟时间短、具有对称性且复杂程度较低、以及实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压缩率等。可提供与有线耳机同等的音质,主要应用于无线耳机。 SOUNDabout Lossless编码时的延迟为10~2ms。编码和解码均采用能够实现20MIPS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OINA 蓝牙 编解码器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介绍
“消费电子”是指围绕着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工作娱乐息息相关的电子类产品,最终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资讯、享受娱乐的目的。消费电子主要侧重于个人购买并用个人消费的电子产品。
面对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整合运用与随时调整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电子无疑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消费电子行业每年都持续增长,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和行业越来越多。丰富的消费电子新品正从各个角度向消费者展示着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