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下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奥运通信服务与保障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奚国华说,贯彻“科技奥运”理念,奥运通信保障两年前就已经开始。
通信保障内容涉及到赛事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包括记者新闻稿的发布、电视转播信号的传输、赛事计时计分、测速测距等。归纳起来,这次奥运通信保障有四大特点:一是点多,6个奥运赛事城市中的30个竞赛场馆、13个非竞赛场馆、22个训练馆,153个奥运协议酒店和34个奥运协议医院,仅临时设
- 关键字:
奥运 通信保障 无线电
- 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寻找和发展更高频率、更大容量、能快速架设、隐蔽性更好的信息载体,以适应密集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激光通信技术由于其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光功率集中、难以窃听、成本低、安装快等特点,而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1989年,美国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短距离、隐蔽式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1990 年,又实验成功适用于特种战争和低强度战争需要的紫外光波通信;90年代初,俄罗斯随着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件的研制成功,也开始了激光大气通信系统技术的实用化
- 关键字:
激光通信 军事科技 无线电 光纤通信
- 汽车无线电天线正在成为汽车设计中的标配要素。爱特梅尔的天线放大器芯片专门应对这一富挑战性的小型和微型天线设计趋势,同时保持汽车无线电的接收效果。
现代汽车天线的发展前景向人们提出了一些更难应对的技术要求和约束条件。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富挑战性的要求是缩小天线的尺寸;其次是连接电缆长 (尤其是在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 运动型休旅车型中)。其它的要求还包括多天线设计,以及面向不同天线类型 (安装在档风玻璃、车顶或前保险杠上的天线) 的多样化设计问题。
天线的物理知识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无线电 天线 放大器 爱特梅尔 ATMEL
- 随着现在无线电应用数量的增加―从相距数公里的两个朋友之间的视频交谈到PDA控制的库房环境和照明,无线标准的数量也在增加。每个行业都进入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然而每个行业具有其自己的要求和规范,需要根据特定应用对标准和协议进行优化。
- 关键字:
设备 开发 测试 无线 加速 软件 无线电 架构 采用
- 软件无线电技术给正在开发无线电架构的工程师带来力量。编程中频(IF)、带宽、调制、编码模式和其他无线电功能的能力广泛引起注意。除了提供所有这些灵活性外,软件无线电必须改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邻信道抑制性能。软件无线电仍然是无线电,但它必须比被正在替代的通常无线电执行的更好。
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技术先进之处在于紧凑的占位空间能够高速处理,同时也保持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FPGA在高速、计算密集、可重新配置应用(FFT、FIR和其他乘法—累加运算)中是受欢迎的。从FPG
- 关键字:
FPGA 无线电
-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指具有自主寻找和使用空闲频谱资源能力的智能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解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应用需求与日益紧张的无线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当前,认知无线电技术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很多困难。文章简述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对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射频、频谱感知和数据传输等物理层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
- 关键字:
无线电
- 爱特梅尔公司 (Atmel Corporation) 宣布推出高集成度的广播无线电前端IC产品ATR4262,具备出色的车载接收性能,专门面向高性能应用而设计,尤其是移动设备如车载无线电。ATR4262与大多数无线电标准兼容,包括HD Radio、DRM (世界数字广播) 以及 AM/FM。
ATR4262是全频段调谐器,覆盖全球所有的AM/FM频率。其FM部分覆盖70 MHz 到166 MHz的频率范围,包括美国的天气频段和HD Radio频段。AM频段覆盖150 kHz 到 30 MHz的整
- 关键字:
爱特梅尔 无线电 IC IC 制造制程
- CNET获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成为蓝牙技术联盟认可的中国首家蓝牙认证测试中心(BQTF,Bluetooth Qualification Test Facility)。
BQTF是由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颁发的,蓝牙技术联盟属于国际性行业组织,由电信、计算机、汽车制造及家电行业的厂商组成,监督蓝牙标准的发展,并负责向生产商进行蓝牙无线技术认证及发放商标的使用许可。
目前蓝牙认证测试中心在全球共有22家,而在中国境内,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尚属首家,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CNET 蓝牙 无线电 消费电子
- 在WRC-07会议上,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曾庆军介绍说,由于广播电视网对于覆盖范围和覆盖效果的特殊要求,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广电行业。无线电频率在广电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广播覆盖和地面无线覆盖两大部分,对于全国范围和地形复杂区域采用卫星广播覆盖非常高效,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无线电技术和数字技术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水平。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用户数和电视机、收音机社会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广播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超过95%、96%,可以说,无线电技术为我国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广播电视网 无线电 卫星 消费电子
- 本文以16-QAM RF发射数据泵的设计为例,介绍利用FPGA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技巧和器件选择方法,说明执行分布式计算时FPGA比DSP的优越之处。
所有数字逻辑的基本结构
16-QAM调制器
编码和码元映射
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设计技巧
5 MHz载波
分布式计算(DA)技术
滤波器的实现
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软件无线电和调制解调器可与DSP芯片媲美。虽然FPGA可轻而易举地实现卷积编码器等复杂逻辑功能,但在实现大量复杂计算方面却有很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FPGA 无线电 调制解调器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贫乏。同时,认知无线电技术以其灵活高效的利用频谱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结合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特点,介绍了 IEEE 802.22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从无线区域网实现的频谱感知技术、共存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道管理和多信道绑定等关键技术入手,理解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思想。
0、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无线个人域网络(WPAN)和无线城域网络(WMAN)技术迅猛发展,无线频谱日益拥挤。而3GHz以下的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电 IEEE 802.22 无线网络
-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及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电频谱资源也就显得愈加珍贵。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固定频带分配的机制,是造成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频谱利用不均的情况引发了通信业界的广泛思考,而认知无线电技术相应地被认为是未来探索频谱特性、高效利用无线电频谱的主要手段之一。
1 概述
1.1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无论是在学术界、工业界还是全球标准化组织中,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超宽带 无线电 模拟IC 电源
- 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及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电频谱资源也就显得愈加珍贵。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固定频带分配的机制,是造成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频谱利用不均的情况引发了通信业界的广泛思考,而认知无线电技术相应地被认为是未来探索频谱特性、高效利用无线电频谱的主要手段之一。 1 概述 1.1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
- 关键字:
超宽带 无线电
- MLX71120和MLX71121是高度集成化无线电接收器家族的两位新成员,可用于车载设备;两者都具备双射频输入接口,这是为可以在ISM(工业、科学、医疗)及SRD(短距离通讯器材)保留频段工作的各种低成本天线应用而专门设计的。
MLX71120/MLX71121无线电接收控制芯片是专门针对低功耗、低成本固定频率应用设计的,可以工作在欧洲的863 - 870MHz SRD 频段及北美的902 – 928MHz ISM 频段下,甚至更低的315MHz频段(比如美国)和433MHz频段(比如欧洲及中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MLX71120 无线电 Melexis 通信基础
-
纳米管收音机 苹果iPod Nano可能会更加瘦身,因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功研制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机:它由单一碳纳米管构成,加上电池和耳机就能把它放在头发里收听到自己中意的广播节目。 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10月31日的美国化学学会刊物《纳米通信》杂志上。此项新研究表示,这种"碳纳米管无线电"装置体积比人类头发要细1万倍,只有10个碳原子宽,几百纳米长。而且,同传统
- 关键字:
无线电
无线电介绍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