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与嵌入式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Green Hills Software展开合作,为汽车行业高级安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提供完善的生态系统。该项合作结合了英飞凌领先的TRAVEO™ T2G车身及仪表盘微控制器系列产品,以及Green Hills经过生产验证、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ASIL认证的、运行速度快的超小型操作系统——μ-velOSity™实时操作系统(RTOS)● ASIL认证的MULTI®高级开发环境通过整合相关专有技术,英飞
关键字:
英飞凌 Green Hills 微控制器
车载充电机(OBC)在整车下电后,为保证低功耗,包括主控MCU在内的绝大部分电路都处于休眠状态,此时需要一个低功耗的常待机唤醒模块,检测充电枪的插枪信号,来唤醒车载充电机主电路。本文将介绍基于TI MSPM0 MCU的唤醒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具有高兼容性,高可靠性,便于维护,更低功耗,以及小体积等优点。1. GB/T 18487.1-2015 在展开讲述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国内比较通用的电动汽车的
关键字:
TI MCU 车载充电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网络边缘端数据逐渐由地理上分布广泛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所创建,这些在网络边缘生成的数据比大型云数据中心生成的数据还要多。与此同时,得益于摩尔定律的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迎来新的高潮,大众耳熟能详的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理念,都是AI发展的延伸。因此结合边缘设备、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边缘智能的出现便顺理成章了,边缘智能不仅可以满足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智能设备的高服务质量,还能打破传统云计算对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的限制。2023年,边缘智能早已进入人们的视线。边缘+智能2
关键字:
ADI MCU AI 微控制器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全面转入“乙类乙管”新阶段,自我健康监测管理更加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出现“沉默性缺氧”现象,若不能及时加以发现和医治,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危重情况。因此,防疫专家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使用便携式家用血氧仪进行自我监测。那么问题来了,小小的便携式血氧仪为什么如此重要,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又是如何工作的?除了血氧仪,国产芯片在医疗健康设备上还有哪些应用?小编为您一一解答。为什么选择血氧仪?血氧仪是用来检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主要仪器
关键字:
国民技术 MCU 国产N32系列
日前,在第二届滴水湖RISC-V论坛上,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 阳昕介绍了昇生微的新款MCU SS26L1X,这是一款面向多节电池移动设备控制管理的MCU。日前,在第二届滴水湖RISC-V论坛上,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 阳昕介绍了昇生微的新款MCU SS26L1X,这是一款面向多节电池移动设备控制管理的MCU。阳昕介绍道,昇生微的RISC-V一共规划两个系列,一个是全自研的低功耗/高能耗比系列AndRISC-V0内核,另外一个则是合作开发的高算力特色指令系统AndRIS
关键字:
珠海昇生微 电池管理 MCU
IT之家 12 月 28 日消息,今日,搭载长虹自主研发智能控制 MCU 芯片的首批冰箱整机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功下线。据介绍,该 MCU 芯片基于 RISC-V 内核,主频达 200MHz,在行业内首次采用 40nm ULP 超低功耗工艺设计,实现高精度 ADC(模 — 数转换器)、软硬件安全设计、算法硬件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突破。据长虹透露,未来一年,该智控芯片计划在冰箱、空调、洗衣机、冰箱压缩机等产品实现装机应用 1000 万片。同时,该芯片还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能源管理等领域
关键字:
MCU RISC-V
文章中讨论的其他器件:AM2634-Q1电动汽车 (EV) 牵引逆变器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它将高压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多相(通常为三相)交流电以驱动牵引电机,并控制制动产生的能量再生。电动汽车电子产品正在从 400V 转向 800V 架构,这有望实现:● 快速充电 – 在相同的电流下提供双倍的功率。● 通过利用碳化硅 (SiC) 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 通过使用更细的电缆减少相同额定功率下 800V 电压所需的电流,从而减轻重量。在牵引逆变器中,微控制器 (MCU) 是系统的大脑,通过模数
关键字:
MCU 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
近年来,最吸引人眼球的可能是“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时髦的词汇,大家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这些领域,但其实,有一个已经真正落地,大部分人都还没注意到的应用——直流无刷电机(BLDC)市场正在悄然兴起,而且成长迅速。根据市场公开的资料,2018年全球无刷直流电机的市场规模为153.6亿美元,乐观的市场研究机构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将会以1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当然也有机构认为年复合增长率会在6.5%左右。但不论是6.5%,还是13%的增长率,这个市场都非常值得期待。由于BLDC本身可以节约能源,
关键字:
Richtek RT7083GQW MCU Gate Driver 壁挂炉热风机
随着现今各个市场及领域对产品电子化控制的程度愈来愈高,相关的系统设计也愈趋复杂。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是目前最为重要且热门的设计方法及遵循标准,而下文将会以IEC 60730 Class B功能安全标准作说明,它适用于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家电产品,更成为市场上必须导入的标准。 目前的智能型家电类产品通常是一键启动,当中所导入的功能安全IEC 60730 Class B Safety标准,最重要的组件就是微控制器(MCU)。因为只有微控制器能防止受控设备的不安全运行、避免电
关键字:
功能安全 IEC 60730 Class B Safety 微控制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在历经极端短缺、涨价后,汽车芯片的供需状况来到了新调整期。近期,车用半导体缺货与否的辩论成为热议话题,当前业界的共识是,部分芯片已经不再短缺,但是结构性紧缺仍存在。从汽车数据看,缺芯导致的供应链停滞已经有所缓解。12月8日,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为8080万左右,同比下滑约0.2%,但下半年增长明显,同比增速达到10.7%。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因缺芯造成的汽车减产情况正逐步缓解,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82
关键字:
MCU 汽车电子
财经网汽车讯 12月8日,据《科创板日报》消息,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及预测,2022年第四季度车用MCU价格涨幅相比三季度将有所减少,根据不同型号缺料程度不同,涨幅介于2%-5%之间。进入到2023年后车用MCU紧缺现象将得到很大缓解,全年供需将恢复到比较良性的状态,价格相对平稳。新能源汽车将持续发力,预计2023全年整车销量同比将有约35%增长空间,这将继续带动车用MCU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车用MCU价格短期仍难以下行,到2024年将有所回落。
关键字:
MCU 市场价格
数位控制电源可提升负载条件变化范围较大的应用的能效。它们可利用自我调整算法,甚至采用换相等技术修改系统拓扑,以回应工作条件的变化。数位控制电源可以使用非线性算法和预测算法改进瞬态动态回应。从特定设计角度而言,类比电源的能效可能与数位电源毫无差别,但类比电源的挑战是,如果负载电流等条件偏离最优工作参数,如何实现能效最大化。 近年来工业电源 & 网通 & 5G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对电源的要求也更加的严苛,使用数位MCU设计电源可以达到高弹性,高
关键字:
NXP MC56F82748 MCU 数位电源
汽车芯片冲刺IPO此起彼伏,这次是来自上海的芯旺微。12月1日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旺微")上市辅导在证监局备案,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国产供应商迎来机遇芯旺微成立于2012年,其基于自主IPKungFu内核处理器实现了从8位到32位,从DSP到多核产品的全方位布局。产品线涵盖DSP、MCU和数模混合SOC等,面向汽车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芯旺微车规级32位MCU产品已于今年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已成功与国内多家大型整车厂和国际Tier1(整车厂一级供应商)达
关键字:
芯旺微 MCU
一些微控制器单元通常带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运行时可以不用外部陶瓷或石英晶体振荡器。但是,你需要微调此RC振荡器。一些微控制器单元通常带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运行时可以不用外部陶瓷或石英晶体振荡器。但是,你需要微调此RC振荡器。很有可能,你最喜欢的 MCU 就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所有主要制造商的众多微控制器系列都包含此模块,包括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和 Microchip 的微控制器系列。几乎所有制造商都提供了应用说明,并介绍了如何校准其 MCU 的内部振荡器。使用内部振荡器有很多好处,你可能
关键字:
MCU 振荡器
无论是黑灯工厂里设备的有序运行,还是温馨家居中电器的自动感知,抑或是数字医疗中的体征信号数据采集,微控制器(MCU)几乎是解决一切有控制需求场景的“万能钥匙”。近年来,随着物联网走入更广泛的场景,例如可穿戴设备、远程测控、无线传感等诸多应用中,衍生出大量的低功耗类数据采集和控制需求,低功耗MCU成为微控制器品类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根据相关资讯预测,在全球微控制器市场份额中,低功耗微控制器约占15%~20%,2019年市场规模为44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12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
关键字:
微控制器 ADI 低功耗MCU
微控制器.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微控制器.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微控制器.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微控制器.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