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 嵌入式编程最难的两部分就是interrupt和MM(memory manage),有些人可能感觉不到,那是因为太多数情况下芯片制造商都帮你写好了,但是如果你本身就在为芯片制造商工作,那你就必须自己会写配置文件了,这两个东西之所以比较难是因为要用汇编或类C来写,属于比较低层的东西,中断有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外部中断有两种实现模式,硬件中断模式和软件中断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属于应用层面的,相比之下,内部中断就要复杂得多,内部中断主要是发生重起,总线出错,溢出,校验出错等情况产生的,很多软件
关键字:
嵌入式编程 ADC MCU
物联网(IoT)应用将成为半导体制造多元化发展的新契机。包括日月光、矽品、力成等封测台厂,加快脚步布局物联网和微机电(MEMS)封装领域。
根据统计,到2020年将有200亿个物品连上网路,其中有90亿个运算终端,以及12亿个穿戴装置。有装置就有晶片,物联网将带动半导体产业下一阶段的技术和数量成长,也将成为半导体制造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在物联网架构下,半导体晶片强调多晶片整合、低功耗、感测联网、高传输等重要功能,包括微控制器(MCU)、微机电感测元件和无线通讯晶片,将透过系统级封装(S
关键字:
物联网 低功耗 微控制器
使用MCU的系统设计人员受益于摩尔定律,即通过更小封装、更低成本获得更多的丰富特性功能。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和MCU厂商关心数据采集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捕获、计算和通信。理解全部功能对设计大有帮助,本文将主要关注数据采集系统的捕获阶段。
捕获
复杂的混合信号MCU必须能够从模拟世界中捕获某些有用信息,并且能够把连续时间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形式。模数转换器(ADC)是完成这项任务最重要的MCU外设,因此ADC的性能往往决定何种MCU适用于何种应用。MCU也能够通过各种串行或并行数字I/O接口捕
关键字:
MCU ADC
以非对称双核心架构打造的微控制器(MCU)将使感测器中枢(Sensor Hub)功耗锐减。部分MCU业者正积极开发以非对称核心为架构的产品形式,以让Sensor Hub可基于各种任务配置不同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恩智浦(NXP)已于日前正式发布新一代Cortex-M0+/Cortex-M4F双核心MCU,使Sensor Hub可透过不同的运算核心完成感测器资讯接收、读取、处理等任务,进而提高运算效率及降低功耗。
恩智浦微控制器产品线多重市场经理Ross Bannatyne表示,非对称双核心架构能
关键字:
MCU Sensor Hub
MCU(MicroControllerUnit)中文名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随着行动通讯与嵌入式装置的流行,强调高效能、低耗电的应用处理器纷纷进驻各种3C消费电子与可携式智慧产品,而功能简便且超低功耗的MCU,以更简易的硬体架构与超低成本,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穿戴式装置、家电、车用电子、遥控器、场域监控、工控、无
关键字:
物联网 MCU SOC
以非对称双核心架构打造的微控制器(MCU)将使感测器中枢(Sensor Hub)功耗锐减。部分MCU业者正积极开发以非对称核心为架构的产品形式,以让Sensor Hub可基于各种任务配置不同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恩智浦(NXP)已于日前正式发布新一代Cortex-M0+/Cortex-M4F双核心MCU,使Sensor Hub可透过不同的运算核心完成感测器资讯接收、读取、处理等任务,进而提高运算效率及降低功耗。
恩智浦微控制器产品线多重市场经理Ross Bannatyne表示,非对称双核心架构能
关键字:
恩智浦 微控制器 Sensor Hub
电子工程师在电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处理器MCU的I/O电平与模块的I/O电平不相同的问题,为了保证两者的正常通信,需要进行电平转换。以下,我们将针对电平转换电路做出详细的分析。
对于多数MCU,其引脚基本上是CMOS结构,因此输入电压范围是:高电平不低于0.7VCC,低电平不高于0.3VCC。
但在介绍电平转换电路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以下几点:
⒈ 解决电平转换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电平的兼容问题,而电平兼容原则有两条:①VOH>VIH②VOL
 
关键字:
ARM CMOS MCU
2014年德州仪器(TI)全国大学教育者年会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召开。来自 TI 的中国大学计划总监沈洁女士以及 TI 模拟和嵌入式技术领域的专家们与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的120名电子工程学科教师们就如何促进高性能模拟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交流和分享,并就就未来电子工程教育和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产业如何结合、以及当前电子产业热点,如本土 IC 产业发展,及物联网等话题展开了分享和探讨。
TI 全国大学教育者年会是一个教育者针对模拟及嵌入式技术教育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和分
关键字:
德州仪器 DSP MCU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几种不同的现场仪器仪表的缺点与不足,分析了ARM M3/M4处理器内核与适当的模拟元件集成后,如何实现现场仪器仪表应用的系统级优化。
一般而言,新一代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指标包括: 更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功耗、增加有线和无线连接能力、更小的尺寸以及更高的整体系统效率。 实现上述任意单一目标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涵盖多个指标的解决方案必须依靠多个元件的集成。
采用仔细选择的模拟元件、32位ARM处理器内核以及合适的数字外设组合,能以分立式解决方案所无法实现的方式达成
关键字:
ARM ADC 传感器 微控制器 仪器仪表 201412
“可穿戴”设备是指人体可穿戴的微型电子产品,通常与现有配饰(如手表)集成或者取而代之。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该细分市场正迅猛发展,因此对于更小型化、更直观的设备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目前,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体育与健身活动跟踪器等体现出这一发展趋势。除了消费类市场之外,医疗行业也对身体状况与功能的监控设备有着更高的需求。
可穿戴设备中最重要的电子组件就是微控制器(MCU)。由于这些MCU不但需要尺寸小,而且还需要执行更多功能,因此,集成成为了另一大要素。我们将会在本文中探
关键字:
MCU 可穿戴
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推出记忆体容量加大的新版RX111系列32位元微控制器(MCU),适合医疗保健装置、工业设备及大楼自动化系统等应用。
现有的RX111系列产品所提供的封装脚位数为36至64pin,快闪记忆体容量为16K~128Kb,记忆体容量则为8K~16Kb。新版本产品将快闪记忆体容量扩充至最大512Kb,记忆体容量则扩充至最大64Kb。产品版本总数也从三十一种增加至四十六种,加强RX111系列的产品阵容。
医疗保健装置、工业用感测器及大楼自动化系统的测
关键字:
瑞萨 MCU 64Kb
MCU(MicroControllerUnit)中文名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随着行动通讯与嵌入式装置的流行,强调高效能、低耗电的应用处理器纷纷进驻各种3C消费电子与可携式智慧产品,而功能简便且超低功耗的MCU,以更简易的硬体架构与超低成本,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穿戴式装置、家电、车用电子、遥控器、场域监控、工控、无
关键字:
MCU 物联网 传感器
众所周知,STM32系列32位Flash微控制器在电子行业中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有着无可替代、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基于ARM Cortex™‑M处理器,旨在为MCU用户提供新的开发自由度,集高性能、实时功能、数字信号处理、低功耗与低电压操作等特性于一身,同时还保持了集成度高和易于开发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价格便宜。
无可比拟且品种齐全的STM32产品基于行业标准内核,提供了大量工具和软件选项,使该系列产品成为小型项目和完整平台的理想选择。下面我们”沙场点兵&rdqu
关键字:
ARM STM32 MCU
有的朋友或许看到这篇文章会不屑的说:8051早就淘汰了,现在是STM32/8、MSP430的天下了,不可否认STM、MSP的实力,但8051却仍是目前用的最多的微控制器,只因为经典!相信只要在行业中提到8051微控制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你是资深业界领袖还是刚步入电子行业的毕业生,对8051微控制器都有着同样答案:经典,由衷的给个赞!
关键字:
8051 微控制器
日前,Gartner表示,与物联网相关的处理、感应以及通信半导体元件,将成为整个半导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预计2015年将增长36.2%,而整体市场的增长率仅为5.7%。处理功能将成为物联网“物件类”半导体元件相关营收的最主要来源,2015年营收将达75.8亿美元,感应器的增长则最为强劲,2015年将大幅增长47.5%。
处理功能半导体元件市场包括了微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处理器,而感应半导体市场则涵盖光学与非光学感应器。
Gartner研究总监Alfonso Ve
关键字:
物联网 半导体 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微控制器(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微控制器(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微控制器(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