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控内存模块厂宜鼎看好工业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发展,已协助上千家客户实现各式智能应用落地,集团以软硬整合、远程管理、数据安全等三大技术层次,全力冲刺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应用。宜鼎宣布携手旗下子公司与策略合作伙伴,在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发表全方位工控储存与AI智能解决方案。受惠于工控内存出货转强及价格回稳,宜鼎第一季合并营收达25.90亿元,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季增33.1%达3.86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48.5%,每股净利4.64元。宜鼎4月合并营收月增7.8%达10.06亿
- 关键字:
宜鼎 Edge AI
- Teledyne 很高兴地宣布其 Sapera Vision Software 2022-05 版现已上市。Teledyne DALSA 的 Sapera™ Vision Software 提供经过现场验证的图像采集、 控制、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功能,以设计、开发和部署高性能机器视觉应用。新的升级包括对其 AI 训练图形工具 Astrocyte™ 及其图像处理和 AI 库工具Sa
- 关键字:
AI 训练
- FLIR 机器视觉相机提供各种可靠的工业级相机,有 150 多种型号可供选择。我们的产品组合包含分辨率从小到大的各种传感器、从标准到高帧率、多种外形规格(包括板卡级型号),并且内置支持最流行的一些机器视觉接口和标准。我们的设计、工程和制造团队了解这些不同的要求,开发适合各种应用场景的视觉组件,并提供可即时集成的 COTS(商用现成)硬件。但是,我们认识到,一些 OEM 和专业系统集成商在定制和/或微调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支持,以确保完全满足他们的应用需求。为了支持这些客户,FLIR最受欢迎的机器视觉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相机
- 机器视觉检验相对人工视觉检测具有较大优势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来代替人眼做测量和判断的系统,它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并由图像处理设备根据所得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和判别分析,以提取所需的特征信息或根据判别分析结果对某些现场设备进行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系统中的图像处理设备一般都采用计算机,所以机器视觉有时也称为计算机视觉。 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包括:光源、镜头、相机(CCD或COMS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等。 机器视觉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机器视觉,即采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把图像抓取到,然后将该图像传送至处理单元,通过数字化处理,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来进行尺寸、形状、颜色等的判别,进而根据图像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作为产品线最广的半导体企业之一,意法半导体(ST)有众多产品应用在可穿戴市场,特别是围绕着MCU(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两个关键产品系列,意法半导体紧跟市场需求,打造领先的可穿戴技术解决方案。可穿戴设备可以解决人们对便捷、健康、生活、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其市场前景可想象空间潜力巨大。意法半导体可穿戴设备产品组合旨在满足各种严苛的可穿戴设备需求,目标应用涵盖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心率监测、运动设备等等多个方面。我们的产品组合包括数字处理、传感器、网络连接、安全和电源管理等解决方案。在这些应用中,高精度、低功耗、紧
- 关键字:
202205 传感器 AI
- 机器视觉可说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灵魂之窗,从物件/条码辨识,产品检测、外观尺寸量测导机械手臂/传动设备定位,都是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发挥的舞台。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行业应用领域更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第一种是用来检测的,包括尺寸检测、颜色检测,表面外观检测等等。检测是机器视觉工业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光学筛选机,几乎所有产品都是需要检测,而人工检测存在较多的毛病,人工检测准确性低,工作效率低,准确性没办法保证,检测速度慢。第二种就是用它来定位的。视觉定位要求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被测零件并确认其位置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一、我国机器视觉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行业需求快速提升 1.1机器视觉优势明显,下游应用归为四大功能 据美国自动成像协会(AIA)定义,根据美国制造工程协会(SME)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自动化视觉分会,机器视觉是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 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通常包含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相机等硬件负责成像功能,视觉控制系统负责图像处理分析,输出分析结果至智能设备的其他执行机构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随着5G在智能型手机之外的普及,高通技术公司已成为推动5G扩展和彻底革新机器人产业的推手。在年度高通5G高峰会中,透过发表高通机器人RB6平台和高通RB5 AMR参考设计,高通公布了尖端5G和边缘AI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扩展蓝图。高通技术公司最新的先进边缘AI和机器人解决方案将用于支持打造更具生产力、自主性和更先进的机器人。这些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实现全新的商业应用,包括AMR、送货机器人、高度自动化的制造机器人、协作机器人、UAM飞行器、工业无人机基础设施、自主防御解决方案等更多应用。高通机器人RB6平台和高通
- 关键字:
5G AI 高通 机器人
- 概述快速检测线、半导体工厂、智能交通系统、运动分析和容积捕捉等多种视觉系统应用场景都需要高分辨率、高 FPS 和高数据传输率来达到更好的结果。对于希望利用帧率更快和分辨率更高的机器视觉摄像头来改进输出的视觉系统工程师来说,从 1GigE 升级到 10GigE 是显而易见的选择。然而,根据 AIA(自动成像协会)的研究,其采用相当缓慢。考虑到这种升级带来的三个技术挑战:可靠性(丢包)、高 CPU 使用率和高延迟,这一点可以理解。本文介绍了 Teledyne FLIR Oryx + Myricom&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GigE
- 嵌入式视觉组件一直很受欢迎,被众多应用所采用。所有这些应用的共同点是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通常,让这些系统在边缘做出决策也是很有利的。为了支持此类系统,包括快速原型设计的能力,Teledyne FLIR 推出了 Quartet™ 嵌入式 TX2 解决方案。这种定制的载板可在满带宽下轻松集成最多 4 台 USB3 机器视觉相机。它包括 NVidia Jetson 深度学习硬件加速器,预先集成了 Teledyne FLIR 的 Spinnaker® SDK。通常,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相机
-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如今,随着工业4.0的到来,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逐渐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工业自动化、智慧安防以及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进步,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这项技术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很多需要人工来手动操作的工作,渐渐地被机器所替代。传统方法做目标识别大多都是靠人工实现,从形状、颜色、长度、宽度、长宽比来确定被识别的目标是否符合标准,最终定义出一系列的规则来进行目标识别。这样的方法当然在一些简单的案例中已经应用的很好,唯一的缺点是随着被识别物体的变动,所有的规则和算法都要重新设计和开发,即使是同样的产品,不同批次的变化都会造成不能重用的现实。 而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发展,很多肉眼很难去直接量化的特征,深度学习可以自动学习这些特征,这就是深度学习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机器视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少,但在农产品质量等级、检测、农田病虫害虫害控制、农业自动采集系统、农作物生长过程检测、农业机器导航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作物、农产品等认识方面比眼睛具有更客观、更标准的特征,但由于农田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非结构性特性,机器视觉用于农业生产还不成熟。 一、在农产品质量分类和检验中的应用 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可以决定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产品的商品价值。人工分类耗时长,分类准确度不高,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处理农产品图像,根据预设的分级标准完成自动分级,不仅能达到良好的分级和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 机器视觉技术是一种无触碰、没有受损的的自动识别技术性,是完成机器设备自动化技术、智能化和精准操纵的合理方式,具备可以信赖、频带回应覆盖面广、在严酷条件下长期工作中、提高效率的优势。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软件根据合理的光源和图像感应器(CCD监控摄像头)获得商品的表面图像,应用对应的图像解决优化算法获取图像的特点信息,随后依据特点信息对表面缺点开展精准定位、鉴别、归类和统计分析、储存、查看等。视觉系统表面视觉检测系统软件的基础构成 主要包含图像收集控制模块、图像解决控制模块、图像剖析控制模块、数据库管理和工
- 关键字:
机器视觉
工业制造、机器视觉、a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工业制造、机器视觉、a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工业制造、机器视觉、a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工业制造、机器视觉、a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