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的推广,我国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日渐增加,但是受制于核心技术不强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改观不大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根据央行规定,从2015年起我国将逐步停发磁条银行卡,并以更加先进的金融IC卡进行替代,目前各地已陆续开展“磁条卡换芯”工作。目前,我国存量金融IC卡已突破十亿张,但仅荷兰恩智浦一家公司就占据我国超过95%的市场份额,剩余市场也被德国英飞凌与韩国三星等国际巨头瓜分。中新社 供图
日前,工信部发布公告
- 关键字:
芯片 4G 集成电路
- 冷战时期,以美苏两国任何一方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足以毁灭地球无数次。然而正因为如此,没有一边敢于贸然发动核战争。即使是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两大阵营陷入热战,也尽量回避正面冲突,更遑论轻启核战争。这个逻辑用在LED芯片大咖三安和晶电身上,无疑是最完美的诠释。
近日,据传中国最大LED厂、晶电法人股东之一的三安光电违反投资协议,挖角晶电高阶人员和技术专利,已有晶电大股东致电经济部投审会,指出"三安光电违反投审会的四不决议",要求三安从晶电撤资。所谓的投审会"四不"
- 关键字:
LED 三安光电 芯片
- 中国预期会在今年投注一笔200亿美元资金中的半数来扶植本土半导体产业,其中有七成将挹注在当地晶圆厂;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尝试多次想成为全球晶片制造重镇却屡屡失败,不过一位当地半导体产业高层表示,这次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具市场导向的策略,很有机会成功。
在 一场近日于美国矽谷举行、SEMI主办的半导体产业策略高峰会(Industry Strategy Symposium)上,中国晶圆代工业者武汉新芯(XMC)执行长杨士宁(Simon Yang)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政府)新策
- 关键字:
芯片 物联网
- 所谓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很大。自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芯片
- 前段时间,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2014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 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上,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国凭借下列举措当选为“2014中国信息产业年度领袖人物”:
在赵伟国的领导下,紫光集团先后收购了国内主要的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锐迪科,以资本运作的方势强势进入集成电路产业;英特尔入股紫光携手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紫光集团还通过定向增资成为TCL第四大股东;认购同方股
- 关键字:
紫光 芯片 5G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自2014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已经募集了1000多亿元的资金,希望今后能撬动万亿资金投向集成电路产业。”这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丁文武今天在合肥市25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透露的。
丁文武说,基金公司将实行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同时,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他指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60%将投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40%则将投向设计、封装、原材料等其他集成电路相关领域。
1月1
- 关键字:
集成电路 芯片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自2014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已经募集了1000多亿元的资金,希望今后能撬动万亿资金投向集成电路产业。”这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丁文武今天在合肥市25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透露的。
丁文武说,基金公司将实行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同时,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他指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60%将投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40%则将投向设计、封装、原材料等其他集成电路相关领域。
1月1
- 关键字:
集成电路 芯片
- 近几年,随着中国政府重点大力支持芯片行业、全球芯片产业加速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芯片产业迎来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众多企业跨行布局的同时,紫光集团2014年的收购举动,奠定其国内芯片产业的翘楚地位。
国内IC设计企业不少,但规模都比较小,一直缺乏与国外企业抗衡的能力,中国电子行业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紫光先并购展讯,后拿下锐迪科的一系列举措,一直被业界所看好。
前一段时间,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参加“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后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未来展讯和锐
- 关键字:
紫光 芯片
- 目前,RFID标签技术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天线和芯片的制造材料与印刷工艺方面,并成为印刷电子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相比RFID标签制作的其他技术,印制技术的诞生使RFID标签在低成本、高效率和环保化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为其进一步在民用领域发挥作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制造材料的进展
1、天线材料
主流RFID天线主要以铜和铝为材料,分别通过线圈绕制和蚀刻工艺制作,产品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
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可直接印制RFID天线的
- 关键字:
RFID 天线 芯片
- 标准普尔500指数去(2014)年最后一个月下跌0.42%。在大型股当中,哪个族群领跌?
原油期货连续6周收低,吊诡的是大型股当中苹果(AppleInc.)、英特尔(Intel)等科技指标股走势竟然比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Chevron)这两大石油股还要弱。原因何在?难道只是强势股回档、弱势股跌深反弹?依照联准会主席叶伦(JanetYellen)所谓「油价下跌就是减税」的说法,科技股展望应该是一片光明,不是吗?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2日公布,2014年12月制造
- 关键字:
存储器 芯片
- 答疑解惑哪家强?当属我们EEPW最强。。。接下来继续我们的答疑解惑。这次我们主要来看一下与编译器和链接器的常见错误、警告有关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40. 如何快速定位错误信息?
在CCS V4及以上版本里,在编译、链接之后有一些错误和警告是包含有链接的,如下图所示。
此时可以点击带下划线的超链接,从而显示出详细的错误信息,如下图所示。
这个功能目前还没有非常智能化,例如下面的错误就没有更详细的提示信息。此时需要我们根据错误描述去尝试解决了。
上面的错误解决起来也容易,它
- 关键字:
DSP 编程 芯片
- 根据一项预测,到2020年,中国半导体消耗量的85%来自海外,仅有15%是在当地制造;而美国芯片厂商将是中国市场主要供货商,其次则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中国政府希望能扭转这种局势,在2020年让中国厂商能填补当地半导体需求的五成,以期借着提升国内的半导体产能,在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扮演重要角色。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中国要扶植数家营收规模达百亿美元的本土半导体公司,才能达到所需的1,500亿美元芯片销售规模。但目前中国仅有两家营收超过十亿美元的半导体厂商──海思(Hi
- 关键字:
芯片 三星 摩托罗拉
- “有一天我开着一辆车去购物,车往商场地下车库一停,点开手机APP,汽车开始充电。两小时购物完毕,电充足了,电费两三块钱,商场还给免了。”这不是讲故事,中兴通讯副总裁孙枕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功率无线充电就是这么酷!”
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这是今年刚刚组建的中兴CGO创新实验室的重要蓝海战略拓展项目。而在传统运营商领域,中兴通讯也展示出绝对的引领者姿态。
通过无线接入充电场通信网络,以电磁感应实现汽车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叫好不叫座,近
- 关键字:
中兴 芯片 无线充电
- 12月24日消息,随着国内FDDLTE网络部署的加速,推动了LTE产业链中移动芯片的成熟和发展。来自SA的数据表明,2014年1季度,LTE基带芯片出货量已接近1亿片,占基带芯片总出货量的18%。在此背后,蕴藏的却是不同品牌移动终端和芯片之间的激烈比拼和较量。
LTE全球快速商用 芯片产业竞争加速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和LTE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根据GSA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107个国家已部署300个LTE商用网络。截至2014年1季度,LTE用户数更是增长
- 关键字:
芯片 LTE
- 彭博消息,中国国家发改委对美国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将要公布。处罚将包括罚款和改变高通现行商业模式等。中国政府要求高通向内地手机厂商收取更低的专利费,而这将冲击高通的主要利润来源。
据外媒报道,高通公司希望支付更多罚款,以换取发改委不改变其许可费计费基础和反授权协议等商业模式,但遭中国发改委拒绝。
中国政府与高通的协议将结束中国政府对高通长达13个月的反垄断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与高通的谈判仍在继续,最后时刻仍存在变数。此项事宜仍处保密之中,知情人士要求匿名。中国政府同时要求高
- 关键字:
高通 芯片
实时时钟(rtc)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实时时钟(rtc)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实时时钟(rtc)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实时时钟(rtc)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