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个人医疗、家庭自动化和工业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增长,对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的MCU(微控制器)的需求日益提升。今年3月,意法半导体(ST)在其经典的超低功耗L系列基础上,推出了新一代产品线——STM32U5。其在安全方面,成为首款获得PSA和SESIP 3级认证的MCU。U5的制胜法宝是什么?不久前,ST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ST中国区微控制器产品市场经理彭祖年向电子产品世界等媒体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及下一步规划。ST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左),ST中国区
关键字:
MCU 超低功耗 安全
全球面临COVID-19疫情一波波冲击着整体经济和大小企业,全球安全科学专家UL第三年度调查公布《UL 2021年度创新安全研究》成果,这份报告来自全球300名跨产业高阶主管的采访回复,揭露企业在2020年的挣扎、成功经验以及对创新安全的洞察。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企业被迫进行破坏式创新、重塑,并针对客户服务做出重大改变,以全新思维看待安全议题。面对疫情新常态,三成企业表示将把对抗大流行病纳入企业安全的新定义,为不可预期的事件作准备。 UL年度调查指出30%企业将大流行病的防止纳入安全新定义,而客户
关键字:
UL 安全
8月13日消息,苹果公司上周宣布将使用复杂加密技术来扫描美国用户苹果设备中是否有儿童受虐材料(CSAM),这在科技领域引发了不少争议,也在公司内部受到部分员工的强烈关注。 苹果匿名员工表示,公司内部Slack频道上有关这一计划的信息已经有800多条,许多人担心这一新功能会遭到滥用。 这些员工表示,苹果过去在安全方面的功能调整也会引发员工议论和担忧。但此次功能调整引发的争议规模和持续时间前所未有。一些员工担心,苹果这一功能正在损害公司保护用户隐私的声誉。 不同声音主要来自安全与隐私部门以外的苹果员
关键字:
苹果 隐私 安全
1 信息安全决定于可靠的“芯”当前的数字信息产业构建在半导体之上,且依赖度越来越强,如果芯片安全得不到保证,则任何形式的信息安全都无从谈起,这对行业发展举足轻重,并且覆盖和渗透到各类信息网络体系及产品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安全深入人心,安全芯片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产业,成为越来越多从事解决方案公司的关注焦点和标准配置。出于对安全芯片最新概念和演进的兴趣,在北京上地海淀创业园,笔者与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敏博士进行了交流。作为网络安全芯片领域的领跑者,沐创致力于以可重构计算
关键字:
202107 安全 可重构
IAR Systems Group旗下的Secure Thingz宣布,针对安全开发工具C-Trust与Embedded Trust及安全原型开发与量产平台Secure Deploy推出多项强化方案,透过采用NXP LPC55S6x MCU系列芯片内建的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PUF)物理不可仿制技术来维护储存安全,增强各种应用的安全防护。要实现安全凭证和唯一身分,确保装置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目前欧洲消费物联网安全标准EN 303 645已获纳入,最近美国物联网资安改进法
关键字:
Secure Thingz NXP IoT 安全
1 MCU安全的意识需要培育今天物联网设备面临的安全问题和以往有很多不同,因此,ST 加强了安全方面的投资。2015 前后,ST 的安全芯片和MCU(微控制器)平台同属于一个大部门,因为当时发现黑客已经不止攻击高安全性应用,如银行卡、身份证等,而是已经逐渐扩展到大众层面。例如,四五年前已有智能家居的智能音箱、智能视频被攻破的现象,很多客户逐渐发现安全隐患的威胁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甚至有一些厂商被黑客挟持勒索。传统MCU 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能力,遗憾的是有很多嵌入式开发者不太注重安全
关键字:
202104 MCU 安全
打造高效物联网安全性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从新闻报道中我们能够得知,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病毒和其他网络不当行为早已频频发生。为何黑客会如此针对物联网?当任何设备连接到其他设备或云端时,就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入口点,为其窃取数据、操控运行或未经授权访问云提供了可能。我们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是,所有物联网资产都是暴露的,在物联网设备生命周期中随时可能受到攻击。为了限制暴露面,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我们必须确保物联网连接的安全性,即每个连接操作,包括每次传输、更新和下载都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好消息是,我们有能力
关键字:
物联网 安全
1 AIoT/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应用当前AIoT 相关应用对日常生活的介入十分广泛,例如智能汽车、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摄像头/门锁等)均可归属于此类应用场景。这些应用与每个人的隐私、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息息相关。安谋中国安全产品经理 耿建华AIoT 系统如果缺乏完善的安全方案,数据存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假若设备被非法入侵、干扰,小到摄像头被控制、智能门锁被非法打开,都会存在个人隐私泄漏及财产损失等风险。一旦被黑客劫持成为“肉鸡”
关键字:
202104 安全 AIoT
1 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领域涵盖甚广,涉及多种应用。在确保物联网设备向云系统报告真实数据方面,安全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由于缺乏安全监管导致了Mirai 僵尸网络攻击事件的发生,黑客入侵了美国东北部闭路电视摄像监控系统的管理账户。黑客在摄像头中安装了恶意软件,使摄像头对互联网中的目录服务器发起了拒绝服务攻击,从而导致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网络瘫痪数小时。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战略业务拓展副总裁Marc Canel物联网市场中和安全相关的第一点也是最重
关键字:
202104 安全 物联网
1 MCU安全的意识需要培育今天物联网设备面临的安全问题和以往有很多不同,因此,ST 加强了安全方面的投资。2015 前后,ST 的安全芯片和MCU(微控制器)平台同属于一个大部门,因为当时发现黑客已经不止攻击高安全性应用,如银行卡、身份证等,而是已经逐渐扩展到大众层面。例如,四五年前已有智能家居的智能音箱、智能视频被攻破的现象,很多客户逐渐发现安全隐患的威胁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甚至有一些厂商被黑客挟持勒索。传统MCU 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能力,遗憾的是有很多嵌入式开发者不太注重安全
关键字:
202104 MCU 安全
1 安全将是物联网设备的标配恩智浦大中华区工业与物联网市场高级总监金宇杰先生指出,从2019 年、2020 年开始,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特征是强大的边缘计算将对安全、计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恩智浦2021 年3 月宣布其EdgeVerse™ 产品系列新增了跨界应用处理器,包括i.MX 8ULP、经Microsoft Azure Sphere 认证的i.MX 8ULP-CS(云安全)系列和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应用处理器i.MX 9 系列。8ULP 是7ULP 产品的延伸,也是超低功耗
关键字:
202104 物联网 安全
1 智能家居的应用最近,我们看到了家庭自动化和安全解决方案的广泛采用,其中包括照明、温度控制、安防、娱乐以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短期内我们将看到的一大趋势是远距离应用,其将延伸到家庭之外的范围,例如Z-Wave Long Range和Sidewalk,它们将开启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就长期而言,我们将在边缘侧看到更多采用人工智能(AI)/ 机器学习(ML)技术的智能设备。我们也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能医疗设备出现在家中,以及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诸如血糖监测仪和脉搏血氧仪。
关键字:
智能家居 安全 202102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对于MCU,哪些机会和技术将是未来的趋势?目前的MCU紧缺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近日,MCU领头羊——意法半导体(ST)在京发布了面向无线LoRa的WL系列双核MCU。借此机会,电子产品世界访问了ST的领导,包括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亚太区STM32WL无线微控制器策略总监陈德勇,ST高级应用工程师徐向东,请他们介绍了ST对市场热点的看法,以及技术市场布局。照片 ST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亚太区STM32WL无线微控
关键字:
MCU LoRa 无线 安全
1 关注安全保护和电动汽车的高效节能我们比较关注汽车电气化的安全保护和电动汽车(EV) 的高效节能这两个方面。汽车的电气化为汽车的全面电子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汽车上的各个电子控制器,例如智能车载娱乐系统,主动安全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过流过压保护的新要求。随着电动汽车OBC(车载充电器)的功率越来越大,目前看到有的OBC功率已经高达22 kW,这样OBC设计工程师不仅希望供应商能提供更小R
关键字:
安全 PPTC
目前国内正掀起造芯热,但是能做出车规级芯片的并不多,因为要符合 ISO 26262等车规级认证,不仅对安全等技术要求高,而且获得认证的时间也很漫长。近日,知名半导体厂商罗姆(ROHM)举办了“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线上媒体交流会,介绍了ISO 26262,及罗姆在取得开发工艺认证所做的各项细致完备的工作流程,从中可见做车载芯片的复杂性。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是汽车领域的电气/电子相关功能安全国际标准,贯穿于整个车辆的生命周期。该标准是在汽车的电子
关键字:
26262 安全
安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安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安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安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