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之一的TD-SCDMA,采用了两项最为关键的技术,即智能天线技术和联合检测技术。其中智能天线对于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1)通过多个天线通道功率的最大比合并以及阵列信号处理,明显
关键字:
原理 测试 方法 基本 天线 TD-SCDMA 智能 浅谈
本文对收音机中的重要器件――磁性天线和中频变压器加以剖析。 一、磁性天线 磁性天线是在一根磁棒上绕两组彼此不相连接的线圈,作用是接收空间的电磁波。磁性天线具有良好的方向性,使得收音机转动某一方向时
关键字:
应用 设计 变压器 中频 磁性 天线 收音机
0 引 言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包括电子标签(tag)和读写器(reader)两个主要部分,附有编码的标签和读写器通过天线进行无接触数据传输,以完成一定距离的自动识别过程。RFID标
关键字:
应用 天线 设计 RFID 频段 SL3IC3001 芯片 UHF 基于
电子产品世界,为电子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子产品信息和行业解决方案,是电子工程师的技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是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历史,是电子工程师的网络家园
关键字:
天线 分类 算法
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它的核心部件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
关键字:
设计 天线 系统 RFID
简述微波天线在通信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对第一菲涅尔区、衰落因子和相对余隙等重要因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选择微波天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采用分集接收、自适应均衡、阻抗匹配和避雷保护等技术改善微波天线的性能,进而提出微波天线选择的优化方案。
关键字:
方法研究 优化 选择 天线 微波通信
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无线电视传播固有的缺点使得该技术研究处于停顿状态。由于无线电视接收终端相对固定的特点,其研究的难度远比移动通信要容易得多。目前,对无线电视的研究大体可以分3种方案:其一
关键字:
研究 系统 天线 电视 无线,合并准则,空间分集,射频放大
在便携式无线通讯装置的天线已经变成隐藏式之后,天线设计专家已经转向开发可挠式的金属制模块,但任何一种固态金属都有可能因为太长弯折而断裂。现在有一种液态天线(liquid antennas),能在不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变化成各种形状,弯折也不会导致材料疲劳,甚至能在被裁断之后自我修复。
通过在软性塑料基板内蚀刻微流体通道(micro-fluidic channels),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创新的、能制造可顺应环境改变形状的高可靠度天线之液态技术。该研究是由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North Caroli
关键字:
天线 无线通讯
随着被动式UHF频段RFID系统在物流供应链、仓储和零售存储管理中被大量采用,手持式RFID阅读器单元的研究与设计变得越发重要。对手持式阅读器单元的主要要求有尺寸小、重量轻、电池寿命长和对于特定的应用有合适
关键字:
天线 小型化 设计 阅读 RFID UHF 频段 一种 RFID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一种重要方法。接触式识别易受恶劣环境影响且易受机械磨损,而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非接触性解决卡中无源和免接触等难题。通过研究射频天线各种性能参数。提出一种远距离RFID读写天线的设计优化方法,使频率为13.56 MHz,遵循ISO15693协议的RFID读写器有效读写距离拓展到30 cm左右,实现RFID读写器的远距离读写功能。
关键字:
研究 天线 读写 RFID 远距离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产品的普及,超宽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天线的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2002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通过决议允许把3.1-10.6 GHz频段应用于商业领域,具有高数据传输率、低成本、低功耗
关键字:
天线 宽带 特性 具有 新型
FM收音机已开始出现在更多的移动和个人媒体播放器等市场应用中。然而,传统的FM设计方法必须使用很长的天线,例如有线的头戴式耳机,因而对于许多未具备有线耳机的用户造成限制。另外,随着无线使用模式在便携
关键字:
设计 挑战 天线 FM 便携式 设备 满足
天线介绍
天线是一种用来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或更广泛来讲——电磁波的电子器件。天线应用于广播和电视、点对点无线电通信、雷达和太空探索等系统。天线通常在空气和外层空间中工作,也可以在水下运行,甚至在某些频率下工作于土壤和岩石之中。
从物理学上讲,天线是一个或多个导体的组合,由它可因施加的交变电压和相关联交变电流而产生辐射的电磁场,或者可以将它放置在电磁场中,由于场的感应而在天线内部产生交变电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