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太阳光电产业饱受缺料之苦,被视为是替代性料源最佳候选人的冶金法太阳能级硅(Upgraded Metallurgical Grade Silicon;UMG),一直是Q-Cells积极布局的重点。Q-Cells于2008年推出的Q6LEP3型电池,即是以UMG为主用料的太阳能电池,在其转换效率已可和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下,Q-Cells并宣示2009年以UMG为主的太阳能电池产品比重要达整体出货的30%,2010年更近一步上看50%;然而,Q-Cells于日前公布2008年第4季财报中却指出,U
- 关键字:
Q-Cells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 上海索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美国太阳能市场。
江苏顺大是中国最大的多晶硅料和硅片制造厂家之一,多晶硅料的年产量约1500吨。
该合资公司全称为Shunda-SolarE技术有限公司,预计将于09年5月初正式运营。江苏顺大在多晶硅料和硅片供应方面实力雄厚,而索朗太阳能则拥有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片技术,同时在美国也有一定的资源。合资公司旨在整合双方的优势力量。合资双方均表示合资公司将会在美国市场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其业务范围将涵盖从多晶硅料到硅锭
- 关键字: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 近日,东湖高新区与美国常绿太阳能公司、香港伽伟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总投资达4.5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技术——直拉带状多晶硅片技术将填补我国在太阳能硅片生产领域的空白。
据介绍,此次太阳能合作项目一期投资 1亿美元,产能为100MW年,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0亿元,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2010年底将进行二期建设,产能将扩大至500MW年,2012年底项目全部完工投产后,营业额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 关键字:
太阳能 多晶硅
- 国际金融危机对快速膨胀的多晶硅、光伏行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国际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挤掉了光伏产业链上的泡沫,使得光伏产业更加协调、均衡、可持续地发展。
多晶硅是从硅石中冶炼硅,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形成一定纯度的电子材料,是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没有多晶硅,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在国际光伏产业政策和光伏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外多晶硅产业迅速发展,国内多晶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产业规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从2008年第三
- 关键字:
LDK 光伏 多晶硅
-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硅锭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部件的生产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整个生产链的设备已经基本国产化。然而,国内市场迟迟不启动影响了整个产业“更上层楼”,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光伏企业还要经历更严峻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光伏市场的供需关系今年发生逆转,主要基于两点:第一,从2009年开始,由于全球多晶硅厂的扩产和新厂的迅速投产,太阳能级多晶硅将供大于求,这一形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多晶硅
- 从2004年至今,全球多晶硅价格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震荡过程。2005年以前,全球多晶硅的年产量在2.8万-3万吨之间,且供需基本平衡,其中绝大部分满足半导体产业的需求,仅有极少量供给光伏产业,当时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市场价为20~25美元/千克。而在2005年,全球光伏产业的多晶硅使用量首次超过了半导体产业,并且价格飞速上涨,在2008年竟达到500美元/千克的“天价”。一时间,多晶硅材料成为备受瞩目的“暴利”行业,投资建厂
- 关键字:
多晶硅 西门子法
- 近年来,国际太阳能光伏市场持续火热,生产电池片的多晶硅原料严重匮乏,促使许多有意进入该领域的厂商,甚至部分原有厂商在增加投资时,转而选择投入对多晶硅原料依赖较少的薄膜太阳能怀抱。中国厂商也不例外,至今已前后规划投资、建设了多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厂,使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出国,又有望成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领域的后起之秀。
然而,时间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国际光伏市场急速冷却,硅原料的价格也大幅下调,而许多新近投入薄膜太阳能的厂商却遇到建厂设备成本居高不下,融资
- 关键字:
多晶硅 薄膜 太阳能
- 从2004年至今,全球多晶硅价格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震荡过程。2005年以前,全球多晶硅的年产量在2.8万-3万吨之间,且供需基本平衡,其中绝大部分满足半导体产业的需求,仅有极少量供给光伏产业,当时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市场价为20~25美元/千克。而在2005年,全球光伏产业的多晶硅使用量首次超过了半导体产业,并且价格飞速上涨,在2008年竟达到500美元/千克的“天价”。一时间,多晶硅材料成为备受瞩目的“暴利”行业,投资建厂
- 关键字:
半导体 多晶硅 西门子法
- 国内企业承建的北美最大独立光伏屋顶项目近期正式落成。
“降低成本!”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共同努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太阳能发电进行补贴,加之光伏企业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产业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打开。中国已成为光伏产品制造大国,但中国的光伏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业界期待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化起到“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成本瓶颈逐步打破
实现平价上网,即光伏发电成本与上网电价持平,是光伏界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过去的5年中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多晶硅
- 4月20日上午,内蒙古中盛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奠基仪式在五原工业园区隆重举行。
据悉,内蒙古中盛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分两期工程建设,其中,第一期建成规模为年产500吨多晶硅,预计11月底建成投产;第二期建成规模为年产1000吨多晶硅,2010年4月开工建设,10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3.5亿元,年利税达5亿元。
- 关键字:
中盛 多晶硅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数据分析显示,2009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将逾4万吨,而在2008年这一数字仅为4000吨。这也就意味着在新一轮的投资狂潮下,我国多晶硅产能将实现一年翻十倍的壮举。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许多企业纷纷涉足其中。2008年虽然遭遇经济危机,多晶硅现货价格也出现急剧下滑,但很多企业仍然逆市扩产。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在建项目多晶硅项目总数逾20个,总投资额逾700亿。其中,在建最大的项目为南京大陆投资集团、美国PP
- 关键字:
晟朗 多晶硅
- 财政部对外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最高补贴标准分为20元/瓦和15元/瓦两个档次。
《指南》指出,财政补贴将重点支持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安装且发电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用能的项目,从项目类型上主要包括建材型、构件型和与屋顶、墙面结合安装型,其中前两种的补贴标准不超过20元/瓦,第三种的补贴标准不超过15元/瓦。
长城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跟之前的屋顶计划相比,本次
- 关键字:
太阳能 单晶硅 薄膜 多晶硅
- 日前首期投资11亿元、总投资90亿元的全国最大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落户济南商河,成为国内太阳能行业“冬天”里的最大看点。
由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太阳能多晶硅项目,首期投资达 11亿元,首期预计 2009年底投产。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金融危机挤掉了光伏行业内的巨大泡沫,使所有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原料及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例如硅料、钢材、水泥、设备等,尤其是硅料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了光伏产品的成本价格,光伏发电1元度的成本价格将会在2015
- 关键字:
太阳能 多晶硅
- 多晶硅,400%以上的利润令其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宠儿,多家国内上市公司涉身其中。
然而,自去年11月以来,多晶硅现货价格从每公斤400美元的高位狂泻不已,短短五个月中就跌破了每公斤100美元,且仍没有回稳迹象。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该行业的阵痛已然产生,少数技术落后、能耗较高的公司面临价格倒挂,以价格战为主导的变局正在悄然蕴育。
暴利中上演投资狂潮
多晶硅按其纯度为太阳能级多晶硅与电子级多晶硅,顾名思义,半导体与光伏电池是多晶硅的两大下游产业。
最近10年来,多晶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日前首期投资11亿元、总投资90亿元的全国最大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落户济南商河,成为国内太阳能行业“冬天”里的最大看点。
由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太阳能多晶硅项目,首期投资达 11亿元,首期预计 2009年底投产。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金融危机挤掉了光伏行业内的巨大泡沫,使所有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原料及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例如硅料、钢材、水泥、设备等,尤其是硅料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了光伏产品的成本价格,光伏发电1元度的成本价格将会在2015
- 关键字:
晟朗 多晶硅 太阳能
多晶硅介绍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团(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国的一些比较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