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眼中,光伏行业摆脱“政策市”依赖的时间交汇点大概在2015-2018年,“届时光伏成本降低,常规发电的成本上扬,当光伏这块成本低于1元/度,而煤电成本现在将近0.4元/度,到煤油价格都上涨,那时光伏发电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
但是,到达这个交汇点之前,因众多企业争相涌入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隐忧。
以多晶硅行业为例,200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仅有60吨,2006年也只有287吨,2007年为1156吨,2008
-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
- 43岁的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以22亿美元位列2006年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50位,成为中国大陆首富;32岁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第二年以400亿元身价,荣登中国最年轻的富豪。
造富时代,跻身能源富豪榜的富豪不断攀升:金风科技掌门人武钢、中电光伏的掌门人张凤鸣、古杉集团董事长俞建秋、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 CSI-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
中国在新能源财富的刺激下,各路投资者纷纷挤进这场带有“革命”意味的财富游戏。
对&l
- 关键字:
尚德 新能源 多晶硅
- 近期新能源个股表现抢眼,其中以天威保变、航天机电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子行业个股更是频创新高。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接下来这些个股还有多大的表现机会值得投资者期待呢?
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光电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形成具有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并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由于成本过高造成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加大了市场风险,影响了产业发展。而财政部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将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拓展国内应用市场,促进我国光电产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多晶硅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了解到,为了应对目前极具挑战性的市场形势,挪威多晶硅巨头REC已经决定暂时削减硅片业务约35%的生产能力。
REC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日益艰巨的市场,今年到目前为止,需要采取措施来完善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和安全方面的灵活性,在产品交货时间。虽然我们暂时抽一部分我们的能力,我们遵循市场发展紧密联系,是确保我们在准备增加产量。”REC的这一减产决定将会影响到大约180名员工。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REC的这一减产决定有点未
- 关键字:
REC 多晶硅
- “光伏产业是带动经济走出危机的最大火车头。”日前,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郑重表示。刘汉元认为,目前,除震惊全球的经济海啸外,能源危机正逐渐蔓延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必须面对的问题。
太阳能是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能源
记者从公开资料获悉,目前,全球石油已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多晶硅
- 从现有市场行情来看,国内多晶硅价格下跌的趋势将难以改变。国内可将生产成本压低到50美元/公斤以下的多晶硅企业,几乎是凤毛麟角。
森松集团(中国)(下称“森松”)董事总经理薛绛颖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多晶硅设备制造已较为成熟。而国内多晶硅生产商的管理、技术及工艺都有待提高,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成本。
装备技术尤为关键。以森松集团为例,作为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工艺成套设备供应商,约有80%的国内多晶硅厂,都使用其成套设备如还原炉以及相关技术。
该公司生产的还原炉要
- 关键字:
工艺 多晶硅
- 多晶硅市场的暴跌,远超乎想象。
一位行业人士对CBN记者说,国内有个别企业已在向市场低价抛售多晶硅,价格是50美元/公斤。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称,他也听说了市场此报价的产品。
去年八九月间触及500美元/公斤的高点后,多晶硅价格突然坍塌。今年3月,跌破了100美元的防线;4月底,现货市场价格为70到80美元甚至更低。申银万国一位匿名的研究员说,多晶硅企业的负担较大,可能是它们连续抛货的原因。
申银万国该研究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固定资产投入为10亿元的企业,按照平
- 关键字:
多晶硅 电池 组件
-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峰近日表示,与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商Q-Cells合资的系统公司已在德国展开第一项工程,预计第三季可完成安装。
他在台北出席一场研讨会时称,与Q-Cells的合资公司已在德国进行工程开发,第一个项目从4月开始,产能达41.5MW,大概8、9月份可以完成安装.所有系统的多晶硅片由LDK提供,电池则由Q-Cells提供。
彭小峰称,成立系统公司是着眼于较高的毛利表现,并能让太阳能(光伏)产业过度集中在上游发展的怪现象导正。未
- 关键字:
LDK 多晶硅 光伏
- 太阳能电池厂茂迪投资的美国多晶硅厂AE总裁左元沛日前指出,AE预计今年第四季投产,第一阶段成本约一公斤25美元,且AE第三厂将盖在台湾。
与茂迪董事长左元淮兄弟连手进行太阳能垂直整合的左元沛指出,多晶硅厂属于化工领域,AE从一开始投入时,就与台湾石化大厂有过接洽与共识,业内专家认同当前若要投入多晶硅生产,不适合用传统西门子法。因为除了最初的几家老字号多晶硅厂成本较低,可做到一公斤30美元,新进的多晶硅厂成本多在50美元以上,而目前多晶硅现货价已下跌到每公斤 70-80 美元,因此若新厂使用西门子
- 关键字: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想象力炒作的行业。”一位对新能源行业研究颇深的上海私募基金研究员谈及光伏发电时这样告诉记者。
而瑞银分析师Stephen Chin则将太阳能产业链描述为:到处存在着供应过剩、资金缺乏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恶化造成需求面临困难。
从充满想象力到全面盈利下调,光伏行业的前景变化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而在接受采访时,诸多基金经理也呈现出巨大的分歧,核心冲突在于,全球需求的步伐能否赶上产能扩张的速度?
天威保变的变化
在国内,天威保变算是新能
- 关键字:
太阳能 多晶硅 光伏
- 据报道,“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打造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这是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4月下旬到四川乐山市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时提出的。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电子工业中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电冰箱、彩电、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的基础材料。随着信息技术和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
- 关键字:
乐电天威 多晶硅 光伏
- 在欧洲光伏太阳能繁花似锦时,国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商为了能够控制原材料,与上游(多晶硅及硅片)企业签订了大量的长期供应合同(下称“长单”)。但金融风暴突降后,长单成了烫手的山芋。
“我们正在与客户重新修订之前的长单条款。”生产硅片的浙江昱辉阳光能源(2.46,0.19,8.37%)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昱辉”)董事长李仙寿5月5日下午告诉CBN记者。
除了浙江昱辉,国内其他上游太阳能公司也都在重修订单,业内人士估计,修
- 关键字:
尚德 多晶硅
- 在欧洲光伏太阳能繁花似锦时,国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商为了能够控制原材料,与上游(多晶硅及硅片)企业签订了大量的长期供应合同(下称“长单”)。但金融风暴突降后,长单成了烫手的山芋。
“我们正在与客户重新修订之前的长单条款。”生产硅片的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昱辉”)董事长李仙寿5月5日下午告诉CBN记者。
除了浙江昱辉,国内其他上游太阳能公司也都在重修订单,业内人士估计,修改的总量达数十亿美元。
近3
-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 硅片
-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从多晶硅原料生产、硅片制备到太阳能电池及组建生产、关键设备、系统安装、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
2008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4000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2000MW,自2007年起已成为全球太阳能生产的第一大国。进入
- 关键字:
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
- 面板业碰上历年来最严峻的金融海啸袭击,递延、砍单效应持续发威,在面临订单腰斩的考验下,太阳能产业成了台系设备厂的“绿色奇迹”,然而景气阴霾挥之不去,前有欧美大厂大阵仗堵住去路,后有大陆追兵,台系设备厂的太阳能梦,如何才能拨云见日,重现当年台厂面板设备厂蓬勃的荣景?
生不逢时 乌云掩盖太阳商机
首先,从太阳能产业面来看,自2008年第4季受金融风暴及西班牙补助政策急转弯,需求大减,市况陷入一片混乱,多晶硅料源价格狂跌,太阳能业者面临亏损命运,料源始终是隐忧,也因此让无
- 关键字:
太阳能 薄膜 多晶硅
多晶硅介绍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团(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国的一些比较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