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印制电路板可根据在组装和使用期间所遇到的弯曲类型进行分类( Corrigan , 1992) 。有两种设计类型,现讨论如下:1 .静态设计静态设计是指产品只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弯曲或折叠,或是在使用期间极少出现的弯曲或折叠
- 关键字:
PCB 印制电路板 可靠性设计
- 1.印制电路板1.1 印制电路板简介印制电路板可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为自动焊接提供阻焊图形,为元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12设计印制电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制作技巧
- IPC — 电子工业联接协会® 宣布发布中文版IPC/JEDEC-9704《印制电路组件应变测试指南》(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Strain Gage Test Guideline)(修订版 A)。当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之间的结合处承受巨大压力时,便可能产生问题,从焊锡球破裂到导体损坏以及焊盘弹坑等等。
- 关键字:
IPC 印制电路板
- 开关电源的辐射干扰与电流通路中的电流大小、通路的环路面积、以及电流频率平方的乘积成正比,即辐射干扰...
- 关键字:
元件布局 印制电路板 布线技术
- 蚀刻是印制电路板制作工业中重要的一步。它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如果在蚀刻阶段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板子的最终质量,特别是在生产细纹或高精度印制电路板时,尤为重要。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两个问题是侧蚀和镀层突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蚀刻 过程
- 刚性印制电路板的大部分设计要素已经被应用在柔性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了。然而,还有另外一些新的要素需要引起注意。 1.导线的载流能力 因为柔性印制电路板散热能力差(与刚性印制电路板相比而言) ,所以必须提供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柔性印制 电路板设计
- 一、光电印制电路的板的光互连结构原理 光电印制电路板用高速的光连接技术取代目前计算机中所采用的铜导线连接,以光子而不是以电子为媒介,在电路板、芯片甚至芯片的各个部分之间传输数据。同时还可以传送传统的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电互连 光互连 对比
- 是不是又在检修用万能板搭出的电路?是不是苦于万能板搭不出自己想要的电路、布局?对于当今广大电子爱好者来 ...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 1 沾锡作用当热的液态焊锡溶解并渗透到被焊接的金属表面时,就称为金属的沾锡或金属被沾锡。焊锡与铜的混合物的分子形成一种新的部分是铜、部分是焊锡的合金,这种溶媒作用称为沾锡,它在各个部分之间构成分子间键,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焊接方法
- 实践证明,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印制板两条细平行线靠得很近,则会形成信号波形的延迟,在传输线的终端形成反射噪声。因此,在设计印制电路
- 关键字:
EMC 印制电路板 设计技巧
- 自动测试系统的广泛适用性是因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不是针对单一的测试对象进行的, 而是将印制电路板的功能测试进行抽象和分类,印制电路板测试(这里是抽象的印制电路板)抄板过程可分为信号的输入和信号的输出:信号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系统分析 自动测试
- 蚀刻是印制电路板制作工业中重要的一步。它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如果在蚀刻阶段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板子的最终质量,特别是在生产细纹或高精度印制电路板时,尤为重要。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两个问题是侧蚀和镀层突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蚀刻 过程
- 刚性印制电路板的大部分设计要素已经被应用在柔性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了。然而,还有另外一些新的要素需要引起注意。 1.导线的载流能力 因为柔性印制电路板散热能力差(与刚性印制电路板相比而言) ,所以必须提供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柔性印制 电路板设计
- 一、光电印制电路的板的光互连结构原理 光电印制电路板用高速的光连接技术取代目前计算机中所采用的铜导线连接,以光子而不是以电子为媒介,在电路板、芯片甚至芯片的各个部分之间传输数据。同时还可以传送传统的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电互连 比较 光互连
- 1 沾锡作用 当热的液态焊锡溶解并渗透到被焊接的金属表面时,就称为金属的沾锡或金属被沾锡。焊锡与铜的混合物的分子形成一种新的部分是铜、部分是焊锡的合金,这种溶媒作用称为沾锡,它在各个部分之间构成分子间
- 关键字:
印制电路板 焊接方法
印制电路板介绍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英文简称PCB或PWB,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历史
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1948年,美国正式认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