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中国贸促会和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共同举办的中国———韩国绿色经贸合作论坛上,韩国斗山重工、KCCottrell等能源界知名企业纷纷向中国新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伸出橄榄枝。
中韩能源部门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中韩绿色产业优势领域各有千秋,韩国核电制造业世界领先,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技术优势则更为明显,双方企业界不仅应取长补短,加强相互间合作,而且应整合双方力量,共同开发全球绿色产业市场。
中国核电需求吸引韩国企业目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阳能 节能减排 核能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权威官员处获悉,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翻了几番。
其中风能发电,到2020年,其规模将由2007年初定的3000万千瓦调整到一亿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规模也将由180万千瓦调整到上千万千瓦。
这些几倍于现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新目标,将成为正式的长期目标,出现在即将上报国务院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
参与制定规划的国家能源局权威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不同于早期以3年期短期发展规划为主的版本,目前,随着不断的修改,《新能源发展规划》经过调整,其重点已经转向
关键字:
新能源 太阳能 光伏
“日期已经确定,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将于本周揭标。”17日,一位光伏业内权威人士肯定对记者表示,无论该项目最终花落谁家,都不会令人意外,“但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无论结果选择在哪一天揭晓,都会成为国内光伏太阳能业界值得铭记的时刻。
归属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的敦煌项目,与光伏建筑发电一起组构成光伏市场的完整拼版图,并于2008年12月12日开始进入招投标阶段,但在“太阳能屋顶”计划于3月26日正式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备受关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出现新动向:价廉环保的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取代西门子太阳能多晶硅的时代正在逼近,太阳能多晶硅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6月13日,参加“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制备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的产学研代表,满怀发展光伏事业的豪情,肩负降低光伏成本的历史重任,在厦门会聚一堂,共同发表《推动低成本冶金法光伏产业倡议书(厦门宣言)》。
在《厦门宣言》公布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邵立勤、三晶阳光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智
关键字:
太阳能 多晶硅 光伏
编者按:
进入五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声音和力度忽然提高,国家高层领导首次将新能源提升至战略产业地位,并希望以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财政部提出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十项举措,国家能源局负责人透露,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出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在此重要背景和机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政策诉求是什么,地方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为把脉这些需求和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赴江苏、山东等地调查,采访了风能、太阳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了“急刹车”现象:海外订单锐减,多晶硅价格急剧下滑,业内加快重组整合。随着上游产品价格的下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也不断降低,中国的应用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组件带动系统价格降低
据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组件、逆变器、控制器、支架、设施、电缆及跟踪系统等部分。其中,组件在系统中所占比重最大。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钢表示,太阳能光伏系统成本中占大头的是组件成本,目前已经降低不少。&
关键字:
多晶硅 太阳能 光伏
国家能源局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尚未面世,长三角新能源的硝烟已起。
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将带动数万亿投资,“一方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还将包括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等内容。”
记者获悉,江苏、浙江、上海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已分别在5月底和6月初次第推出,从各省的规划来看,底牌并无二致,均主打太阳能、风能和核电。
桌面上看见的是长三角新能源发展的蓬勃之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阳能 风能 核电
尽管国家能源局负责制定的新能源产业规划迄今仍未出台,国内多个省份已纷纷就新能源制定各自的地方规划。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沿海的江、浙、沪、鲁等四省均已颁布或即将出台新能源规划,而内地的江西也在加紧拟定规划。而从这些规划的内容可以发现,各省地方规划中设定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凸显巨大差异。
此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率先印发了《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其中设定的发展目标是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2010年实现3000亿元,2011年实现4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阳能电池 生物质能 核电
6月11日,全球最领先、规模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台积电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台积电将发展太阳能等新产业。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保守预估,2018年太阳能等新产业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以上,能替台积电带来1.5%营收增长贡献。
时隔一天,6月12日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科技巨擘三星电子斥资近400亿韩元(折合3200万美元)兴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计划拓展太阳能电池事业。座落在首尔南方器兴 (Giheung)新厂预计10月完工,产能将达30MW。三星明年将耗资近4000亿韩元,以扩大生产线,整体
关键字:
台积电 太阳能 光伏
多晶硅,一个曾经令无数企业神往的字眼。近年来,由于世界半导体产业及光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受硅太阳能电池发展所驱动,多晶硅市场得以迅猛增长。其价格从2006年初的每公斤50多美元,涨到100美元,最高的时候涨到了480美元。
强大的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刺激着国内众多上市企业投身多晶硅产业。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许多上市企业纷纷涉足其中。2006年以来我国多晶硅项目累计投资已达440亿元。然
关键字:
尚德 多晶硅 半导体 光伏 太阳能电池
“冥王星”技术实现了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在低成本条件下的突破性提升,全球光伏界都等待着它在市场上的惊艳亮相
没有质疑,只有期待。“冥王星”让客户、投资人、行业分析师与无锡尚德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上,也许只有竞争对手们在祈祷着冥王星能迟一点涌上市场。在实验室中埋头5年,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尚德终于证明了自己世界级的研发能力。
“Too good to believe!(好到难以置信!)”一个投资人的评
关键字:
尚德 光伏 晶硅太阳能电池
6月9日晚,航天机电发布公告称,公司继2008年12月向神州硅业增资2亿元后,2009年3月31日再次增资神州硅业8亿元,相关工商手续于2009年6月5日完成,公司合并持有神州硅业60.34%的股权。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欣告诉编辑,航天机电的该次布局,构建了公司完整的新能源光伏产业链,符合新能源发展的整体方向。
对于编辑提出的多晶硅价格较去年已经大幅度下降、这对航天机电的投资是否构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张欣认为影响有限。一是长期来看,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对于公司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持续发展有利;二是,多
关键字:
新能源 太阳能 光伏
“2012年太阳能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并且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装备研发制造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近日公布的《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中对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到2012年的目标规划。
在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中国太阳能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之时“太阳”如何从上海升起?
上海战略:3年内实现300亿元“太阳”产值
上海市此次公布的《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薄膜太阳能电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月3日发布的《2009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说,2008年中国成为亚洲吸引可持续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达156亿美元,较2007年上涨18%.
报告说,风能领域是中国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重点。2008年,中国共建成及启动500万至650万千瓦风电机组,使得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达1,100万至1,250万千瓦。
报告说,就新装机容量而言,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就总装机容量而言,中国位列世界第四。
此外,在太阳能领域,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风能 可持续能源
中国对于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让全球投资者为之欢呼。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商道康宁公司日前宣布,未来5年内将投入超过40亿美元,在太阳能、基础设施、个人护理等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大多数将投入光伏领域和中国市场。
道康宁旗下合资公司Hemlock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截至2008年,Hemlock多晶硅产能达到2万吨。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重要原料,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开始大力投资多晶硅领域。
道康宁全球副总裁Jean-Marc Gilson告诉CBN记者,未来
关键字:
道康宁 太阳能 光伏
光伏介绍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将多晶硅硅片经过:制绒、蚀刻、扩散、烧结、印刷……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