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本周,海外上市的国内光伏公司已全部发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这些报告显示,一季度多数光伏企业仍宣告亏损,表明笼罩在光伏行业头上的金融危机阴霾仍未散去。业界预测,明年光伏业将迎来反弹,增长率将迅速回升。
全球最大的硅片厂商江西赛维LDK近日公布的一季报中,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净亏损为0.21美元,虽比2008年第4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净亏损2.05美元大为改善,但仍难逃亏损命运。
此外,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一季度则从上年同期的盈利1290万美元,转为亏损1060万美元。这其中
- 关键字:
赛维LDK 光伏 太阳能硅片
- 日前,科技部正式认定江西新余市为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科技部要求,新余市要进一步加强基地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按照“突破上游、做大中游、积聚下游、扩大应用”的发展思路,以多晶硅料和多晶硅片生产为龙头,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基础,坚持应用开发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8年新余市的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突破百亿元。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以赛维高科为主的涉及光伏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季度完成总产值126.3亿元,实现增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iSuppli公司认为,虽然光伏(PV)产业的主要焦点仍然在那些经济大国身上,但预计较小国家的光伏产业将创出最高的增长速度。到2013年,捷克光伏产业将增长到2008年的10倍,希腊增长到30倍,而保加利亚更是将剧增到600倍。
捷克尝试PV
捷克政府是PV的坚定信徒。但是,光伏技术在该国的布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需求来自消费者和企业。消费者希望在屋顶上安装自己的太阳能系统,企业则希望安装在地上。
iSuppli公司预测,到2013年,捷克的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达到500兆瓦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月3日发布的《2009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说,2008年中国成为亚洲吸引可持续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达156亿美元,较2007年上涨18%.
报告说,风能领域是中国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重点。2008年,中国共建成及启动500万至650万千瓦风电机组,使得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达1,100万至1,250万千瓦。
报告说,就新装机容量而言,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就总装机容量而言,中国位列世界第四。
此外,在太阳能领域,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可持续能源 风能
- 美国内华达州州长吉姆·吉本斯近日签署了两项新的太阳能法案成为法律,希望运用税收抵免的新政策来推广太阳能在该州的应用。
这两项新法案分别是,延长减税期限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厂的发展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
美国各州当前的太阳能政策主要是基于《美国2005能源政策法案》提出。为了激发相关利益主体的节能积极性,美国政府主要使用了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激励手段。例如为了鼓励太阳能设备的应用,将税收抵免的幅度提高到30%,必将对美国太阳能设备的推广起到重大促进作用。针对不同的节能行为,主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据悉,云南天达公司与嘉兴秀洲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太阳能电池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及项目建设协议书》、《太阳能电池项目补充协议》和《太阳能电池产业项目产业奖励协议》,拟在嘉兴投资建线。
公司拟在嘉兴秀洲工业园区建立太阳能电池生产及研发基地,项目首期建设目标为年产100MW太阳能电池产品,最终实现年产200MW以上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约为3亿元人民币。
云南天达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进行太阳电池制造、设计、销售和安装的专业公司之一,1978年开始研制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在近
- 关键字:
太阳能电池 光伏 单晶硅
- 中国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6月2日表示,中国计划允许启用光伏发电的电厂实行每千瓦时1.09元人民币的特惠费率。此举旨在让采用光伏发电的电厂与用煤炭等传统燃料发电的电厂展开竞争。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太阳能领域陆续颁布了不少的政策,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以及即将发布的新能源发展规划,这说明了中央政府大量支持和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同时也给太阳能企业以信心。而国家能源局官员今天提出的光伏发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在中国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浙商理事会承办的2009太阳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
中国光伏产业为什么受挫最大
《浙商》:赵主任,在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赵玉文:金融风暴使市场和产业运转减速,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尤其严重。此次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来说,中国是受挫最为严重的国家,比日本、欧洲都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2009年6月4日,全球领先的测试和认证组织CSA International正式宣布成立光伏测试实验室,专用于测试和认证被认为是家庭和企业的替代性能源的太阳能电池板及设备。
CSA International总裁Randall W. Luecke先生表示:“光伏市场发展迅速,2008年增幅超过110%。这个新的实验室有助于提高该产业的测试和认证能力。此外,政府以及企业也在通力合作,共同开发替代性能源方案,来推动经济复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CSA International具备专业的
- 关键字:
CSA 光伏 太阳能电池板
- 许多太阳能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相信,当实现grid parity(太阳发电成本下降至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的时候,太阳能发电市场就将迎来拐点,之后其发展将势不可挡。
但iSuppli公司认为,即使真的有这么一天,也不太可能给太阳能系统安装带来急剧增长。这是因为屋顶光伏系统需要高昂的前期投入成本,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实现投资回报。实际上,随着太阳能产业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当全球各地区达到grid parity的时候,该产业的增长将会比较温和。
继2009年增长速度放缓之后,按安装系统的兆瓦数衡量,预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中国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6月2日表示,中国计划允许启用光伏发电的电厂实行每千瓦时1.09元人民币的特惠费率。此举旨在让采用光伏发电的电厂与用煤炭等传统燃料发电的电厂展开竞争。
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太阳能领域陆续颁布了不少的政策,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以及即将发布的新能源发展规划,这说明了中央政府大量支持和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同时也给太阳能企业以信心。而国家能源局官员今天提出的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09元人民币的新费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在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眼中,光伏行业摆脱“政策市”依赖的时间交汇点大概在2015-2018年,“届时光伏成本降低,常规发电的成本上扬,当光伏这块成本低于1元/度,而煤电成本现在将近0.4元/度,到煤油价格都上涨,那时光伏发电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
但是,到达这个交汇点之前,因众多企业争相涌入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隐忧。
以多晶硅行业为例,200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仅有60吨,2006年也只有287吨,2007年为1156吨,2008
-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
- 近年来,随着薄膜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得到迅速提高,虽然仍然与晶体硅电池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其用料少、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有一定优势,越来越被业界所接受。
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较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2MW,同比增长123%。而龙头厂商的强劲表现也显示了薄膜电池的良好发展前景。2008年美国薄膜电池巨头First Solar的财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薄膜电池 晶体硅电池
- 今年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由此,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外需萎缩、内需启动阶段,同时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急剧膨胀
过去的几年内,中国太阳能市场异常火爆,产业结构呈现畸形即“两头在外”:硅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
对此,广发证券电力行业研究员谢军表示,从全球市场占有情况看,中国太阳能
- 关键字:
LDK 太阳能 光伏
- 虽然此次放弃了非公开发行,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项目也戛然而止。精工科技有关人士6月1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精工科技日前宣布终止去年股东大会通过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根据去年5月23日股东大会通过的方案,公司原定将向包括大股东在内的不超过10名对象发行股份以募集约1.98亿元,投向年产200台(套)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技改项目。作为以制造多晶硅铸锭炉为一大主营的公司,终止这次非公开发行对精工科技有何影响?
精工科技日前公告称,由于董事会未能在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启动有关非
- 关键字:
精工 太阳能 光伏
光伏介绍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将多晶硅硅片经过:制绒、蚀刻、扩散、烧结、印刷……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