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传感器起步较晚,技术和工艺与进口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变频家电的普及,特别是变频空调的推广,传感器的需求将日益快速增长。以格力空调为例,格力空调每年生产250万台空调机,若在未来5-10年内全部换成变频空调,则每年需用750万个传感器,按目前市价估算,仅格力一家的传感器金额在2亿元左右。中国是空调生产大国,全国的市场就可想而知了。与变频器等专业市场不同,家电市场对传感器的价格要求较严,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压缩成本是必走之路,现今进口传感器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因此,变频家电普及后,量大价廉是必然之势,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传感器 变频家电 电源
- 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0年全球汽车微控制器市场出货量将比2006年增长大约63%。然而,芯片厂商需要考虑这个市场的具体特点。推动这个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为了减少人类错误以及提高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多用复路等安全功能在汽车中普及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都需要增加处理能力和智能。 经过整个行业的彻底改变,汽车微控制器市场在未来几年里将强劲增长。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最终用户市场的增长可集成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微控制器 传感器 执行器
-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基于摄像头的智能小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摄像头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单片机A/D转换采集到单片机中,然后对采集到的原始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赛道中央的黑线在图像坐标系中的位置。接着,就要利用处理得到的图象信息对智能小车进行控制。就目前而言,各参赛队用的最多的横向控制(转向控制)就是PID控制。采用PID控制方式,无需对摄像头作严格的标定,因为只须将黑线在图像坐标系中的位置偏差乘相应的PID系数,就可以作为转向的控制律,至于PID系数取多少,则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调试而获得合适的取值。正因为这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0709_A 杂志_高校园地 摄像头 智能车 传感器 执行器
- 日前,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具备 SMBus∕双线串行接口的业界最小低功耗数字温度传感器 —— TMP102。该器件采用 SOT563 封装,包含引线的高度仅为 0.6 毫米,比目前市场上其它带引线的器件小 30%。该传感器工作模式下的最大静态电流仅为 10uA,关断模式下的最大电流仅为 1uA。由于尺寸极小,功耗要求又非常低,因此 TMP102 非常适合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与其它电池供电的终端设备。TMP102 非常适合需要占用更小空间的应用,如膝上型电脑热保护、移动电话以及便携式保健设备。该传感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德州仪器 数字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
- 霍尔电量传感器主要用于变频器、UPS、逆变器、数控设备及仪器|仪表仪表等领域,这个领域所用的霍尔传感器受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长期以来是进口品牌的天下,如LEM、霍尼韦尔等。 国内传感器起步较晚,技术和工艺与进口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变频家电的普及,特别是变频空调的推广,传感器的需求将日益快速增长。以格力空调为例,格力空调每年生产250万台空调机,若在未来5-10年内全部换成变频空调,则每年需用750万个传感器,按目前市价估算,仅格力一家的传感器金额在2亿元左右。中国是空调生产大国,全国的市场就可想而知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变频家电 传感器 UPS 电源
- ESP的ECU通过高度灵敏的传感器时刻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计算分析判定车辆行驶方向是否偏离驾驶员的操作意图。ESP能立刻识别出危险情况,并提前裁决出可行的干预措施使车辆恢复到稳定行驶状态,ESP的干预措施包括对车轮独立的施加制动力;在特殊工况对变速箱的干预措施;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减小发动机扭矩。 ESP的作用可以在以下三种工况体现出来: 在“多变的路面上行驶”ESP作用效果: 汽车电子 “避让障碍物”ESP作用效果: “驾驶员转弯过快”ESP作用效果: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ESP ECU 传感器 传感器
-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汽车上用量最多的元器件。波士顿著名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前不久做过一份关于汽车传感器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预测,2012年汽车传感器全球销售额将达158亿美元,而汽车性能、功能和安全、环保等要求的逐渐增强将推动汽车传感器产销在未来数年内稳定增长。 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透过中国汽车产销量直线上升的数字,很多人看到了传感器等汽车元器件的巨大增长空间。但与此同时,中国传感器行业的现状也决定了这块日益增大的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汽车传感器 半导体 光学纤维 传感器 执行器
-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作为汽车电子的基础,对整个汽车系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也随着汽车的发展不断前进。现代汽车已经越来越接近于“自动车”、“智能车”,汽车用基础电子元器件也已经成为这些先进系统的“神经末梢”或“控制神经”。当今只要有新的汽车电子应用系统出现,都将催生新的汽车用基础电子元器件与之配套。 汽车用基础电子元器件发展现状 1.国外汽车用基础电子元器件发展现状 (1)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捕获者”,是其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传感器 控制器 执行器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 15.滞后
在规定的范围内,当被测量值增加和减少时,输出中出现的最大差值。
16.迟后
输出信号变化相对于输入信号变化的时间延迟。
17.漂移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终于被测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量。
18.零点漂移
&
- 关键字:
传感器 术语 元件 制造
-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①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②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较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北侧量转换成是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③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
2.测量范围
- 关键字:
电子元器件 传感器 术语 元件 制造
- 由天津大学李恩邦教授研发的高灵敏度多模光纤应变传感器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近日,全球最大的物理及相关学科的信息传播机构之一"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ofPhysics,IOP)的官方网站Optics.org报道了这一成果,并从学术方面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引述和评价。 该网站主要报道国际上光学与激光以及光子学等领域的最新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此次报道天津大学李恩邦教授的科研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相关学科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天津大学拥有"高灵敏度多模光纤应变传感器"的全部知识产权,并已申请4项国家发明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传感器 FBG 光纤 光通信
- 许多年来,用于测量压力、温度和加速度等量值的传感器一直是汽车电子的主角。但大量需要具备此类功能的系统,诸如燃油喷射控制、燃油经济性和安全系统(包括“智能”气囊和胎压监测),已经超越在需要的地方安放一个传感器并将感应信号送回控制单元这样一种水平。
各种数字总线系统的出现,能够方便地实现集中化处理及简化的线束连接,并且使得充分利用集成在负责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内部的处理智能的优势成为可能。但这样一种架构也带来了可靠性方面的隐忧;此外,典型汽车应用在不断降低成本方面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类似控制器区域网络(C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传感器 ECU 控制器 传感器 执行器
-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全资附属企业崇贸科技公司在台湾荣获两项发明创作奖。崇贸科技的产品专门针对全球市场的AC/DC离线功率转换应用。 该发明创作奖分为三个类别:最佳贡献奖、最佳专利发明奖和最佳专利设计奖。崇贸科技不但荣获最佳贡献奖,而且其具有关闭周期调节功能的PWM控制器也在最佳专利发明类别中获颁银牌。这个发明创作奖于1992年由台湾的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创办,旨在鼓励当地企业专注于发明和创新,今年参赛的产品超过300种。 飞兆半导体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飞兆半导体 PWM 控制器 PFC控制器 传感器
- 与汽车传感器类似,汽车继电器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汽车元器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为42.2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5亿美元。而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继电器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和投资者。
市场广阔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人性化、舒适化要求的提高,促使汽车继电器的使用量日益上升。据业内专家介绍,汽车继电器使用最多的是乘用车,平均每辆乘用车需要15只继电器(部分高级轿车可用到25只左右),每辆商用车需要13只继电器(平均每辆货车用7只、每辆客车用20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传感器 继电器 电子元件 汽车电子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通常的机械系统已经难以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而被电子控制系统代替。传感器的作用就是根据规定的被测量的大小,定量提供有用的电输出信号的部件,亦即传感器把光、时间、电、温度、压力及气体等的物理、化学量转换成信号的变换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性能的发挥。目前,普通汽车上大约装有10-20只传感器,高级豪华轿车则更多,这些传感器主要分布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中。
一、发动机控制用传感器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发动机 传感器 SAW 传感器 执行器
传感器。高效环保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传感器。高效环保!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传感器。高效环保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传感器。高效环保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