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工业以太网交换技术解决了现场总线网络的性能局限,为未来更丰富更强大的自动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交换技术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工业以太网 1、引言 工业以太网交换技术解决了现
- 关键字:
原理 技术 交换 以太网 工业
- 1引言某装置有4台光导液位二次表,根据工艺要求,需要把二次表显示改造为DCS监视。光导液位二次表只能输出RS-485的串行信号,监视操作站要求能同时进行监视。因此本系统的技术实质是实现多路串行通讯到多路以太网通讯
- 关键字:
实现 转换 以太网 通讯 串行
- 摘要:本文分析基于单片机的以太网连接方案,介绍MC9S12NE64型16位单片机的特性及其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给出MC9S12NE64的初始化过程、主程序和TCP/IP协议栈实现的思想。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以太网的迅速发
- 关键字:
连接 以太网 嵌入式 单片机 MC9S12NE64
- 对网络扫描原理和现有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陷阱机来检测所在网段中的网络扫描行为。 关键词: 网络扫描 网络扫描检测 陷阱机 网络扫描通过扫描本地主机,能检测主机当前可用的服务及其开放端口,帮
- 关键字:
检测 原理 扫描 网络 以太网
- 通常情况下,在设计基于FPGA的大型信号处理系统的时候,设计人员往往需要进行费时费力的仿真。以Xilinx System Generator for DSP为代表的FPGA设计工具,通过提供可靠的硬件在环接口(该接口可以直接将FPGA硬件置入设
- 关键字:
仿真 便捷 带宽 实现 接口 硬件 利用 以太网
- 智能型混合信号连接解决方案(Smart Mixed-Signal Connectivity™)领先半导体厂商SMSC公司推出新产品LAN7500,这是一款领先业界的全集成高速USB 2.0-to-Gigabit以太网器件。LAN7500 集成了10/100/1000物理层以及多项电源管理增强功能,其中“局域网唤醒(Wake on LAN)”模式能让系统进入低功耗状态,并在出现所需网络流量时唤醒系统,从而在待机期间节省资源。
- 关键字:
SMSC 以太网 LAN7500
-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USB、PCM编码和以太网三层通讯的虚拟仪器——DDS TM仪器平台。分析了三层通讯的各自特点和相互关系,重点介绍了DDS TM仪器的组成,然后从虚拟仪器的角度简要介绍系统软件,最后给出实例
- 关键字:
USB PCM 编码 以太网
- 针对以太网电源(PoE)的IEEE 802.3af标准规定将直流电源与10/100/1000 Mbps数据一起传输,从而为以太网带来了新的面貌。其中,PoE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问题,对于许多具备设计以太网设备经验的工程师来说,他们并不熟
- 关键字:
功率 设计 PoE 电源 以太网 针对
- 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宣布通讯设备和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兴公司在其新型ZXCME 95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选用了赛普拉斯的QDRtrade;II+ (四倍速trade;) SRAM器件。赛普拉斯的65-nm 72-Mbit QDRII+ SRAM能在目前市场上
- 关键字:
普拉 72-Mbit SRAM 赛普 选用 新型 以太网 交换机 中兴
- 从2006年开始,NI CompactDAQ就一直在不牺牲性能和灵活性的前提下,不断地简化在实验室、工业现场以及生产线上的测试测量应用项目的开发。
- 关键字:
以太网 数据采集
- 在工业应用中引入以太网,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潮流。食品工厂车间、地铁系统、自动化温室、建筑工地……以太网传输的应用无处不在。以太网正在飞快地成为“首选协议”,运用于支持局域网、广域网环境下的通信应用中。
在很多人眼中,只有“军品级”才意味着最高等级的产品质量,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应用横跨各个领域的连接器产品而言,不管是RJ-45、D-sub连接器,还是光纤连接器,连接器制造商都在把它们做得更加坚固,以适应工业、医疗和电信等应
- 关键字:
以太网 连接器
- NI近日发布了最新基于以太网的NI CompactDAQ模块化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数据记录仪的易用性和高性价比,以及模块化仪器的高性能和灵活性。最新NI cDAQ-9188机箱可支持八个I/O模块在一个小巧坚固的封装内(25cm×9cm×9cm)测量多达256个通道的电子、物理、机械或声音信号。利用超过50个不同的可选I/O模块,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够使用标准千兆位以太网结构,创建远程或分布式高速测量系统。
“我们选择NI CompactDAQ,因为各种I/
- 关键字:
NI 以太网
-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通信显得越发重要,以太网成为了各种控制系统接口互联的主要媒介。在金融机构、军事应用等特殊应用场合对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采用双冗余的
- 关键字:
设计 方案 以太网 双冗余 BF537 构建 基于
以太网介绍
历史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