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ai) 文章 最新资讯

比尔·盖茨:中美AI技术并非零和博弈

  •   “中国的研发规模仅次于美国,这十分独特。没有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从政府到学术机构,对药物研究创新投入如此之多。”见到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时,他刚从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的入驻仪式上赶来。  11月初,盖茨出席完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参加“新世代厕所”博览会。在开幕式上他手持一罐“粪便”强调粪污危害,成为热议的话题。  “我一直通过创新的角度看这个世界。”11月7日,盖茨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称。他幽默地说,成为自学成才的“粪便
  • 关键字: AI  

AI繁荣背后:30年停滞,物联网会是下一个技术浪潮吗?

  • 过去30多年,人工智能没有任何重大进步,而物联网也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几次起伏。但是终于来到了临界点。
  • 关键字: 物联网  AI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AI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   “随着AI的发展,人们的工作重心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对凌晓峰院士而言,在未来10-30年,在AI的发展进程中,机器人大脑将取代大部分人类,而一小部分最为聪明的人类是AI无法取代,而这一部分是世界最为顶级的科学技术人员。  凌晓峰院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及计算机科学系,随后留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四年内获得硕士和博士, 之后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现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  凌晓峰院士思维敏捷,乐观爽朗。在
  • 关键字: AI  

指纹识别就安全了吗?研究:AI能生以假乱真的假指纹

  •   据台湾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利用生成对抗网路,合成绘制出假指纹,在小面积的指纹辨识、解析度不佳的app及指纹比对的安全层级条件下,可以假乱真,冒充真实的指纹通过辨识机制。  指纹识别被大量用于安全防护,从门禁系统、电子支付到手机解锁等。采用指纹识别的安全设备需要使用者的指纹,因此被认为比设密码安全。但研究人员现在已发展人工智能绘制而成的假指纹,已能成功骗过指纹辨识系统。  在某些装置,如智能手机上,由于空间不够,往往只使用小型指纹辨识感测器。而这类感测器并不需要完整的指纹,而只需要一小部份指纹即可。这使得
  • 关键字: 指纹识别  AI  

英特尔以边缘智能技术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

  • 2018年11月19日,在第7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召开之际,英特尔举办了2018英特尔智慧教育峰会携手合作伙伴发布面向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创新应用,并带来了领先的现代教育解决方案,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落实智慧校园的建设,促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关键字: 边缘智能技术  教育信息化  人工智能  

基于内存计算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问世

  •   通过改变计算的基本属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打造的一款专注于人工智能系统的新型计算机芯片,可在极大提高性能的同时减少能耗需求。  该芯片基于内存计算技术,旨在克服处理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能量从内存中获取数据的主要瓶颈,通过直接在内存中执行计算,提高速度和效率。芯片采用了标准编程语言,在依赖高性能计算且电池寿命有限的手机、手表或其他设备上特别有用。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许多应用而言,芯片的节能与性能提升同样重要,因为许多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将在由移动电话或可穿戴医疗传感器等电池驱动的设备上运行。这也
  • 关键字: 人工智能  芯片  

AI专利申请量 中、美、日分列前三

  •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近日发布《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深度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和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在申请总量上,中国有明显优势,但在高质量、高价值专利方面,还和美国、日本存在一些差距。在主要专利权人申请量方面,百度和IBM分别占据了中美两国的榜首。  DWPI数据库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0年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近两年的增长率也不断提高。其中,申请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目前,中国在
  • 关键字: AI  

被人工智能催熟的“音箱梦”,究竟由谁来定局?

  • 智能音箱迅速被捧上神坛,经历了两年时间的高速增长,现在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期。
  •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智能音箱  

神经网络突破:给未来的量子AI铺路

  •   日前,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通过在一台实际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一套特殊的算法,首次研发出起作用量子神经网络。  来自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Francesco Tacchino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该小组于本月早些时候在ArXiv上传了名为《在实际量子处理器上实现的人工神经元》的预稿。  从根本上讲,他们研发了一种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的单层人工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这种初步的ANN被称为感知器,作为构成更成熟的神经网络的基本部分。  此前在量子系统内创建感知器的相关尝
  • 关键字: 神经网络  AI  

解码“认知之轮”:AI与人类的终极一战

  • 这一波AI热正在让人类处于被广泛替代的危险境地,不过距离机器超越人类的那一天,其实还是非常遥远。
  • 关键字: AI  

腾讯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攻坚AI临床辅助决策技术

  •   获悉,11月18日,由广东省科技厅指导,腾讯公司主办的“面向未来,启动AI”腾讯医疗人工智能与医疗科技发展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在深圳举行。会上,腾讯作为牵头承担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正式启动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 ——“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及其服务模式解决方案研究”项目,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技术(AI+CDSS),打造覆盖就
  • 关键字: AI  腾讯  

李飞飞再次告别 卸任斯坦福AI Lab负责人后她只做一件事

  •   李飞飞又“离职”了。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官方推特宣布:李飞飞正式卸任SAIL主任一职,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教授Christopher Manning接任。而李飞飞将继续担任由她主导的以人为中心的AI计划“HAI”联合创始人。  而这已经是半年内李飞飞做的第二次“告别”,也让这位华裔女科学家此后的研究方向备受全行业关注。  回归斯坦福后,李飞飞启动“以人为本”新项目  今年10月20日,李飞飞在推特上宣布正式开启以人为中心的AI计划“HAI”。这是她离职谷歌回归斯坦福后,正式公
  • 关键字: 李飞飞  AI   

李飞飞离职谷歌背后:AI还很稚嫩 作为科学家很卑微

  •   导语:今年9月11日,谷歌云AI部门负责人李飞飞宣布即将离职,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外媒《连线》杂志日前刊文,讲述了李飞飞离职背后的故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去年六月有段时间,凌晨一点左右,李飞飞穿着睡衣,坐在华盛顿特区酒店房间里,练习几个小时后要做的演讲。临睡前,李飞飞从笔记中删去一整段,以确保自己能在指定时间内快速阐明几个最重要的观点。醒来时,这位身高165厘米的人工智能专家穿上靴子和一件黑色的海军针织裙子,不同于平常的T恤和牛仔服。然后她搭乘一部Uber汽车,前往美国国会大厦南部的雷伯恩众议院
  • 关键字: AI  谷歌  

AI性别歧视有救,MIT研究人员给出减少AI预测偏差新方法

  • 在社交媒体的应用场景中,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偏差导致搜索结果或用户体验不佳常常出现,甚至可以说是无法规避,如人们熟知的大数据杀熟等。可以预见,当AI应用到医疗保健、自动驾驶汽车、刑事司法或刑事处理等场景中时,更多关乎生命、公平、道德等的问题将会出现。此前,亚马逊用AI招聘出现了性别歧视问题就是有力的证明。
  • 关键字: AI  MIT  

优等生谷歌的烦恼

  •   谷歌最近可能“缺钱”了。  继看不惯大把亏钱的DeepMind,将其医疗业务收入囊中后,谷歌又关闭了5年前收购的机器人公司。  《纽约时报》说谷歌今天面临的挑战比其20年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  我们的优等生谷歌到底怎么了?  优等生谷歌的烦恼?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谷歌是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小孩,门门功课都考一百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今年开始,好学生开始经常犯错。  3月底,以“不作恶”为标杆的谷歌被曝签署了美国五角大楼的 Project Maven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借私营公司
  • 关键字: 谷歌  人工智能  
共5126条 199/342 |‹ «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 ›|

人工智能(a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人工智能(a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人工智能(a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人工智能(a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热门主题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