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根据中国移动TD-SCDMA(以下简称TD)网络后续建设目标,在有数据传输需求的区域,其室内分布系统必须实现TD网络的100%覆盖。可以预见,室内覆盖将成为中国移动未来TD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点工作。本专题特邀请专家、各地移动和TD设备商就TD室内覆盖的重要意义、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展开讨论,并展示TD室内覆盖的优秀案例。
据统计,2G业务中室内覆盖面积虽然只占20%,但话务量达到总话务量的70%。根据预测,90%以上的3G数据业务将发生在室内。因此,TD室内覆盖质量和效果将是用户是否愿意使用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TD-SCDMA
- 一个人牵了条狗给中移动看门,中移动的人看了看说:“牵回去吧,装上TD芯片再牵过来。”
通信圈内流传的这个段子,已经不仅仅只是个笑话——当国家意志将中国最强势运营商与成熟度最差的3G标准强行捏合,矛与盾的对撞就早已注定。
自2007年至今,伴随TD由实验到商用一路走来,中移动的3G战略一直在争议、博弈与周折中辗转,外界对这个组合的质疑也如影随形。中移动将成就还是谋杀TD,TD将拖累还是挽救中移动,专家、分析师和媒体一直为此争吵不休。
在此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TD
- 7月22日消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上午召开“2009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通信业增速回升,3G建设顺利,已完成投资800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介绍说,3G建设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3G投资约800亿元。
中国移动已完成4.4万个3G基站建设,正在启动TD三期建设,年底TD将覆盖238个城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完成14.6万个3G基站建设,已分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3G基站
- 随着WiFi的解禁,无线城市建设再次成为热点。面对中国电信“CDMA+WLAN”业务组合的挑战,中国移动已经在 6月份开展了WLAN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预计今年将新建10.8万个WLAN热点,兼容WiFi和WAPI两大标准;从7月1日起,中国移动也停止了其原有的“随e行”客户端连接互联网的服务方式,改为直接使用“手机号码+密码”的认证方式来使用WLAN业务。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移动WLAN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纵观目前国内的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WLAN CDMA TD-LTE
- 近日,记者从TD-SCDMA(以下简称TD)相关人士处获悉,截至7月底,TD-HSUPA商用系统设备将基本完成入网检测,该设备将于8月初正式进入商用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将推出支持TD-HSUPA的终端产品.至此,TD在其后续技术演进路线中又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目前进行的TD三期建网过程中,中国移动将率先对室内原有网络进行TD-HSUPA升级,目前,所覆盖基站数量已达到TD三期总数的1/10.
设备完成入网检测
“经过前一阶段紧张、密集的内外场测试,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手机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表示,“TD的发展比我们想象的进展还要好,按计划达到了要求。”
针对有网友提出TD网络性能不稳定,服务内容缺乏,资费较高等问题。娄勤俭表示,任何制式的网络在建设初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网络优化也是需要时间,特别是对于TD这样一个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的新技术。他举例说道,日本的WCDMA网络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稳定下来,走的过程也远远超过了TD。
娄勤俭指出,TD运营主体中国移动是很优秀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资本实力,还是人才素质,在国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WCDMA
- 自从各运营商相继宣布3G的商用和试商用以来,一个月之前的“5·17”世界电信日让运营商的竞争态势达到了剑拔弩张的阶段,不过,进入6月之后,紧张的形势似乎正在慢慢平息。
昨天刚刚公布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5月用户数显示,继中国移动4月新增用户首次跌破600万,达到582.3万之后,5月的新增用户进一步降低到511.8万,创出了中国移动两年来单月新增用户的最低点。其中,TD用户从上个月的51.4万增长到74.6万。
中国电信的CDMA用户则在继续加快增长,4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WCDMA
- TD产业链和CMMB产业链的合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5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中广移动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项目业务合作进行了深入报道。该报道称,双方聚合内容、网络、品牌、营销等优势资源,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合作推广,使得这两项有代表性的自主创新技术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
率先上市的这款产品为大唐电信Aircard901+多功能数据卡,已经通过了工信部的入网检测。该产品不但支持TD-SCDMA、HSDPA和EDGE网络,下行最高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CMMB TD
-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信息与通信研究实验室(ICL)副总裁兼总监林宝树(PaulLin)不久前透露,国家广电总局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5亿美元),在全国30个城市中建设WiMAX网络。该消息一经传出便被多家媒体刊载。不过,广电总局日前已经否认了这一传闻。
据最先传出这一消息的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广电总局将为城市无线网络预留700MHz频段。而厦门移动正在与中国移动在当地合作部署一个无线宽带网络,南京和杭州也已经进行WiMax网络建设工程。
然而,国际文传电讯社(In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WiMAX 无线宽带网络
- 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今日下午表示,目前TD终端取得显著的进步,工信部下一步除了继续支持中国移动、TD芯片企业、终端商外,同时还支持TD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开发新业务。
赵波以上表述是在今天的一个业内终端论坛上作出,其同时指出,一直以来,3G服务缺乏杀手级业务。赵波同时预计在中国未来三年中,3G内容视听服务等业务可以创下1000亿-2000亿的市场规模。
谈及3G发展时,赵波表示,要支持开发3G特色业务的终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与此同时,关键要开发新业务,开放基于3G网络的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3G
- 参加完5月21日在厦门召开的TD-SCDMA无线城市和行业应用经验交流会(下称“交流会”)后,TD无线城市市场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商融创天下总裁江小军对推进TD无线城市更有信心了。
“福建泉州市政府已经决定用TD来构建泉州无线城市,而成都、南京等城市也在效仿厦门,成立无线城市领导小组,准备以TD网络来构建当地的无线城市。”江小军透露,中国移动已经将建设TD无线城市作为拓展公司集团客户业务的重要举措。
而CBN记者近日获得的一份中国移动内部材料《2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无线城市
- 中国移动电讯技术最近有新的突破,第三代移动电话(3G)的技术已逼近日本、韩国等国家,但与北美、欧洲的技术尚有差距。据了解,中国将在明年底推出第三代移动电话,并发给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等三家公司经营执照。
近几年来,中国移动电话市场每年以两位数字快速增长,市场潜力相当庞大,但碍于电讯技术落后,严重局限了电讯市场的发展。为此,中国方面投入了人民币三亿元,从事第三代移动通讯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据了解,现阶段仅动用了一亿元左右,但已掌握相关技术并计划在明年试用,争取在明年底或二○○二年初正式推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 由TD-SCDMA技术论坛主办的“2009 TD-SCDMA&TD-LTE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会议并致辞。
娄勤俭指出,今年年初,依照企业的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法定程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发放了TD-SCDMA(简称TD)、CDMA2000、WCDMA三张3G牌照。目前,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正在全面加速3G网络建设和市场营销,不断丰富业务和产品,积极推动产业链完善。中国移动承担的TD已全面步入商用,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TD
- “此次中移动4款深度定制产品中,酷派的两款TD手机具有CMMB功能。”酷派品牌市场部总监古勇昨日对CBN记者透露,TD+CMMB(手机电视)的模式将成为3G市场的“攻坚利器”,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货。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移动已与广电总局旗下运营手机电视CMMB的中广移动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在2009年上市的TD手机中将普遍加载CMMB功能,而3G标准中只有TD才能被允许使用CMMB手机电视功能。
而且,中国移动为配合具有CMMB功能的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TD CMMB
- 3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加大了对TD的运营力度,这让此前对TD冷漠的洋巨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让国产手机厂商在这一轮新的商机中谋得了先机。
在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广下,TD正展示出蓬勃的生机。然而,在这一诱人的商机面前,众多洋巨头却失去了以往敏锐的市场触觉,对TD的冷淡给了国产手机厂商一个壮大的机会。
4月29日,中国移动首批深度定制的TD-SCDMA(以下简称TD)手机,将在今年5月正式上市。据《IT时代周刊》记者了解,中国移动此次共采购了4款TD手机,分别来自于宇龙酷派、中兴通讯和LG
-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 TD
中国移动介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简称“中国移动通信”,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2009年,中国移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现任首席执行官王建宙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