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新型滑动离散周期变换(DPT)算法,可设计用于处理生理信号,尤其是脉搏血氧仪采集的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该算法采用正弦基函数进行周期域分析,可解决随机噪声和非平稳数据等难题。DPT在MATLAB®中作为滑动变换实现,结合了自相关与系综平均。文中将详细介绍在ADI MAX30101器件上开发和实现的一种算法,并与采用Sign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SET)的Masimo血氧仪进行比较。简介生理来源的信号可能受到噪声和运动伪影的干扰,这些干扰的通带可能与信号本身
关键字:
离散周期变换 生理信号 ADI
目标振荡器有多种形式。本次实验活动将研究Hartley配置,该配置使用带抽头的电感分压器来提供反馈路径。背景知识 Hartley振荡器特别擅长在30 kHz至30 MHz的RF范围内产生失真相当低的正弦波信号。Hartley配置的标志性特点是其使用带抽头的电感分压器(图1中的L1和L2)。振荡频率可以像任何并联谐振电路一样,使用公式1来计算:其中,L=L1+L2图1为典型的Hartley振荡器。决定频率的并联谐振调谐电路由L1、L2和C1组成,用作共基极放大器Q1的集电极负载阻抗。这使得放大器仅在谐振频率
关键字:
学子专区 ADALM2000 Hartley 振荡器 ADI
本文概述了几种无线标准,并评估了低功耗蓝牙® (BLE)、SmartMesh(基于IEEE 802.15.4e的6LoWPAN)和Thread/Zigbee(基于IEEE 802.15.4的6LoWPAN)在恶劣工业射频环境中的适用性,文中提供了几个比较指标,包括功耗、可靠性、安全性和总拥有成本。SmartMesh时间同步消耗的功耗较低,并且SmartMesh和BLE信道跳频功能带来更高的可靠性。SmartMesh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可靠性达到99.999996%。本文介绍了ADI公司的BLE和Smart
关键字:
智能无线 工业传感器 ADI
2022年至2024年间,电机驱动系统智能传感器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9.06亿美元)1。在智能传感器领域,无线和便携式设备预计将成为主要的增长动力。使用无线环境传感器(温度、振动)监控工业机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检测受监控设备是否偏离健康运行状态。
关键字:
SmartMesh BLE网络 工业传感器 ADI
“便利”是根植于人类本性中的愿望,智能家居技术正在推动家庭自动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多年前,就出现了暖通空调、安全警报、草坪喷淋和家庭娱乐等传统家居系统。然而,只有基于网络的互联控制,才能真正提高便利性。过去,每到夏令时要调整喷淋系统,可能还得翻箱倒柜地找说明书。现在,用手机上的一个应用就能轻松管理一切,而且还能自动完成很多基本设置。构建智能家居应用为了让智能家居系统能够感知周围环境,通常需要在房屋各处布置传感器。传统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光线、温度和运动,而更现代的传感器则具备图像识别和其他高度
关键字:
ADI Nanopower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应用涉及许多技术构建模块。其中一些模块部署在没有任何电缆连接的地方,需采用电池供电,比如一些传感器、开关、电表和便携式遥控器。此类器件通常由电池供电。为了构建便捷、小巧、可靠且低成本的系统,电源管理是关键。 简介得益于nanopower领域的创新,现可使用单节或多节碱性电池或锂离子(Li-Ion)电池为此类器件供电。本文介绍了具体用例,并展示了两个采用ADI公司新款MAX77837和MAX18000nanopower开关转换器的电路示例。 梦想成真“便利”是根植于人类本性中的愿望。我们辛勤工作挣钱
关键字:
L Nanopower 智能家居 ADI MAX77837 MAX18000 开关转换器
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电子元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Analog Devices, Inc. (ADI)全新ADIS1657x 精密微机电系统 (MEMS) 惯性测量单元 (IMU) 模块。ADIS1657x MEMS IMU具有坚固耐用的三轴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适用于导航、稳定、仪表、工厂和自主工业自动化、建筑设备、智慧农业以及无人和自主工业机器人应用。ADI A
关键字:
贸泽 ADI MEMS IMU模块
目标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继续讨论运算放大器(参见上一次实验“ADALM2000简单运算放大器”),并重点关注可变增益/压控放大器。大多数运算放大器(op amp)电路的增益水平是固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改变增益会更有优势。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在固定增益的运放电路输出端连接一个电位计来调节增益。不过,有时直接改变放大器电路自身的增益可能更加有用。可变增益或压控放大器是一种根据控制电压改变其增益的电子放大器。这种电路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音频电平压缩、频率合成器和幅度调制等。要实现这种放大器,可以先创建一个压控
关键字:
ADI ADALM2000 放大器
在测量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时,应关注哪些方面?必须确保测量精度不受PCB或测试装置的杂散电容和电感影响。您可以通过使用低电容探头、在PCB上使用短连接线,并且避免在信号走线下大面积铺地来尽可能规避这些问题。运算放大器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它们用于小电压的放大,以进一步执行信号处理。烟雾探测器、光电二极管跨阻放大器、医疗器械,甚至工业控制系统等应用都需要尽可能低的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因为这会影响噪声增益(Noise Gain),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特别是具有高频率和高增益的系统。为了尽可能提高相应电路的
关键字:
ADI 运算放大器
精密信号链设计人员面临着满足中等带宽应用中噪声性能要求的挑战,最后往往要在噪声性能和精度之间做出权衡。缩短上市时间并在第一时间完成正确的设计则进一步增加了压力。持续时间Σ-Δ (CTSD) ADC本身具有架构优势,简化了信号链设计,从而缩减了解决方案尺寸,有助于客户缩短终端产品的上市时间。为了说明CTSD ADC本身的架构优势及其如何适用于各种精密中等带宽应用,我们将深入分析信号链设计,让设计人员了解CTSD技术的关键优势,并探索AD4134 精密ADC易于设计的特性。在许多数字处理应用和算法中,在过去的
关键字:
ADI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应对功耗和散热挑战,改善应用性能,FPGA、处理器、DSP和ASIC等数字计算器件的内核电压逐渐降低。同时,这也导致内核电源容差变得更小,工作电压范围变窄。大多数开关稳压器并非完美无缺,但内核电压降低的趋势要求电源供应必须非常精确,以确保电路正常运行1。窗口电压监控器有助于确保器件在适当的内核电压水平下运行,但阈值精度是使可用电源窗口最大化的重要因素2。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高精度窗口电压监控器来使电源输出最大化。通过改善器件内核电压的可用电源窗口,确保器件在有效的工作电源范围内运行。 简
关键字:
202504 FPGA 窗口监控器 电源输出 ADI
目标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继续讨论运算放大器(参见上一次实验“ADALM2000简单运算放大器”),并重点关注可变增益/压控放大器。大多数运算放大器(op amp)电路的增益水平是固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改变增益会更有优势。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在固定增益的运放电路输出端连接一个电位计来调节增益。不过,有时直接改变放大器电路自身的增益可能更加有用。可变增益或压控放大器是一种根据控制电压改变其增益的电子放大器。这种电路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音频电平压缩、频率合成器和幅度调制等。要实现这种放大器,可以先创建一个压控
关键字:
可变增益放大器 ADI
随着通信技术向高频化、大带宽方向演进,毫米波频段(24 GHz以上)因其巨大的频谱资源潜力成为5G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方向。然而,高频信号的生成与处理始终面临电路设计复杂、器件性能受限等挑战。ADI公司推出的ADMV1013S-CSL微波上变频芯片,正是针对这一领域的前沿需求而生。这款集成了宽频段覆盖、多模式转换和航天级可靠性的芯片,正在重新定义高频通信系统的设计边界。技术背景:毫米波通信的核心难题在传统通信系统中,上变频器负责将低频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搬移至高频载波,是无线收发链路的核心模块
关键字:
ADI 信号调理
在许多设计中,工作得“相当好”的电路和工作得“非常好”的电路之间的区别在于增加了适度的监控和支持功能。如果这些功能可以由微型 IC 提供,那就更好了,这些 IC 可以做一件或几件事,始终如一地做这些事情,同时独立于其余硬件和软件独立运行,并且不需要初始化。这就是相对“隐形”的监控 IC 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因为它们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行为。尽管它们缺乏魅力,但它们可以在瞬变期间(如通电和其他特殊情况)控制系统作,甚至在需要时确保干净重启。他们可能会被要求做更多的事情。为了满足这些要求,ADI 公
关键字:
看门狗定时器 ADI
开路检测功能对于安全可靠地运行电池管理系统(BM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其重要性,我们建议对BMS感兴趣或会参与BMS设计的人员花时间了解这项功能。本文以ADI公司的电芯监控器为例,详细讨论了BMS电路在与外部电芯连接后,如何利用算法准确识别几乎所有开路情况。文中关于开路检测算法的讨论,目的是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BMS功能。本文提供的开路检测伪代码旨在为BMS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参考。简介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各电芯和电芯监控电路之间存在大量的布线连接。这些布线连接是确保电芯监控器可靠监控电芯参数
关键字:
电池管理系统 BMS ADI
ad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 ad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 ad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 ad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