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市场扑朔迷离 三大博弈成焦点
2009年,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上网本再次引起业界的关注,一场被称为“上网本第二波”的暗流正在3G的推波助澜下积聚势能,快速发展。继不久前中移动宣布和17家PC厂商合作推出29款上网本后,中国电信也首次对外宣布,正在密切会晤PC厂商,推出内置CDMAEV-DO网卡的上网本。此外据了解,目前在3G市场上相对低调的中国联通,也在秘密订制上网本产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785.htm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上网本第二波”的冲击下,不仅上网本与传统笔记本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和交错,传统PC厂商与来自手机、家电等领域的厂商也将在上网本市场上发生正面交锋,而随着几大移动通讯运营商的介入,“山寨本生存空间”这一敏感话题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焦点一:上网本Vs传统笔记本
上网本的市场前景受到业内厂商的普遍看好,但对如何把握上网本与超轻薄笔记本之间的关系,上下游厂商之间是存在着严重分歧的。一方面,芯片巨头英特尔希望严格区分上网本与传统笔记本之间的定位,以此确保自己在笔记本处理器上的销量不受冲击。在不久前举行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表示,凌动处理器及其平台是针对MID(移动互联网设备)市场的定位,公开对12英寸以上尺寸上网本的前景狠狠泼了一瓢冷水。
与之相反,几大PC厂商为了保规模、求增长,对于上网本与传统笔记本之间的区隔似乎不以为意,只要消费者对产品买帐,买的是“上网本”还是“笔记本”,对PC厂商来说并不重要。在这样的思路下,具有更大的尺寸(12寸)和更强性能的上网本不断推出,上网本和传统笔记本之间的市场区隔正在模糊。
焦点二:传统PC厂商Vs手机、家电厂商
注意到上网本这块蓝海市场的不仅仅是传统的PC整机厂商和主板芯片厂商,手机、家电等领域的企业也以敏锐的嗅觉感受到了上网本蕴含的巨大商机。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移动G3笔记本上市发布会上,TCL通讯这家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企业和其他一众PC厂商一起,成为中国移动首批G3笔记本的定制合作伙伴,发布了内置TD-SCDMA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含上网本)产品。对于靠手机起家的TCL通讯来说,这被外界认为是CEO杨兴平所强调的“转型”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杨兴平为TCL通讯所规划的4C融合战略版图中,上网本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3G牌照发放的大背景下,几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涉足使上网本具备了融合IT与通信的功能。而对于TCL通讯来说,上网本更是借助3G的东风落实4C融合理念的重要载体。
资深通信行业专家刘启诚表示,目前的3G手机在移动宽带应用方面有很多终端方面的制约。比如用手机进行网络聊天,但键盘不好用;想下载音乐,但是手机操作太繁琐;想查看邮件的附件内容,可手机的屏幕太小。正是手机的这些短板催生了上网本的出现。上网本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同时它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比最强大的智能手机还要强很多,10寸左右的屏幕大小也可以较好的满足移动互联、视频多媒体、娱乐、教育、理财等多种应用的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