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连接数字家庭
2005年7月前后,中国的两家数字家庭标准组织闪联和e家佳获得了信息产业部的批准,正式成为行业推荐标准。加上来势汹汹的DLNA,标准问题再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数字家庭中的互连标准群雄割据,国内外的几种主要现行标准各不让步。数字家庭的互联标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上,最终将呈鼎足之势或是由谁来一统天下,抑或是融会贯通终成一家?我们关心数字家庭的标准问题,是因为事实标准终将成为日后产业发力之时的导向;抛开商业层面,我们将在本文中阐释和对比各家标准的技术及应用层面,并带给读者来自权威的声音。
三大标准组织将影响中国数字家庭进程
其实全世界关注数字家庭的标准组织或联盟远不止三家,它们包括DLNA、ITU-T、UPnP、UOPF、ECHONET、OSGi和国内的闪联、e家佳等。这些组织关注的方向不尽相同(如DLNA主要关注家庭影音娱乐等业务应用方面;ITU-T在数字家庭中延续了电信领域的关注方向——主要是基于电信网/Internet的业务和应用;ECHONET专门针对家庭监控应用方向),其实力也并不相当,但是,在这些组织中,真正能对中国数字家庭标准产生影响的也许只有三家——闪联、e家佳和DLNA。
数字家庭的标准,并不等同于某种传输协议制定。数字家庭要解决的是一个信息设备、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设备间相互发现、相互识别、相互控制和资源共享的问题。闪联、e家佳和DLNA三家标准组织的共同之处是侧重家庭网络设备互通的标准,也就是应用层标准。这些组织之将注意力集中在应用层,就是意在专门解决不同消费电子设备间的相互识别及互联互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领军的e家佳在低带宽的控制子网传输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突破了“应用层”限制,在链路层开发了一套用于e家佳设备间相互控制的底层传输协议。
闪联:
闪联的前身似乎只为联想为了满足自家产品的互联互通而推出的一家之规,是为了将所有的联想品牌的终端设备关联起来,实现互操作。但后来,随着与业界同行以及学术机构之间的不断沟通,联想发现这种需求并非只存在于自己一家,于是便联合了TCL、康佳、海信、长城四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闪联标准工作组。据闪联秘书长杨楠介绍说,闪联的运作机制是“在坚持自主技术理念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把与业界相关的技术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兼容作为既定的战略目标”。截止到2005年8月,闪联正式公布的成员名单达到了44家。
闪联协议全名叫做《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调服务协议标准》,目前正式公布的版本为1.0。该协议定义了如何在有限范围网络域内,通过有线及无线的互连方式,实现多种信息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之间的设备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闪联协议是一个基于应用层的网络协议,主要应用于无线音视频的传输应用,然而闪联标准并非仅仅作用于无线传输部分,该协议同时支持各种现存的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包括常见的802.11、蓝牙、以及以太网连接甚至红外等技术。在应用层面,闪联标准相对更加关注基于宽带网络的大码流音视频传输应用,对于媒体流传输更为适用。
DLNA定义的标准也是针对应用层的一些协议,在闪联标准工作组秘书长杨楠看来,闪联与DLNA在技术领域尚有很多合作机会。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组织,闪联无论对于DLNA还是UPnP这样的标准组织,都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甚至已经与DLNA联手制定了一系列合作的市场推广的计划草案。看来闪联并不希望将自己的标准定位于只能在中国轨道上行驶的小火车,而是希望与国际实现真正的接轨。
下一代的各种传输标准的优点将更加突出,缺点将被克服和修正,不同标准或协议的优缺点也许不再那么明显,权衡取舍也许更加困难……当它们的性能特征进一步接近时,也许融合才是最合理的发展趋势。
DLNA: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属于全球性非赢利组织,其目标是简化并实现数字内容的共享。它由17 家创始成员组成,包括富士通、Gateway、惠普、英特尔、IBM、Kenwood、联想、Matsushita Electric(松下)、微软、NEC Personal Products、诺基亚、飞利浦、三星、Sharp、索尼、STMicroelectronics 和Thomson。截止到2005年5月,超过200家全球不同行业的公司已加入DLNA。
DLNA的标准协议全名叫做《家庭联网设备互用性指南》,目前公布的最新版本为1.0,据DLNA成员公司介绍,DLNA正在进行1.0 版的兼容性测试和认证计划。该指南定义了在有线或无线家庭网络中将内容从家电(CE)、个人电脑(PC)或移动产品向该网络中的其它设备转移内容所需的设计规则。按照该指南设计的产品将可满足消费者对于在一个家庭网络中集中管理媒体内容(如音乐、照片和视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DLNA的愿景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让消费者随意享用任何内容”。为了实现了跨行业的产品一致性,定义了两大组件——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渲染设备,这是在家庭网络中实现设备无缝互操作性所必需的设备。这些组件,以及其它互操作性指南构建模块,均基于开放标准,例如互联网协议(IP)、HTTP、UPnP和Wi-Fi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