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S产业链动荡看便携式导航技术的发展
述的影像导航应用。或许要到下一代功能较为强大的应用处里器,例如TI 的OMAP 3430或DaVinci系列、Freescale的i.MX31/51系列、nVidia的AP12/15系列;还是同时具备通信能力的Marvell的Tavor或Qualcomm MSM7K/8K系列,才有可能实现。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79874.htm下游:终端的整合刚开始
对于GPS产业的成长预估,虽然各研究机构因为所分类的产品类别略有不同,估计数字稍有差异,不过均认为GPS产业爆发成长势不可挡。其中根据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PND出货量将从2006年的1270万台增至5040万台;2010年全球具备GPS功能的手机出货量,预计从2006年的7000多万支成长到2.5亿台。
因此,不论是PND厂商、TomTom或Mitac-Mio所推出导航装置附加通信的GPS PDA手机、附加导航GPS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厂商、或是Nokia和HTC推出的PDA手机、甚至Nokia直接推出的PND等等,都显示越来越多的移动厂商觊觎手持式导航装置的市场大饼,GPS手机及可通信的 PND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GPS市场竞争下并购厮杀的趋势在所难免。
PND市场竞争激烈
首先从PND市场来看,神达(Mitac-Mio)于2007年3月以1600万美元收购欧洲第4大卫星导航品牌Navman,并维持双品牌策略,往后神达在欧洲的双品牌市占率将超过17%,仅次于龙头TomTom的37%;在北美地区则有机会接近Magellan及TomTom,但距离Garmin的50%尚有一段差距。不过购并后,受惠于2008年北美市场将大幅成长的预估,神达在全球市占率稳坐第3,次于Garmin及TomTom。
此外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Canalys于2007年全球第3季的最新调查,Nokia来势汹汹,导航装置销售量将近73万台,全球市占率达8.2%, 仅次于神达而位居第4。后势不可小觑,将成为导航三雄潜在的最大劲敌。值得注意的是,Nokia手中握有可箝制Garmin及Mitac-Mio的王牌,亦即2007年第4季刚购并的地图IP公司NavTeq。
内建GPS手机发展可观
至于内建GPS功能的手机,未来成长态势将比PND更为可观,如图4所示,目前来看,Nokia最为积极,早就因拍照手机的高占有率,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照相机生产厂商。Nokia下一步计划在多数N系列多媒体手机、以及定制手机与多功能手机中,大举整合GPS功能,以Nokia于2007年第3季销售900万部N系列手机的实力来看,未来数年Nokia每季将可望销售出数百万部GPS手机,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GPS装置生产厂商。Nokia先前花巨资购并Gate5及NavTeq的举措,即将开花结果。
LBS和定位服务兵家必争
Google和Microsoft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早在2000年初,Bill Gates就制定LBS是Microsoft未来三大发展主轴之一,从早期的MapPoint、MSN Maps & Directions、乃至于Microsoft Live Maps的发展过程中,便可看出端倪。市场并有传言臆测Microsoft正在考虑收购Garmin,或是合并后的TomTom/Tele Atlas等,以此补足设备装置及地图IP经营拼图的缺块。
另一方面,Google对于定位服务(LBS)的热衷自不在话下。从Google Earth、Google Maps & Direction,以及高分辨率的卫星地图、街景地图,甚至火星地图等发展,到结合实时路况或是丰富的POI信息,以及以Web 2.0概念为基础的开放使用者编修地图等,均可看出Google的积极雄心。尤其是近日Google所发表的My Location服务,使用者可以在美国部分地区根据基站定位所在位置,获得相关地图信息。Google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