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的技术展望
——
作者: 沈绪榜
自从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空间科学正迎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近地轨道空间资源。人们利用海洋卫星、环境卫星、资源卫星与遥感卫星等“站得高就望得远”的作用,对海洋与陆地进行探测与研究,把生存和生活领域扩张到地球大气层以外。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在空间信息、测绘、农林、国土、海洋等诸多领域,进行着地面与海面上无法或难以进行的科研生产活动,为人类创造多方面的福利。
卫星遥感问世20多年以来,卫星的寿命越来越长,可靠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航天遥感图像的影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和采样率越来越高,图像帧越来越大;对于传输型卫星来说,大容量存储器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为了满足实时性要求,图像处理中的许多计算越来越多的从地面计算转移到星载嵌入式计算机上完成,高性能的星载嵌入式图像阵列处理器也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早在1980年代,国外针对航空航天遥感图像处理的应用要求,就研制出了许多图像阵列处理器。例如,英国ICL公司1980年用在直升机上实时目标识别的计算机,采用的就是一种6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