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所在杭高校将实行“教师互聘”
——
人民网杭州11月20日电 (记者江南)从下个学期开始,在杭州的所有高校将全面实行教师互聘,涉及621个本科专业、490个专科和高职专业,28万余名大学生将因此受益。这样广范围、大规模的高校教师互聘,在全国尚属首次尝试育资源。
这次高校教师互聘,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在内的37所在杭高校。浙江省教育厅表示,此举旨在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高效优质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此前,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14所高校自2005年11月以来,已开展高校教师互聘,共有716人次教师报名参加互聘,实际受聘437人次,直接受益的学生近4万人。互聘的师资中,70%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学生评教优良率98.5%。据测算,被两所以上学校"共享"的优秀教师、名师,如果采取引进或自行培养办法,预计费用将超过8000万元。而实施"教师互聘"后,浙江省教育厅的投入仅50万元。
牵头主持下沙高校教师互聘的浙江财经学院院长王俊豪表示,从两年来的实践来看,高校教师互聘有效地缓解了高校扩张带来的引进人才压力,缓解了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同时有效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提高了宏观办学效益。
在总结下沙高教园区教师互聘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将互聘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在杭高校。此外,高校之间其他合作也将更加制度化。教师互聘后,不仅要到其他高校授课,还将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筹建实验室、组建学术团队、培养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方面的工作,其工作量都会折合成课时。
浙江省教育厅表示,将加大对教师互聘这一项目的经费投入,按需配给,不设上限。教育部门还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秀高校教师积极参加互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