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政:挑战互联网生态还是挑战民意?
中国老百姓在办理重要事件时,比如结婚、买房子、生孩子等,都会到相应的政府部门办理相应的证明手续,这些证明手续又需要另外的一堆证明去证明再证明,在政府相应部门顺利配合的情况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时间,对于上班族,你总不能在工作时间往返于多处机构吧?你愿意,单位可能也不愿意吧。总理的一番话,完全是从关心群众的角度去提倡相应部门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升政府办公效率,方便老百姓办事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8241.htm总理话音刚落,央行竟然在身份认证上要求五重认证,实在令人费解。
在笔者看来,麻烦的还不仅仅是用户。更可能给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一、互联网产业遭受打击 发展速度将会放缓
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去发展经济,无论是电商、O2O还是其他的互联网经济,都离不开资金流动,资金的流动,带来了我们的经济繁荣。如果简单注册一个支付账户,就要先去工商、税务、社区、公安等多个部门办证明,因为证明需要材料,涉及的部门还会众多,你还愿意去注册网站账户吗
对于产品经理,这可能是想哭的感觉,在产品设计上,互联网产品设计都在意图降低用户的注册步骤,方便用户,这下好了,因为不必要的环节,用户不注册了。没有新增的注册用户,那网站还有价值吗?更不要谈互联网各类商业模式的发展,尤其是涉及到支付环节。
互联网+提倡的传统企业征战互联网出身未捷身先死,让人哭笑不得,因为你要涉及到支付环节,就必然回到第一步:先去用办一堆材料,证明你是你,然后可能因为证明材料的材料不全,再死循环。用户无法完成注册,没有用户,互联网+就是一句笑话。
二、真监管还是假利己 新政策未必方便银行自身
尽管央行这次是举着“监管互联网”“预防洗黑钱”等大旗,但是依旧掩盖不了保护自身利益的影子,因为最关键的,只要通过银行进行支付的,都可以开绿灯,这种双重标准的设置,让网友们产生质疑是否为了保护银行利益的质疑。
互联网的优势,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相应行业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我们关注到,众多的银行都开通了快捷支付,尤其是一大部分地方银行,或者是中小银行。
假如征求意见稿获得通过,并且严格执行,除了带来上述的麻烦之外,银行自身恐怕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好处。
按照规定,很多不能“证明我是我”的用户,只能回归到传统方式:邮局汇款、柜台转账,因为只能向自己的网络转账,大额的必然还是回归。很多银行柜台的工作量很可能会激增。
除了工作量之外,尽管银联盛行,但是用户习惯,网友们用的比较多的还是类似于阿里的支付宝或者知名电商的支付平台,即使有银联支持,很多中小银行因为不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没有办法真正建立完成属于自己的网络银行建设,导致现在依赖通过“快捷支付”方式去流转资金,这也就意味着,中小银行在未来的互联网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失去竞争力会意味着什么?请让我记住在中国: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银行也是会破产的!
综上所述,央行出台的此次征求意见稿,名为征求意见,实际上就是一次民意的试探。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尤其是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的央行组织,出台如此重大的政策征求意见也是一种正常的工作手段,但一定要考虑到政治影响和对于老百姓生活的重大影响,在总理提倡的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前提下,我们希望网友的意见和建议给有关部门带来帮助,也祝福在适当的政策保护下,中国家庭的网络生活会更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