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PCB中防止共阻抗干扰的地线设计

PCB中防止共阻抗干扰的地线设计

作者: 时间:2015-06-19 来源:网络 收藏

  3一点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5995.htm

  3. 1本级接地元件的范围

  本级接地元件的范围是指与本级晶体管直接连接,或是通过电容耦合的元件。由电感耦合的次级及元件不属于本级。如图5a、图5b所示。

  

 

  图5分组检波器的一点接地

  3. 2采用接地分支作一点接地

  在元件不多、体积不大时,一点接地的布局比较好处理;在元件较多,且体积较大时可采用较长的接地分支。在排版中也可以沿印制版周围布设,但不应使其他级的元件接入此接地分支上,接地分支的远端不应再和其他地线相接。

  3. 3一点接地也包括本级的板外元件在内

  一点接地除了本级的板内元件外,还包括与本级直接或通过电容耦合的板外元件。这一点在设计中常被忽略,而造成局部电流的共阻

  3. 4高频电路的一点接地

  高频电路的地线一般采用大面积覆盖接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级内部元件的接地可以分散接地。

  4板内地线布局

  印制版内地线是用来连接电路各级或各部分之间的接地的。板内地线布局,主要应防止各级和各部分之间的全电流共阻

  4. 1板内地线布局的要求

  当板内的电路数量较多,地线的布局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各部分的地线必须分开。

  为消除或尽量减少各部分的公共地线段,总地线的引出点必须合理。

  为防止各部分通过总地线的公共引出线而产生共阻,在必要时可将某些部分的电路的地线单独引出。如图6a、图6b、图6c三种板内地线布局。

  

 

  图6板内的三种地线布局。

  4. 2板内地线布局的形式

  并联分路式。如图7所示。这是采用并联分路式接地方式。板内的总地在印制板的右下角。对于板内的总地引出点,应根据板内地线布局统一考虑,要尽可能使总地选择在与各部分地线较近的点上,同时也要考虑使总地引至电源之间的地线较短。

  

 

  图7板内的并联分路接地

  在数字电路中,由于大量的触发器和门电路对干扰信号很敏感,各电路在开关状态时,会产生一定的脉冲干扰,使触发器和门电路产生误触发。这将直接影响电路工作的稳定,其可以按级、按工作状态或按一个集成块设计地线。

  汇流条式:汇流条是条形对称传输线。由于其本身的厚度和宽度增加而使直流电阻下降,更主要的由于这种对称传输方式比单线传输具有良好的低阻抗特性,同时克服了单线传输时的电感分量对电路的影响。

  大面积覆盖接地:在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和高速开关的数字电路中,地线不能采用条形分布,宜采用大面积覆盖的接地方式。

  大面积覆盖地线(如图8所示)是当板内导线较多时,为避免接地受导线切断而影响接地效果,而采用双面印制版,其中一面为接地用。采用大面积接地,要防止各接地元件的局部电流耦合而造成共阻抗干扰。因而对各级元件布设要尽量以本级的晶体管、集成块为中心,元件按级集中,并在本级元件的中心部位设立接地区域。

  

 

  图8大面种覆盖地线

  一字形地线。当板内的级数不多时,可以采用一字形地线。各级电路可按先后顺序排列,每级电路的接地元件要相近接在地线上。板上地的引出点应放置在末级附近,如有引出至板外的输入、输出的要分开。

电气符号相关文章:电气符号大全




关键词: PCB 抗干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