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比分析模块在漏缆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电磁场通过小孔衍射激发电缆外导体外部电磁场。电流沿外导体外部传输,电缆像一个可移动的长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因此,耦合型电缆亦等同于一根长的电子天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2397.htm驻波比分析的基本原理
天线系统的SWR 的大小,对发射效率有很大影响;SWR大,意味着有大的功率被反射回发射机,使电台效率变低,甚至使发射机末级损坏。可以说天线系统是一个发射台的瓶颈,不可忽视。

衡量功率反射大小的量称为「反射系数」,常用Γ (音gamma) 或ρ (音rho) 表示。为了讨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负载阻抗为纯阻性的。反射系数定义为:
ρ= (反射电压波/反射电压波)
ρ= (RL-Ro)/(RL+Ro)
可见,当Ro=RL,则ρ=0,称为匹配状态。当RL>Ro,ρ为正值;RL

用反射系数可以完善地描述传输系统的匹配状态,但用驻波比(SWR) 更为简单和直观。我们知道,在匹配状态下,高频电磁能量全部流入负载,不存在反射。这时,沿传输线各个位置上的电压振幅相等,不存在驻波,称为「行波状态」。而在失配时,由于存在反射波,反射波与正向波的叠加结果,就会在线上的各个点的振幅,存在有规律的起伏,称为驻波状态。
漏缆监测系统
工作原理:在漏缆前端加装驻波比检测模块来对漏缆实时监测,将监测信息通过光纤直放站的核心网回传至漏缆监测网管。
系统组成:漏缆监测系统由漏缆监测设备、合路器、数据传输链路和漏缆监测网管组成。

漏缆监测系统纳入直放站网管系统统一管理,可对漏缆驻波比指标实时监测和告警并定位故障点。 可从异地读取数据备份或进行分析大大降低了原有定期现场检测的工作强度,并且有更高的实时性。出现问题可以立即通知到责任单位并给出故障位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