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反激变压器设计思路与分析

反激变压器设计思路与分析

作者: 时间:2015-03-09 来源:网络 收藏

  100KHZ——30mH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674.htm

  1.0MHZ——3.0mH

  10MHZ——300uH

  100MHZ——30uH

  5.0MHZ——600uH

  30MHZ——100uH

  在传导测试时,3*F、1MHZ、5MHZ、20~30MHZ这四个点容易出问题。

  注:

  1、这种方法,只具有规律性,而没有科学性;

  2、共模电感的材质、形状、绕制工艺对其滤波效果影响非常大;

  3、共模电感不会饱和(对称绕制),但会产生较高的浪涌电压;

  4、共模磁环,最好只绕两层,在磁环绕制工艺方面建议多下点功夫;

  5、共模滤波的设计原则是如何让其更有效;

  压敏电阻的计算需要考虑到输入阻抗(热敏电阻、差模电感、共模电感)、保险管容量、CIN大小等等多种因素。(特别是很多产品的保险管并不是单纯的熔丝,而且压敏电阻也并不一定是刚好在FUSE之后。而且L-N与L、N-PE测试时,需要分别考虑其影响。)

  EMC中的四级只是一个测试标准,没办法去量化计算,符不符合要求,应该取决于以下四点:

  1、输出电压有没有跌落(保护)现象;

  2、产品会不会损坏;

  3、保险管是否存在严重的损伤;

  4、共模电感的飞弧控制措施;

  Cin、Vacmin、Vdcmin之间的秘密

  85~265VAC输入,12V5A输出。

  ①现实情况:选择100uF/400V的电解电容,估计不会引起太大争议。

  ②3uF/W法则:3uF﹡60W=180uF,考虑到效率因素,选择220uF.

  由于Ton、Ae、Bac都可以轻松计算出来(如果定义为已知量),那么,Np的大小,完全是由Vdcmin决定的。很明显,此时Vdcmin也决定了LP的大小。而很多人的计算流程关于Vdcmin的描述比较简单,估计是受教科书的影响,准确来说是没有真正理解。

  假设环境温度25℃,60W输出,85%的效率,Vdcmin计算值如下:

  (Vdcmin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的数据是采用PI公司的电子数据表格计算出来的,仅供参考)

  

 

  经典、权威教材无一例外的提到:Vdcmin=Vacmin﹡1.414,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教材在Vdcmin计算问题上,犯错的可能性较小。好多人设计产品时,不假思索的引用Vac*1.414,而从来不顾虑到Cin容量的大小。

  Vdcmin=Vacmin﹡1.414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定义合理的纹波电压百分比。(纹波电压百分比=Vdcmax-Vdcmin/Vdcmax;Vdcmax=Vacmin*1.414)

  换句话税,Cin必须满足Vdcmin,否则公式不成立。这也是Cin在宽范围输入时选取3uF/W,窄范围输入选取1uF/W的由来。说句题外话,很多12V5A的适配器,采用100uF的电解电容,但是其输入电压范围却是100~265VAC,会是这个原因吗?

  Cin选取法则:

  1、宽范围输入3uF/W,窄范围输入1uF/W;

  2、宽范围输入,确保纹波电压不高于15%(即保证Vdcmin≈100V);

  窄范围输入,确保纹波电压不高于20%(即保证Vdcmin≈200V);

  3、如果Vdcmin不足,增大Cin容量,直至纹波电压满足要求;

  4、如果考虑到寿命因素,Cin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大;

  5、Cin的容量受低温的影响非常明显,此时Cin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大;

  6、Cin也有纹波电流限制的要求,但关注较少。

  7、如果不晓得如何计算Vdcmin,也没有安装软件,那就拿起示波器去实测吧!要求低温工作时,更应该如此。

  本篇文章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从一个经验丰富的电源设计者角度,对的基础参数设计,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很大的价值的。在下一节当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工作模式的一些分析,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反激变压器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