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ACP技术的高效RF规划优化

基于ACP技术的高效RF规划优化

作者: 时间:2010-07-22 来源:网络 收藏

  无线网络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规划优化是一项重要且浩大的工程,移动运营商在规划、建设和优化无线网络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如下挑战:

   怎样才能高效地规划建设一张优质网络?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RF优化,减少天馈的反复调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ACP(Automatic Cell Planning)技术的高效优化方法,并在实际网络中运用。

   高效优化的方法

   中兴通讯基于ACP技术的优化方法可以概括为:设定优化目标,利用前台路测、OMC后台网管、CDT详细呼叫、三维电子地图等数据,集成系统资深网优专家的经验,借助ACP自动规划仿真工具,对网络RF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自动输出参数调整方案,使得无线网络的覆盖质量和容量达到最佳状态。

   这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 新建网络的自动规划和站点选择;

   ● 网络开通前的最优天馈参数的自动设置;

   ● 网络开通后的RF快速优化;

   ● 成熟网络的覆盖提升和精准优化等。

   中兴通讯根据现场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基于ACP技术的RF规划优化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ACP技术RF规划优化流程图

   优化目标通常包括:

   ● 覆盖率——优化覆盖区域的Ec、Ec/Io、软切换比例等KPI值;

   ● 容量——优化覆盖区域的扇区话务量分布。

   用户可以定义的优化手段包括:

   ● 天线参数优化——天线挂高、天线类型、下倾角、方位角;

   ● 功率参数优化——最大功率、导频功率、业务信道功率;

   ● 站点位置优化——从候选站点中选取合适的站点、在范围内移动物理站址的位置。

   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基于ACP技术的RF规划优化方法有以下优点:

   (1)规划仿真优化得到了融合,优化的是整个覆盖面上的数据。

   (2)输入的数据更全面,软件根据仿真自动给出优化调整方案,方案优,速度快。

   (3)集成系统资深网优专家的经验,降低RF优化的门槛。

   (4)可预览优化后的效果,避免传统优化靠经验进行反复调整。

   基于ACP技术的高效RF规划优化最大改进就是引入了自动规划仿真工具和集成网优专家的经验,提高了在网络规划和优化的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

   高效RF规划优化案例

   国内某城市RF自动优化实例

   中兴通讯和运营商一起合作选取某市CDMA网络,利用ACP软件输出RF自动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施,网络指标得到提升。

   此次优化区域有13个站点(如图2红色站点),考虑优化区域外站点对优化区域内网络性能有影响,总共参与计算的是42个基站(如图2蓝色加红色站点)。

   优化目标包括:前向接收电平值、导频信噪Ec/Io和软切换比例。

   调整参数包括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并对其调整范围根据工程情况进行了限制。

   ACP软件输出方案中,共调整了34个扇区的下倾角、36个扇区的方位角。

   测试和统计调整前后的路测、OMC后台网管、CDT详细呼叫相关主要指标对比如表1。

   从对比可以看出,不仅是道路上的指标(路测统计)得到了提升,整个网络的指标(CDT统计)也得到提升,软切换比例(OMC统计)下降,说明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切换区的网络性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RF规划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