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安全与国防 > 设计应用 > 适应新形式下的无线数字城市视频监控方案

适应新形式下的无线数字城市视频监控方案

作者: 时间:2008-03-31 来源:网络 收藏
作为数字化城市的指挥中心,需要建立多个子系统,来运营支撑数字化城市。

(1)无线采集子系统:用以将各类手机图像文字、移动终端的图像位置信息、主要街区固定位置图像等等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
(2)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对各类上报信息进行登记立案,并传递至指挥中心进行派遣。
(3)协同工作子系统:以BS方式将各类数据传递给领导、各个协作部门,以监督管理各个环节的处理工作。
(4)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对城市部件的标准化管理。
(5)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用以指挥中心集中监督指挥管理,图形化显示地图、视频图像、各类信息,及时下达领导批示和处理意见。
(6)综合评价子系统:对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综合评定,实时或定期进行统计分析,辅助领导决策。
(7)地理编码子系统: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全面、数字化的规范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所有城市数据以地图方式统计分布显示出来。
(8)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员可根据业务要求对系统进行管理、设置。
(9)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为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及时展现,系统管理员需要对地图数据进行管理和及时更新。
(10)城市管理移动督办子系统:实现移动监督指挥,保证移动中数据的接入与交互。
业务短信子系统:短信平台实现上级指令、各类信息的及时送达。
(11)视频子系统:在重点关键不为设立有线或无线摄头,实时各点的情况。
(12)GPS车辆调度子系统:可实时各种车辆的位置及行驶路线,以及车辆内部或外部的视频图像。
(13)语音喊话子系统:对突发事件或违规行为进行语音喊话,及时制止或调度。

监督指挥中心是由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组成的三层框架结构。表现层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应用层为应用服务器(含Web服务器,业务综合服务器等),实现所有业务逻辑;数据层包括GIS服务器、通讯服务器、数据服务器。

城市指挥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统一调派。各级建立良好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各区各地方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巡查人员、信息采集人员合理调配,保证城市管理无死角,地理数据及时更新。各级业务关系图表现如下: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六、结束语

以上整个系统设计为一个基于网通的庞大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整体上来看,系统由城市固定或移动的监控现场的数字视频终端将视频信号编码后传输到市级监控中心,再由市级监控中心将图象传输到区级监控中心,实现多级中心联网统一监控的目标。其中,管理中心可以是多级别任意扩展的网络管理系统。针对系统的规模及管理的复杂程度,可以设立多级管理中心,进行以分布管理为基础的相对集中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伸缩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