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度LED照明领域上的发展趋势
原来在Ⅲ族氮化物里是不存在单结晶Bulk,当使用蓝宝石基板进行hetero-epitaxial生成,转位高密度发生的根源就在于这种异种基板的使用,当然使用Bulk基板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各种制作方法上的研发、量产化都在积极的开发中,也有一些已经开始进入销售的阶段了。另一方面,与终极基板Bulk基板相对的,能够实现其类似功能的是Template基板。目前好几个业者都开始小量生产,这些虽然没有像Bulk基板成本那么高,但是成本也不低,因为考虑到高成本和效率,只能使用在雷射和电子设备,UV LED等上面。
尽管结晶缺陷非常多,但是GaN系LED元件为什么能够达到高亮度,并且芯片不会迅速劣化,这些结构现象还是仍旧被工程师与学者在研究当中,但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出现。所以为了达到材料最大的限度,发挥出GaN的极限,就有必需确定发光构造的理想的层构成,以及构造设计。
如果不能实现好的长晶 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结晶生成对于LED元件制造来说,是相当关键的技术,同时也是高效率化研发的关键。无论怎么好的结构层设计,如果不能实现好的长晶,一切都是白费功夫。在初期,量产的GaN LED是face-up型的元件,在p侧的接触电极是采用透光性的薄膜电极,透过这个薄膜电极发光,而材料上则是使用Au合金电极,但是虽然具有透光性的特性,但是实际的透光度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为通过电极的光系数,或者反射而无法散发出的光相当的多,使得发光效率一直无法获得提升。因此随后研发人员考量,因为face-up型的LED元件反射率很高,必须采用稳定性高的材料作为电极,将光从蓝宝石基板侧发出,来提高发光通量。
通常的LED芯片有必要透过有机材料来固定,往往伴随著这种封装材料的热量出现,会使得光的质量出现劣化,产生光输出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flip-chip的封装之所以可以达到高发光效率,因为是将结晶层置于下方,利用bump金属材料封装在基板上,所以能够有效率的把结晶层内的热量排除,而且因为不需要连接材料,所以稳定性也相当高,用来作为照明用的大电流、大型元件,这是非常好的封装设计。
图说:Flip Chip的封装之所以可以达到高发光效率,因为是将结晶层置于下方,利用bump金属材料封装在基板上,所以能够有效率的把结晶层内的热量排除。(资料来源:CREE)
提高电极的可视光透过率 增加光通量
最近也有工程师开始利用ITO作为透明导电膜,这是因为ITO电极的可视光透过率非常高,而且电极材料自身也不大会出现光吸收现象而造成光损耗,而且在光学设计上,本身折射率是GaN折射率和Mold材料树脂的中间值,所以能够大幅增加输出效率。因为GaN系结晶折射率很高,所以在LED元件结晶内部发出的光,并没有透出而是在内部反射,最终被材料所吸收。例如n-GaN层/蓝宝石基板界面的临界角是47度,p-GaN层/mold材料的epitaxial树脂界面的临界角是38度,一般LED的输出效率至少是30%。因此如果能够将发光层发出的光全部透出的话,很有可能可以将LED的亮度增加到目前两倍以上。
LED构造逐渐固定化之后的一两年,关于这一方面的讨论相当多,包括了n-GaN层/蓝宝石基板界面以及p-GaN层表面等等。在n-GaN层/蓝宝石基板界面上,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透过界面加工,制造出光学的凹凸,并且在所形成凹凸的蓝宝石基板上生成结晶。界面作成凹凸形状的理由是,这样能够大幅减少全反射损失,如果在结晶生成初期,在加上促进水平方向长成,就能够减少结晶的缺陷,而使得发光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也有业者正在开发,当蓝宝石基板上进行长晶后,除去蓝宝石基板以及物件界面的技术。这是因为在结晶生成后会形成反射性的电极,在这个电极上结合基板材料,然后再用雷射lift-off法除去蓝宝石基板,在露出的n-GaN层上形成n接触电极,当然这样的话,n-GaN层/mold树脂间界面的临界角会比较小,使得光输出效率非常差,为了克服这一个缺点,就必须在n-GaN表面增加光学的设计,因为设计和生产的自由度都很高,所以可能会有很大幅度的输出效率提高,也会有flip chip的优点。
在p-GaN层表面技术方面,目前有相当多业者投入开发Photonic结晶技术,所谓的Photonic结晶就是在光的波长周期性拥有折射率分布的构造,能够实现一般物质空间种无法实现的光的应用。将p-GaN层进行蚀刻制程,在最表面形成Photonic结晶,能够大幅提高光输出效率,但是这是要求度非常高的微细制程技术,而且在对p-GaN层加工时,会造成p-GaN层破坏,所以目前还是停留在研发的阶段。Photonic结晶技术被发现后,在各领域的应用有著相当令人激赏的表现,一直是倍受研发者所关心的一项技术,因为多是期望能够回避日亚化学的蓝光LED加萤光粉制技术专利。
其它的高效率化技术
利用增加电流也可以达到高亮度,但是单纯的将元件大型化,透过提高电流实现高光度的话,是不能提高效率的,因为虽然将LED变的更亮,但是耗电量也随之增加,并且也会损及LED的使用寿命,但是可以透过减少元件的热负荷,来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因为即使是一般尺寸的LED,可以因为在封装基板上使用热传导性好的材料,来实现高效率化。GaN LED相关的研发,已经将基板的结构发展的相当成熟,接下来进一步的就是开发出新一代高效率LED。因为目前GaN LED的内部发光效率已经到达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光输出效率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如果能够实现新一代设计的话,可以期待大幅度的光亮度提升成果,虽然有成本,寿命的诸多问题,相信新一代的超高亮度LED的量产时代已经不远了,同时也缩短了照明领域应用的时间距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