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解读:中国LED企业如何应对专利风险?

解读:中国LED企业如何应对专利风险?

作者: 时间:2011-11-06 来源:网络 收藏
=hrefStyle>欧司朗(Osram)两家签署全面性的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此前,Cree已与日亚化学(Nichia)、丰田合成(Toyoda Gosei)达成技术专利协议,并与飞利浦签署了一项类似广泛交叉许可协议。而欧司朗也表示,已完成与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的全球专利互授。至此,全球五大巨头已基本完成专利互授。

  目前,中国业者很难从欧美日强大的专利交织网中脱颖而出,尽早争取获得主流技术的专利许可,将是短期内避免专利侵权之争的有效方式。如:2011年3月31日、4月8日,惠州雷士与上海亚明先后与美国LED外延芯片大厂Cree签署战略协议,两家此举也被业界看作是化解海外产品销售中的专利风险的重要方式。

  同时,借由制订中国LED产品的性能标准,适当提高国外LED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门槛,争取通过标准规范实现与国外企业的专利交叉许可。

  观点

  虽然中国LED产业发展历史中,有相当多的纠纷,但是目前一些中国还在不知不觉地侵权,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不仅不了解专利的游戏规则,而且还缺乏人才。如果中国没有专利战争的观念,只能沦为外商的提款机。

  面临专利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专利纠纷中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而束手无策。在中国市场上,如果中国了解专利纠纷的本质,积极应对,纷争最终受益者,花落谁家,或许尚待认定。

  两岸的LED业者,既是竞争,也是合作的模式,在LED专利布局上,或许可以从台湾工研院登高一呼筹组LED专利联盟一事获得借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