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逐点校正技术组成介绍
与控制系统实现校正相比较,由于DVI信号只有为8位,这种用前端视频处理器实现校正的方法将严重损失灰度,其低辉与线性表现不佳将是必然结果,且应用色度校正时,也会因精度不足效果不理想。
2.4 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结合
逐点校正过程中,需要以下三个步骤:控制系统控制屏体,在指定区域显示红绿蓝三色画面;采集系统分别完成采集;生成校正数据后写入控制系统。
09年前,采集系统多为控制系统自己开发,配合自己的控制系统使用。因此,无论是模块级、箱体级还是全屏级校正,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大都使用自定义的控制接口协议互动完成。
这种控制接口协议的结合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写入数据的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对于一些数码相机校正方案,因测量设备精度与稳定性不足,需要反复采集、邻区比对等才能保证区域间一致性,因此要求采集和显示控制紧密互动,这种控制接口协议的结合方式是唯一选择。然而,这也造成了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捆绑,互不兼容。在控制系统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新的控制系统不断涌现的今天,无疑并不符合LED屏制造商的利益。
LED屏厂商引进进口采集设备结合自有控制系统,有两种情况,一是遵照采集系统的控制接口协议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用采集系统的软件功能完成校正;二是自行开发软件,实现显示控制、采集系统采集、与校正数据的生成与写入。这2种情况都意味着技术导入难度高、成本高,也同样地,不兼容,无法与市场通用的控制系统相结合。
因为采集设备专业、稳定,仅需一次数据采集即可完成校正,因此显示控制的部分变得十分简单,不需要与控制系统交互通信也可完成。而写入控制系统的步骤,则可以使用数据文档的形式,由控制系统自行完成读取写入相关存储区域的工作。
这样一来,通用控制系统无需做任何改造,也无需公开任何控制接口命令,就可以通过读取中科维优公开格式的校正数据文档,实现逐点校正,系统对接的工作量压缩到最低,采集系统也最小成本地实现了与层出不穷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最大兼容。
数据接口协议的结合方式实现简易,灵活,兼容性好,但自动化程度低,未来行业内形成标准逐点校正控制接口协议,将会是该环节的终极解决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