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后锂电池时代:哪种电池技术会脱颖而出(六)

后锂电池时代:哪种电池技术会脱颖而出(六)

作者: 时间:2013-10-14 来源:网络 收藏
al;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0px; PADDING-TOP: 0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图19:采用Sn-Sb硫化物玻璃类负极充放电1000次后仍维持了690mAh/g的放电容量

  五铃精工硝子开发出了经过150次循环充放电后实现99%的容量维持率的锂离子充电电池(a)。可在-20~+60℃的大温度范围内使用(b)。特点是负极材料采用了Sn-Sb硫化物玻璃,还可用于钠离子充电电池(c)。

  利用铁氧化物实现高容量化

  在汽车和定置用途中,目前较受关注的负极材料为钛酸锂(Li4T5O12:以下称LTO)注14)。LTO的锂电位高达1.55V左右,锂不会析出,因此稳定性高、寿命长。不过,LTO存在的课题是比容量只有175mAh/g左右。

  注14) 铃木2012年9月上市的轻型汽车“Wagon R”的再生用蓄电池采用了东芝的LTO负极锂离子充电电池“SCiB”。

  因此,可取代LTO的高容量氧化物类负极的研究变得活跃。在本届电池研讨会上,日立制作所和三重大学的研发小组就可实现1000mAh/g比容量的铁氧化物发表了论文(图20)注15)。

后锂电池时代:哪种电池技术会脱颖而出(六)

  图20:具备高容量的锂掺杂铁氧化物负极

  日立制作所和三重大学就具备高容量的锂掺杂铁氧化物负极进行了发表。实现了1000mAh/g以上的比容量。

  注15) 日立制作所和三重大学以“锂离子电池用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开发”[演讲序号:2D02]为题发表了演讲。

  该研发小组发表的铁氧化物的特点是,通过进行水热处理,可预先在铁氧化物中掺杂锂。由此能抑制初始充放电的不可逆容量。具体而言,将γ-Fe2O3和水氧化锂溶液在200℃下进行了10小时的水热处理。结果确认生成了LiFeO2和LiFe5O8。

  初始充放电的结果显示,进行过水热处理的铁氧化物的初始放电容量升高,可比γ-Fe2O3降低不可逆容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后锂电池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