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输注液准备流程RFID技术之应用
(2)受限于化疗调配室现场空间狭隘,因此,选择以天线内建于读取装置的读取器及体积小的RFID印表机为考量重点。
(3)因为药品还未贴用RFID标签,甚至还未贴用条码,因此,本概念验证先规划药瓶条码标签的使用,结合RFID员工证及病患RFID手环,探讨条码与RFID的整合应用,验证系统主要在建立病患化疗用药所需针筒的使用系统,完整纪录针筒的调制状况,并即时发送警示讯息。
3、验证指标拟定
本概念验证在选择合适的标签与读取器时,需要达成以下的验证指标:
(1)配药单签署时间从2分钟/件手动填写缩短成0.2分钟/件自动感应
(2)护理人员查询核对效率从3分钟/件缩短为0.5分钟/件
(3)通知领用从药师电话通知改成系统自动通报
(4)当读取单个标签时,可100%辨识
实作验证雏形
第一阶段基本性能验测
第一阶段共测试6种HF贴纸标签,5种厂牌,共七款读取器(3款为USB接口,2款应用Bluetooth传输,1款为PDA,以上读取器天线为内建式,另一款为RS232/Ethernet接口,天线为外接式)。重点结论如下:
标准ISO标签贴附针筒时,标签曲面愈大,感应距离缩减幅度愈大,缩减幅度在15~50%左右。
目前所测试的读取器,内建感应天线尺寸都不是很大(大部分为标准ISO卡片大小,甚至更小),因此较不适合应用于一次读取多个标签。
测试采用的生理食盐水,并不影响RFID感应距离。
塑胶避光袋既使内装针筒,并不会影响袋外RFID标签的感应。
通知领取输注药品时则用外接式平板天线(约为A4大小),标准ISO卡片大小的标签可以感应到30cm远,因此可用来感测多个避光袋。
小型标签黏性均不佳(也许是3cc针筒曲面太弯所造成或是标签材质太硬),静置一段时间后标签均会发生边缘翘起与针筒分离情形。
第二阶段情境验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