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策略方案探讨(一)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策略方案探讨(一)

作者: 时间:2013-12-14 来源:网络 收藏
px;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 14px/25px 宋体, arial;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视频中网络设备安全包括光端机、光纤收发器、交换机及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其中合理利用路由器、交换机的安全设置,可以有效减少黑客的恶意入侵,保护数据传输安全。

  前端接入端建议选用工业级交换机,系统平台采用双路由双交换机配置,建立主备冗余或负载均衡机制,可增强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对系统重要的交换机路由设备配置安全策略,如通过建立规则来实现过滤需求、基于端口的访问许可、流量控制,加强设备网管SNMPV3及SSH安全登录,交换机日志报送和看门狗开启及固件映像等与安全有关的功能设置。

  3、防火墙安全

  防火墙指的是一个安全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组合而成,其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四个部分组成。通过防火墙设置访问规则、配置不同安全等级,允许通过的端口服务、IP及协议数据来过滤数据,减少系统平台服务器压力。一般情况下,受防护墙性能的限制,视频监控媒体流不做防火墙穿透业务,只对系统平台的鉴权、认证等信令部分进行安全校验以降低防火墙的压力;

  4、前端设备双重认证接入

  只有合法的前端设备才能注册到系统。系统采用独有的密码发布机制,对通过身份ID认证的前端设备发布随机密码。系统通过身份ID和密码双重认证机制,能有效防御非法的或假冒的前端设备接入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

  在承载网络上采用传输层机制,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利用专网隔离监控流量和其他流量,优先选择监控专网(物理专网或VPN网)的组网方式可以保证网络线路的安全性,但组建视频监控专网相应的投资将大幅上升。

  每一个监控采集的出口网络连接可以考虑两个不同方向,以建立两条路由进行备份。平台对外提供服务的设备,接入到防火墙的DMZ区中,通过防火墙接入到外部网络(如城域网)。监控网络关键设备规划设计中,采用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监测、VPN等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时监控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